通体鎏金的表层,熠熠发光;百余颗宝石,嵌于塔座;塔身图案精美,雕刻细致———近日,世界上已知体积最大的阿育王塔终于完整地呈现在世人眼前。
负责此次提取宝塔工作的祁海宁是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在他看来,阿育王塔的现身,并没给“金陵大报恩寺遗址”的考古发掘画上结点。他还是想能做到与深埋金陵土地下的所有文物对上话。
现身长干寺 歪打正着,还是一铲中的?
大报恩寺开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寺中著名的琉璃塔高78米,被后来的西方传教士称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到太平天国时代,琉璃塔被毁。如今,南京市政府有了重建大报恩寺的计划。从前年开始,南京市博物馆便对遗址进行考古。
幸好,对大报恩寺的文献记录非常详尽,祁海宁指出,明代万历年间绘制的报恩寺全图至今犹存。清初,也有画家绘制了报恩寺的布局图。考古人员据此得出结论,历史遗迹肯定沿着城市中轴线对称分布。“所以,我们的考古也应该沿着中轴线来发掘。”
去年2月,大报恩寺遗址挖掘工作开始。在祁海宁等人看来,这片遗址之下肯定有地宫。“历史上有过记载,只是我们无法确定地宫是否被盗过。”考古队进入宝塔顶10号院,但在发掘了其周围2000多平方米的区域以后,却没有发现地宫的痕迹。
7个月后,祁海宁带领考古队员转移了发掘地点。在新的区域内进行地毯式搜索后,琉璃塔塔基和地宫开口终于被发现了。
7月中旬,挖掘深度达到了4.2米。这时,考古人员发现了两块石板。而石板之下,就是地宫。当石板被吊起后,祁海宁发现坑洞里散落着几百枚铜钱。底部则发现一个铁函。有意思的是,那些铜钱并非明代的,而是宋代甚至宋以前的钱币。而吊起的石板上刻着“长干寺”的字样。
根据传说,古印度的阿育王建造了八万四千座佛舍利塔,有十九座在中国。金陵长干寺是其中的第二座。而著名的法门寺则是第五处。虽然没有发现报恩寺,但古长干寺遗址却给祁海宁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宝塔露真容 高科技工具纷纷登场
8月6日,考古专家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铁函:包裹着宝塔的丝织物“千年结”被打开,一角金光闪闪的塔刹露了出来。
祁海宁指出,这个时候,大家才知道这是“七宝阿育王塔”。不过,如何把宝塔从铁函中拿出来,方案迟迟未定,“当时我们也向社会征集方案。”提得最多的意见是直接将铁函锯开。“但这些都是国宝,不能破坏。”祁海宁指出。
问题是,铁函中的宝塔,有一边紧贴着铁函,其余各边留出的空隙也不足2厘米,同时,各种文物、宝石填满了空隙。“人的手根本伸不进去。”祁海宁说,何况由于长时间的接触以及化学变化,铁函壁和包裹宝塔的丝织物已经部分黏合,更增加了取塔的难度。
“只有借助高科技了。”专家小组给铁函及宝塔进行了一次高科技的检测:首先对铁函底部的残余物进行了清理,接下来是对铁函进行称重。“结果显示,铁函的总体重量为409千克,函内宝塔的重量为50千克。”
随后,在内窥镜的帮助下,考古科技人员取出空隙间的文物。“最终确定,从底部提取宝塔。”祁海宁指出,正式“出函”之前,晨光集团已多次成功完成宝塔起吊的各项模拟实验,“要想成功取塔,不仅要高科技帮忙,更要有严谨的态度和程序。”
11月22日,“塔王出函”。当时,12只机械手紧紧“抓”住宝塔,两条各能承重1吨的带子从底部牢牢地兜住宝塔,防止部件滑落。这12只机械手各有分工。其中4只如同人手食指,负责寻找铁函与宝塔之间的缝隙,而另8只则如同人手的中指,起承重作用。
下午3时,4位操作手开始吊塔。滑轮机械设备缓慢提升,带子兜住宝塔一点一点从铁函中升起。28分钟后,塔王成功出函。
工作人员随即剪掉兜底的布带,一座金光闪耀的宝塔展现在人们面前。阿育王塔高约1.1米,底座宽度为0.4米,其高度和宽度都是雷峰塔地宫出土的阿育王塔的3倍多。
保护陷困局 文保冲撞现代城市建设
在“古报恩寺遗址”考古工作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大报恩寺塔文化园区”项目计划。该规划计划到2010年在附近地区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文化园区。
因此,在祁海宁等考古人员看来,此次发掘活动“目标性非常强”。他觉得遗址挖掘保护工作确实应该做,但之后要进行的文化园区项目却让他略显无奈,“这与遗址保护会有冲突,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地保护文化遗址,怎么保护却成了一个新问题。”
不管以后大报恩寺方案如何具体实施,祁海宁还是想把古报恩寺的考古情况做好。自发现长干寺地宫后,祁海宁等考古人员还沿着中轴线往东进行挖掘,“我们还是想知道明代地宫在哪里。”祁海宁设想,长干寺塔基和地宫遗迹很可能与大报恩寺琉璃塔塔基和地宫遗迹重叠,明代建筑是对宋代建筑的继承。为了揭开这个谜底,祁海宁还将继续奋斗在大报恩寺遗址上。
祁海宁已经在南京进行了13年的考古发掘。“南京任何一个地方,都有文物考古工作要做。这给南京的考古人带来了踏实的人生意义。”协调考古工作与现代城市建设的矛盾是祁海宁与他20多位同事工作的重心。2005年5月下旬,在一处建筑工地,挖土机偶然掘开了一处古代墓葬。“那是沐瓒的墓。”沐瓒是明朝开国功臣沐英的后人。2006年,在南京将军山,祁海宁等人又发现了一座巨型明朝大墓。迄今为止将军山地区已经发现7座沐氏家族的大墓。“每发现一座墓地,都会坚持在原地进行保护,这里的开发商为此就要损失几千万。”在被问及这是否会招致开发商的怨恨时,祁海宁淡淡地说:“那没有办法啊。”
- 链接
阿育王塔
因古代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而得名。阿育王十分崇信佛教,传说他在一夜之间将佛祖舍利分到世界各地,建起84000座寺塔供奉舍利。其中,中国有19座,而东晋时建在南京的长干寺就是其中的第二座。
据史料记载,佛教刚传入中国时,阿育王塔其实是覆钵状,形状类似于馒头,后来经过和中国文化的交融演变,逐渐从一层变为多层,从圆形变成多角形。在此次长干寺阿育王塔发现之前,并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古代的阿育王塔的形制,雷峰塔地宫中阿育王塔的命名只是一种推测,南京的阿育王塔出函,为阿育王塔形制提供了实证。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李健亚
- 人物名片
祁海宁
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曾主持参与考古工作有沐氏家族墓、明代宝船厂遗址“六作塘”、金陵大报恩寺遗址考古发掘工作。2003年至2004年,祁海宁参与位于龙江的明代宝船厂遗址“六作塘”(造船船坞)的抢救性考古发掘。这是中国考古界首次对船坞遗址进行科学发掘,宝船厂遗址也因此和全国其他21个考古重要发现一起,入围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名单。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