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国学大师饶宗颐的《陶铸古今·饶宗颐学术、艺术展》在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展厅开幕,能够在故宫办个展,有史以来只有4次,总理温家宝特地写信表示祝贺,信中写道:“先生学贯中西,集学术与艺术于一身,虽已是耄耋之年,仍心系国家、民族和世界,让人感佩不已”。主持开幕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则感慨说:“置身于饶宗颐先生的学术和艺术著作之中,就像面对一座磅礴的高山,你能明显感受到什么叫做中国文化,什么叫做民族精神。”
今年10月29日,饶宗颐先生的学术、艺术展在故宫博物院开幕,能够在故宫办个展,有史以来只有4次。
在之前的一天,91岁的饶宗颐先生专程前往北京301医院看望97岁的老朋友季羡林先生,两位世纪老人素有“北季南饶”之美誉,难得见面,两人很是愉悦,作为最早撰文向中国学界推荐饶宗颐的人,季羡林先生说过:“ 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饶宗颐。”如今知道饶公在故宫办展览,季老称赞饶公“多才多艺”,又称赞他的手“很有力。”饶公闻听此言甚为高兴,这是他长期写字、弹古琴的结果。季老的记性好,他谈起了饶公1991年在北京办展览的往事,说他和李嘉诚两个人都参加了。
的确,在20世纪的粤东古城潮州,先后走出这两位风云巨擎——李嘉诚和饶宗颐。一个自学成才,一个白手起家,巍巍耸起文化、经济两大领域难以逾越的高峰。李嘉诚之后,也许会有更多的“李超人”,饶宗颐之后,却嗣响难继。无论是“北钱(锺书)南饶”也好,“北季(羡林)南饶”也罢,饶公稳镇南国,蜚声海外,演绎出一个将近百年的文化传奇,当今之世,能集经学、佛学、史学、考古、文学、书画、音律、梵语于一身而扬名海内外,堪称“大师中的大师”者,唯饶公宗颐矣。
家学渊源 早慧名世
饶宗颐先生,字固庵,号选堂,学界尊称为饶公,1917年出生于广东潮安县(今潮州市)的大户人家。自唐代韩愈莅潮兴办文教以来,潮州逐渐形成崇文尚学的风气,向有“昌黎旧治”、“岭海名邦”的美誉。
饶家当时既是潮州望族,也是当地首富。饶宗颐的父亲饶锷是饱学之士,早年参加过柳亚子等人创办的文学团体——南社,工于诗文、精通考据,对方志文献尤为熟络,著有《<佛园记>疏证》、《王右军年谱》、《潮州西湖山志》等,他于1929年建了一座粤东最大的私人藏书楼——天啸楼,藏书多达十万卷,其中《古今图书集成》、《四部丛刊》、《丛书集成》等大型图书,更是寻常读书人难得一见的“秘笈”。对于大儿子饶宗颐来说,这既是他的图书馆,也是他的精神乐园。
其父钟灵毓秀的一方水土,韩文公的流风遗韵,深厚的家学渊源,“浸泡”出早慧的饶宗颐。虽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然而饶宗颐丝毫不染纨绔子弟的浮夸气,他天赋异禀,生性清净,专志于学, 6岁开始练书法,学国画,尤其喜欢画佛像。8岁时就读于潮州城南书院。9岁时,已能阅读《通鉴纲目》、《纪事本末》等古籍。至10岁,便能诵《史记》篇什,历阅佛典经史和古代诗词曲赋。11岁时,从画家杨栻学习绘画山水、花鸟及宋人行草、名家法帖。16岁时,他已经出口成诗了。
1930年,饶宗颐以优异的成绩考进省立金山中学初中部。但此时的他对课本中的唐诗宋词或《古文观止》早就烂熟于心,认为没必要在此浪费大好的少年光阴,仅读了一年他便干脆不再读了,居家自学。倒是当时教古文的先生王弘愿,指导他学古文要从学韩愈入手。这对饶先生影响很大。饶公还常常记得这位王先生:“我很信服王师这一套,现在我还是要谈作文应从韩文公入手,先立其大,先养足一腔子气。”
饶锷广交天下奇士,喜欢在家中后花园与当地名流才士雅集唱酬,所以饶府高朋常满座,谈笑皆鸿儒。常与饶锷论学酬唱的有柯季鹗、戴贞素等诗人,画家则有王显诏、杨栻等,还有后来成为中山大学教授的“岭南词宗”——詹安泰先生等。
