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需要照常出勤的“上班族”里,估计有一部分人会看上去比较萎靡。昨天是“光棍节”,许多真的假的反正自称是“棍棍”的人都借机小HIGH了一把,或是去酒吧豪饮,或是去KTV狂吼,总之,平淡的生活因为“光棍节”的到来多了一丝波澜。
“光棍节”究竟从何而来,一直众说纷纭。比较“感性”的说法是,11月11日,4根“棍棍”难得凑到一块,上天既然不吝如此反复强调,那么广大光棍们何不顺应天意,以之为节?更为“文化”的说法则是,公元三世纪时,古罗马有一位暴君叫克劳多斯。为了保证人们忠于战争,克劳多斯下令人们禁止于此时结婚,甚至连已订婚的人也要马上解除婚约。许多年轻人就这样告别爱人,走向战场。修士瓦伦丁对克劳多斯的虐行感到非常难过,于是悄悄帮助许多有情人举行了婚礼。瓦伦丁因此受到暴君的惩罚,于公元270年的11月11日被折磨而死。为了纪念瓦伦丁,后来的人们把这一天定为“光棍节”。
不管怎么样,如今“光棍节”确实一年火似一年,逐渐“上轨道上规模”。昨天,北京一家婚恋网站还借机在公交上大派“追爱宝典——公共交通篇”,书中用图片和文字介绍了怎样识别单身异性,如何在地铁公交车上与单身异性搭讪,怎样索要对方联系方式等实用追求“招数”,受到众多乘客热捧。
“光棍节”大热,并不代表“光棍”井喷。现代社会,男女之间的距离并未呈逐渐扩大的趋势,而是恰恰相反。较之从前,虽少了鸿雁传情、媒妁之言,但多了QQ、MSN和各种联谊协会,加之社会心态的逐渐开放,在是“奇数存在”还是“偶数搭配”上,早已不是问题,“光棍节”的意义,更在于它契合了不同人群对“单身”的无奈、渴望等复杂心情。
无奈的是真情难觅,有情难聚。当横流的物欲深透至生活的每个角落,一个“棍棍”想要找另一个“棍棍”配对,不仅仅是性别合适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感情契合的问题。房子、车子、工作、社会地位等等脱离光棍的前提显得越来越重要。关系越多,牵扯的利益就越多,需要权衡的变数也越多。于是,“光棍”成了一种无奈,“光棍”成了一种心结。
在热捧“光棍节”的人群中,还有一类也许早已不属于“光棍”,而是有家有口的“双截棍”。生活过于四平八稳,有时也会烦躁,渴望能从“围城”越狱,获得光棍般的洒脱自由。更准确地说,他们属于“心灵上的光棍”,在“光棍节”这天,同样意绪难平。
这样看来,即使婚恋网站好心派发的“追爱宝典”果真由理论走向实践,也未必能有效解决“光棍”的问题。如今,光是一个“光棍节”已无法满足需求,一些人提出,“光棍节”也要分大、中、小,1月1日是小光棍节,1月11日和11月1日是中光棍节,11月11日是大光棍节。这种强劲需求,或许正是现代人情感变迁,或者说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
(成文晋)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