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上海译文出版社社长韩卫东昨天向记者表示,停刊并非由于经济原因,“关掉《译文》,集中力量做《外国文艺》。”
老牌外国文学杂志《译文》经历过七年的风雨后终于走到了尽头——早报记者曾在今年4月率先披露《译文》可能于年底停刊——上周,最后一期《译文》悄然上市。上海译文出版社社长韩卫东昨天向记者表示,停刊并非由于经济原因,“关掉《译文》,集中力量做《外国文艺》。”而无论是刚停刊的《译文》还是勉强维系的《外国文艺》、《译林》和《世界文学》,这类外国文学翻译杂志都面临读者不断流失的尴尬处境
《译文》停刊:出于市场策略考虑
年初传出停刊消息,上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其实已经做好了最后一期杂志的组稿工作。发行量低、资金难以为继,一直是套在不少杂志、期刊头上的绳索,《译文》杂志停刊消息传出时,外界最初的猜想也是因为杂志每年带给出版社巨大的资金亏空。但《译文》杂志主编吴洪昨天告诉早报记者,杂志停刊不完全是经济原因。韩卫东则说:“《译文》创刊以来,它的发行量一直不大,为《译文》杂志,出版社已经贴钱那么多年,做杂志的钱还是亏得起的,现在才决定将杂志停刊主要还是出于出版社做杂志的策略原因。关掉《译文》,集中力量做《外国文艺》,将《外国文艺》做成专业翻译类期刊。”
《译文》全名是《外国文艺·译文》, 2001年《译文》杂志创刊时,汇集了一大批海内外中青年名流学者和翻译家,“不少学者、作家、译者通过这个杂志聚集起来,这也是杂志这些年发挥的作用之一。”但同出一家出版社的《译文》和《外国文艺》在选题、定位上存在不少重合,而且《译文》和《外国文艺》之间还存在一刊二号的嫌疑。韩卫东表示,明年的《外国文艺》各方面都保持不变。
除了上海译文出版社主办的《译文》和《外国文艺》,国内较知名的外国文学翻译杂志还有《译林》和《世界文学》。
出版界:期刊退市之声不断
由译林出版社创办的《译林》定位与《译文》相比更通俗,《译林》编辑许冬平也曾对早报记者表示,《译林》的通俗化道路使它拥有更多普通读者。不少曾在《译林》刊登的文章,现在已完整翻译出版,《译林》也成为出版社出版选题的一个来源。处境同样不太好的《世界文学》在1980年代曾有过每期发行超过30万的纪录,而目前发行不足以填补亏损,杂志主编高兴曾对记者表示,《世界文学》的资金主要来自中国社科院的支持,它的读者群相对比较狭窄,刊登的作品有相当部分来自社科院学者的译作。
无论是刚刚停刊的《译文》还是勉强维系的《外国文艺》、《译林》和《世界文学》,这类外国文学翻译杂志都面临读者不断流失的尴尬处境,目标读者也从最初的普通大众逐渐转变。
期刊杂志退市之声在2008年此起彼伏,就算在阅读率很高的日本,今年以来,也已有《月刊现代》(讲谈社主办)、《论座》(朝日新闻社主办)、《主妇之友》等著名杂志相继停刊。《读卖新闻》日前刚刚宣布,今年12月1日《读卖Weekly》发行完之后将停刊,而该杂志已经拥有65年历史。今年4月,台湾著名的人文刊物《诚品好读》也宣布休刊。
文学杂志:出路在应变和不变之间
文学期刊在1980年代曾经辉煌一时,发行百万份也不在少数。但进入1990年代之后,几乎全部的文学刊物发行量都一直往下掉,不少刊物还相继关闭。不过依然有些文学刊物依然保持着当年的影响力,坚守文学阵地,活得也还不错。比如以《收获》、《当代》、《十月》、《人民文学》、《小说月报》等为代表的老牌刊物,“以不变应万变”,它们的发行尚能支持杂志运营。但也有不少传统文学刊物走在文学边缘,小说、诗歌等“纯文学”作品数量减少,文化随笔分量增加,从文学转向泛文化的杂志,其中以《天涯》、《作家》等为代表。当然,也有更多传统文学期刊为迎合读者口味和市场,完全改变了面貌。
年轻读者有他们自己喜爱的文学刊物,比如靠新概念作文重新被发现的《萌芽》,比如每期发行都有几十万份的《最小说》等青春文学杂志。正如上海译文出版社社长韩卫东所言,“杂志要与时俱进,杂志要有自己的定位。”
早报记者 石剑峰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