少年饶宗颐喜欢静坐一隅聆听大人们谈古论今,吟诗作赋。在大人们的鼓励下,他偶尔也参与酬唱。他生平的第一首诗,正是作于16岁那一年的《咏昙花诗》 :“异域有奇卉,托兹园池旁。夜来孤月明,吐蕊白如霜。香气生寒水,吐影含虚光。如何一夕凋,殂谢滋可伤。岂伊冰玉质,无意狎群芳。遂尔离尘垢,冥然迫大苍。大苍安何穷,天道渺无极。哀荣理则常,幻化终难测。千载未足珍,转瞬讵为迫。达人解其会,葆此恒安息。浊醪且自陶,聊以永今夕。”
此诗很快就发表在中山大学的文学杂志上,引起很多老先生纷纷唱和。中大系主任古直先生激赏此诗,将他比之为二十岁就能作《文赋》的晋朝才子陆机。当然也有不少前辈担忧眼前这饱学少年英华早露,年寿难永。显然他们都走看眼了,日后的饶宗颐并非“昙花一现”,而是如他诗句中所写的,成为在异域大放异彩的“奇卉”。
不幸的是,由于长年潜心编写《潮州艺文志》,饶锷心力交瘁,撒手西归,留下未完的手稿。17岁的饶宗颐毅然担负起继承家学的重任,旁搜博采,拾佚钩沉,继续编撰《潮州艺文志》。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潮州艺文志》终于杀青,深为时人叹服。
潮州俗话有云:“针无双头(锋)利。”作为长子的他没有继承起家族经商的头脑,首富望族慢慢地中落,成了渐行渐远的背影。多年以后,最令饶公痛心遗憾的是:天啸楼的藏书也在以后的动乱中流散殆尽。
一场大病造就一代宗师
《潮州艺文志》的成功,让中山大学校长邹鲁把眼光停留在饶宗颐身上。他于是聘任这位不到二十岁的潮州才子担任中大广东通志馆的纂修。1938年,经当时供职于中大的友人詹安泰的推荐,21岁的饶宗颐被聘为中大的研究员。时值日军入侵,广州沦陷,中大搬迁到云南澄江。饶先生本拟绕道香港入滇,没想到中途染疾,一病不起,滞留在香港,更没想到,这一病,是他一生的大转折,造就了他学术人生的辉煌。“如果我当年去了云南,就没有今天了。可怪的是我这一生只害过这一次大病。”回顾起这段经历,饶公常感慨因缘的不可思议。
当时的香港犹如三国时期的荆州,偏安一隅,不少避难旅居的文化名流纷纷翔集于此,兴起讲学著述的风气。饶宗颐先后认识了商务印书馆前任总经理王云五和近现代著名学者叶恭绰。他帮王云五作《中山大辞典》的书名辞条和八角号码,又帮叶恭绰编《全清词钞》,这使得他看到大量古文字材料,亲手触摸到一流藏书家的各种珍本,为以后从事古文字学、词学夯实了根基。饶宗颐学问的世界一下子打开了。
几年后,他的成名之作《楚辞地理考》付梓,此书对钱穆“先秦时期楚国文化甚低”的观点提出异议,一时间形成楚辞学争鸣的风气。那时51岁的钱穆已是史学大家,而饶先生,只有29岁。
在香港,饶宗颐还结识了生命中至为关键的一位“贵人”——后来成为他学生的方继仁。方是儒商,秉着文化命缘上的惺惺相惜,他不仅劝饶先生留在香港,而且长期出资支持饶先生多次东渡日本遍访古籍,西赴欧洲整理敦煌文献。对于先生走入国际汉学研究主流,功莫大焉。
显然,香港是饶公的风水福地。学界奇人的这份香江奇缘,谁能参透呢?饶公曾如此评价:“香港是一个破了model(模子)的世界,你还没有活动就给你限定了,这种model,作为管理是比较方便,但对于人的
饶宗颐“五洲历其四,九州历其七”,治学逾70载,在西方文化霸权的语境下为国学乃至东方学争得一席之地,进而影响了西方学界。他发表的《敦煌老子想尔注校笺》被法国的中国宗教学权威康德谟奉为教材,引发后来欧洲道教研究的长期计划。终被西人承认为“世界汉学的导师”、“亚洲学术的骄傲”。
天性、兴趣的发展,我就不敢说好了。所以我是一个不能进入model的人。我这个人非要搞七搞八,因为我有这个能力。有香港,才有饶宗颐这个人。”反过来,饶宗颐也俨然是香港的文化座标。2000年,香港政府为他颁发大紫荆勋章,表彰其对香港的杰出贡献。余秋雨有句话广为流传——“香港有了饶宗颐,就不能说是文化沙漠。”
从乡邦走向世界
1950年,饶宗颐定居香港。两年后,他进入香港大学中文系任教。由于种种地缘优势,他不像内地的学者一样中断研究,相反,治学规模逐渐撑敞,真正进军国际汉学界,从研究乡邦文献才子学人,成长为堂庑深广、世所罕见的汉学宗匠。他走访过日本、法国、德国等世界汉学研究中心,参加了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结交国际顶尖的汉学家,如法国的戴密微、荷兰的高罗佩等,寻访到大批海外的珍贵文物文献,学习西语洋文,吸取外国的研究方法,并推出了《殷代贞卜人物通考》等轰动国际学术界的著作。1962年,年方45岁的饶宗颐,荣获号称“西方汉学之诺贝尔奖”的法国法兰西学院“儒莲奖”。
焕发着学术活力的饶宗颐并不满足于此,他继续将治学领域由汉学不断扩至东方学乃至世界文明交流史。60年代他远赴天竺梵文研究中心研究中印关系,跟随印度好友白春晖的父亲、印度著名婆罗门“老白春晖”学习印度经典《梨俱吠陀》。
之前饶宗颐已跟从白春晖学会梵文。世人皆知梵文之难,更何况古梵文?可是他说:“梵文文法其实不难,我想陈寅(恪)老为何学得那么辛苦,在德国念过,在北京又跟钢和泰,一定是方法不对。”除了通晓英、德、日、印度、伊拉克等国的语言文字外,饶公还精通希伯来文和巴比伦古楔形文字,进而研究西亚历史文献。这些异国“天书”,大概只有饶公这样的天才方能读懂。北大季羡林说饶公的成就得益于其能出入乎“地下实物与纸上遗文”、“异族故书与吾国旧籍”、“外来观念与固有材料”之间。
“正己养气,奇以治学。”这是饶公的夫子自道。他治学尚新尚奇,开风气、辟新域、出奇兵,在众多新鲜的领域开荒播种,创造了诸多第一:在甲骨学方面,他是第一位讲述巴黎、日本所藏甲骨文的学者;他是学术界第一位系统研究殷代贞卜人物的学者;在敦煌学领域,他首次将敦煌写本《文心雕龙》公之于世,并撰写第一篇研究论文,又是研究敦煌写卷书法的第一人;他是撰写宋、元琴史的首位学者,并首次研究了西晋陆机《文赋》与音乐的关系……这些领域囊括了上古史、甲骨学、简帛学、经学、礼乐学、宗教学、史学(包括潮学)、中外关系史、敦煌学、目录学、古典文学及中国艺术史等13大门类,迄今已出版著作60余部,论文400多篇!令人叹为观止。难怪有学者戏称他“有家难归”——因为“家”太多了,“归”到哪一家都不合适。
眼里看的是世界,心中念的是乡邦。飘离故土,游学海外半个多世纪,饶公全部生命中始终融贯着浓浓的文化乡愁。
上世纪50年代他在日本看到日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呵护备至,研究成果遥遥领先,大受震撼,进而吸取他们严谨细致的治学精神与途径,费尽心血搜寻、研究日本收藏的甲骨文,带起东洋研究甲骨文的风气。60年代,他受聘往新加坡国立大学任中文系主任,聘期为九年,但目睹新加坡只教汉语而并不提倡中国文化,教到第五个年头,他毅然辞职返港,将这段时间所作的诗词结集为《冰炭集》,比喻文化的愁绪冰火两重天。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饶公又树起“潮州学”的大旗,号召继承韩文公兴办文教的精神,研究、弘扬潮汕文化。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止泊了他的灵魂,安顿了他的身心,更在其中凝练、内聚、再造了他的文化生命。”
圆融无碍的生命境界
饶宗颐的世界里,东方西方没有鸿沟,古代现代没有裂罅,学术、文艺、生活之间“道通为一”。
日常生活中的饶公保持着中国传统文士的生命情调:涂抹丹青,吟哦歌咏,抚琴操缦。他说,文艺是自己生命的自然流露。他的书法自成一格,根植于他的古文字学的学者功力,真草隶篆皆得心应手,尤其是隶书,古朴凝重,有“饶隶”之称。他的山水画师法造化自然,游历时必定携带写生册,曲尽胸中丘壑;而人物画则以敦煌白描为基础,发展出有别于元明以来人物画的体势。十几年前,他的书法已是字逾千金,画值数十万,人称“香港纸贵”矣。饶公是文学大家,诗词、歌赋、骈文、古体散文皆其擅胜。他的诗文渊放清逸,劲健峻拔,“兼采魏晋六朝唐宋人之长”,数十年来的作品集已不下十余种。饶公的琴艺也堪称一绝。他年轻时曾随一代古琴名家容心言习琴,常与友人雅集,一同弹奏古琴以自娱……
饶宗颐今已年过九旬,皓首白眉、清癯健谈,平日深居简出,但仍孜孜不倦思考着问题。一年前,90高龄的他接受央视采访时,还兴致勃勃谈起在法国南部原始山洞壁画中发现蒙古马的造型,由此引发远古中西交通的思考。这个山洞每周只开放一次,每次只允许一个小时,这位老寿星为了一睹壁画,竟“排了一年多的队”!
“我就是喜欢刨根问底,抓住一个问题穷追不舍。这些问题不能升官,不能发财,别人觉得很无聊,我却乐此不疲。”饶宗颐的学术生命能够如此生机蓬勃,在于常年保持了孩子般的强烈求知欲和永不知足的求新精神。在知识的海洋里,他就像个贪玩天真的孩子,心无旁骛,不知疲倦。只有具备这种纯粹出于志趣而无任何功利目的的生活、求学态度,才能成就真正的大学问、大智慧。
当然,这也得益于饶宗颐身心修养有方,他多次强调“身体是本钱”。他自14岁起,学“因是子静坐法”,后来又习瑜伽。每日早起静坐,然后散步,晚间9时必宽衣就寝,已是几十年从不间断的功课。同时,精湛的佛学修养也让饶公的心臻于圆融无碍、自足智慧的天人化境。
“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饶宗颐此诗正是其生命境界的真实写照。
“东学西渐”的先行者
在世人眼里,饶宗颐不食人间烟火,仿佛生活在前朝异域,但透过他那在书斋中为学术而学术的一生,我们却看到那一辈中国学人的苦心孤诣。
晚清以降,西学东渐,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欧风美雨中踟蹰飘零,一代一代中国学人为着“激活”吾国传统焚膏继晷,孜孜矻矻。20世纪的50到70年代,学术生命如日中天的饶宗颐频频奔走于五洲四海之间,而此时寓居岭南的陈寅恪,秉着一往孤怀苦守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钱锺书在咸宁干校一边劳动一边埋头英译《毛泽东选集》,而季羡林则白天看守门房,晚上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更有许许多多的高贵灵魂卷入政治的漩涡中苟且偷生,曲学阿世。命运的眷顾让饶宗颐比同时代的学人走得更远。他“五洲历其四,九州历其七”,治学逾70载,在西方文化霸权的语境下为国学乃至东方学争得一席之地,进而影响了西方学界。譬如,早在1956年,饶宗颐在伦敦大英博物馆中所藏敦煌经卷中,搜寻抄录出早期道教思想的千年秘籍,细作笺证,发表出《敦煌老子想尔注校笺》。这本传世之作被法国的中国宗教学权威康德谟奉为教材,引发后来欧洲道教研究的长期计划。终被西人承认为“世界汉学的导师”、“亚洲学术的骄傲”。
正是华文西学的融贯周流,旧学新知的博洽无间,让饶宗颐当之无愧地成为那个时代东西文化对话交流的桥梁,成为 “东学西渐”的先行者。只有置身于这个历史背景下,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饶宗颐对于岭南、民族乃至世界的文化意义。
后记
为了表彰乡贤,2006年潮州政府将原有的饶宗颐学术馆扩建成一座颇具潮汕特色的园林——颐园,作为饶公九十大寿的贺礼,现已是潮州文化旅游的必经之处。笔者曾于年前走访,颐园坐落在城墙边,多藏展饶公所赠的书画和著述,可惜不见饶公著作出售。登楼远眺韩江韩山,笔者脑中挥之不去的是潮州城下东平路351号的饶公故居——莼园。园不及亩,但基本保持原貌:山石亭榭,荷池曲径,甚是清幽。
曾在纪录片中看到饶公缓缓独步于故园,摩挲着斑驳的扶手登上“书去楼空”的天啸楼,此时这位年迈的游子会是怎样的兴怀感慨?抑或心似澄澈止水,如他所书写的大屿山《心经》简林中的经文:“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饶宗颐大事年表
1917年:生于广东省潮安县(今潮州市湘桥区)。
1932年:续成其先人饶锷先生之《潮州艺文志》。
1935年:任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纂修,同年加入“禹贡学会”。
1938年:因病滞留香港,助王云五编《忡山大辞典》,又佐叶恭绰编定《全清词钞》。
1952-1968年:被聘为香港大学中文系讲师,后为高级讲师及教授。
1954-1955年:在日本东京大学讲授甲骨文及于京都大学从事甲骨学研究。
1962年:获法兰西学院颁授“汉学儒莲奖”。
1965年:在法国国立科学中心从事研究,研究巴黎及伦敦所藏敦煌画稿。
1968-1973年:新加坡大学聘为中文系首位讲座教授、系主任。
1970-1971年:任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客座教授。
1972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教授、法国远东学院院士。
1973-1978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系主任。
1980年:选为巴黎亚洲学会荣誉会员。聘为澳门东亚大学文学院讲座教授。后创办中国文史学部,并任该学部主任。
1993年:接受巴黎索邦高等研究院颁予的人文科学博士学衔和法国文化部颁授“文化艺术勋章”。
1997年: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第一届终身成就奖。
2000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大紫荆勋章”。国家文物局及甘肃人民政府颁发“敦煌文物保证研究特殊贡献奖”。
2003年: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落成。
链接·同代撷英录
钱锺书
钱锺书(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锺书,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1953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82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钱锺书学贯中西,博通古今,学术著作《谈艺录》对中西诗学作了精微的辨析、比较和阐发,是中国最早的中西比较诗论。《管锥编》对中国古代多部典籍作了考释,并比较研究了中西文化和文学,融广博的知识和精卓的见解于一体。
季羡林
季羡林(1911-),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省清平县人。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早年留学欧洲,上世纪40年代回国后,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卓有建树。精于语言,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精于此语言仅有的几位学者之一。季老驰骋于多个学术领域,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经典,诸如梵文名著《沙恭达罗》和世界瞩目的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罗摩衍那》等。
(陈椰)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