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看到陈赓的精彩表演,欣喜万分。于是就决定让陈赓挑头成立一个剧社,并给剧社起名叫“血花剧社”
周恩来曾说过,他最喜欢两个知识分子战将,一个是陈赓,另一个是彭雪枫。而毛泽东与陈赓更是有缘,两人是两县相邻的老乡。 陈赓曾进入毛泽东倡导开办的自修大学,多次聆听毛泽东的讲演,并与革命团体开始有了密切的接触。
陈赓乃将门之后,其祖父为湘军名将,随曾国藩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他自幼聪慧顽皮,不仅跟祖父学了一身拳脚功夫,还养成了机灵善变,幽默诙谐的乐观性格。在当地提起陈赓,无人不晓。凭着练过武功,他“统率”着前村后巷许许多多的“娃娃兵”,经常打抱不平,惩恶扶弱。
陈赓刚满13岁,就偷偷跑出家门投奔湘军,开始了闯荡江湖的生活,一杆比他高出半头的大枪一扛就是4年。
在旧军阀部队的4年中,陈赓只落下一身疥疮和满腹失望。但他的阅历却丰富起来,直爽而不甘寂寞的性情令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了更多的思考和选择。
1921年,陈赓来到长沙。他徘徊在何叔衡的书店中,阅读进步书籍,后由何叔衡介绍,接触到毛泽东。受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的熏陶和影响,1922年12月,陈赓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革命生涯。
1924年5月,陈赓与其他300多名学员一道,步入了黄埔军校的大门。那时,谁也不会料想这300多名进步青年将在今后左右着中华民族的命运。
入学不久,陈赓很快就在同学中崭露头角。 这是因为陈赓在湘军当过兵,又在长沙当过铁路小职员,丰富的阅历和乐观幽默的性格使他成为学员视线的焦点。
一天,刚就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正要迈步进入学员宿舍进行视察时,看到这个宿舍的全部学员正围观着一个学员,而且还有笑声从里面传出来。周恩来便好奇地凑了过去。原来大家正聚精会神地看一个学员表演小品“饥不择食的矮子吃长面”。只见他顽皮的脸上做着各种表情,一会儿饿得愁眉苦脸,一会儿看见面条又喜上眉梢,伸长脖子直咽口水,接着他用双手比划着,端着一个并不存在的大碗,先是站在地上,哧溜哧溜地吸着面条,那面条越吸越长,越长越吸得带劲,整个身子随着面条不住地向上延伸。可面条太长了,总是吸不到头,干脆他嘴含着长面站到板凳上,看看还是不行,接着他又站到桌面上,使足劲吸。似乎面条进入喉头并不顺利,他不停地用手捋着喉头,帮助面条往肚子里走……突然间他不住地打嗝,看来面条卡住了喉咙。“嗝”地一声,他两眼瞪得溜圆,挺直着身子就往后倒。这时,叫“绝”声和欢笑声汇作一片,学生们被逗得前仰后合,笑出了眼泪。
表演节目的正是陈赓。
就在大伙笑成一团时,陈赓看到了周恩来,急忙抓起军帽,整理好服装,立正、敬礼。
周恩来欣喜地把陈赓拉到身边,高兴地说:“你演得真好!我在南开也演过戏,可没你演得像!你这个水平能进戏班子了!”
第一次见面,陈赓就给周恩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恩来看了陈赓表演的小品以后,认为陈赓不但是学生当中的骨干分子,而且对文艺也在行,就决定让陈赓挑头成立一个剧社。周恩来让陈赓从青年军人中又选了几位能演戏和懂乐器的学生,并给剧社起了个名字叫“血花剧社”。陈赓成为剧社主要负责人之一。
有一次,“血花剧社”排练讽刺剧《皇帝梦》,由于没有女演员,陈赓自告奋勇,男扮女装饰演袁世凯的五姨太。当五姨太出现在舞台上时,马上就响起了一片掌声和哄笑声,因为这位“五姨太”扮的还真艳丽。究竟是哪位男学生扮演的?台下许多官兵猜不准。只见“她”不胖不瘦,中等个头,脸施粉黛,头上插花,双手小心地捧着袁世凯的皇冠,“她”一面迈着“金莲”碎步,一面将腰扭得如同水蛇一般,走来转去,还时不时向台下挤眉弄眼,暗送秋波……观众被逗得大笑不止。演出结束后,官兵才发现“五姨太”竟是陈赓扮演的,“哗”地又响起好一阵掌声和喝彩声。就这样,经过几次业余演出,陈赓在黄埔军校名声大振。
除了正规演出,陈赓在平时最出名的还是恶作剧,据说当年蒋先云、贺衷寒、宋希濂等人就曾经中过他的“招”,被他开过涮。
蒋先云可不是一般的人,他是黄埔军校的一杰,中共早期的著名党员,考入黄埔军校前在安源煤矿领导过工人运动。
一天晚上,一队的蒋先云正在宿舍一边抽烟一边与同学讨论,突然走廊上传来“咚咚”的大皮鞋声。学员们一听就知道是总队长邓演达来查铺,顿时一阵骚动。蒋先云急忙掐灭烟,和衣钻进被窝。一分钟后,寝室里鸦雀无声。大皮鞋声在门口停下,咳了两声,传出一口浓重的广东话:“乌烟瘴气,是哪一个敢在屋里抽烟,爬起来!”
蒋先云心里一沉,准备受罚,爬起来走到门口一看,骂道:“娘的,是你小子!”冲向门口一把掐住来人的脖子……
原来,扮演邓演达的是陈赓。
黄埔军校有这样的说法:“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快不过陈赓的腿!”他曾用快腿救过蒋介石的命。但一次战斗子弹打穿他的腿,几乎遭遇截腿之灾
黄埔军校有三杰,蒋先云、贺衷寒,再一个就是陈赓。当年曾经有这样的说法:“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快不过陈赓的腿!”
1925年第二次东征时,蒋介石曾到前线督战。一次陈炯明叛军突然反击,冲到距蒋介石两里处,总指挥部的人都逃跑了,只丢下蒋介石一人。
眼看大势已去,蒋介石十分难堪。这是他首次指挥大规模作战,未想到竟是如此局面。情形万分危急,这时,身为连长的陈赓跑来,一面组织散兵抵抗,一面要背起蒋介石突围。
蒋介石不原意离去:“我唯有杀身成仁,否则无颜见父老百姓!”
陈赓说道:“校长你太悲观了,这次失利,只不过一个师,只要离开这里,我们还会打过来的!”
说完,陈赓不容蒋介石再争辩,背起他且战且走,突出重围。接着,陈赓又接受蒋介石的委派,化装成农民,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一夜步行了160多里送信,与一师党代表周恩来取得联系,得到支援后,最终救了蒋介石。
陈赓的“飞毛腿”也因此名声大振。
可是到了延安整风时,陈赓救蒋一事被专门喜欢打探隐私、算历史旧账的康生知道了。他问陈赓:“听说当年是你救了蒋介石,有这回事吗?”
陈赓坦然地回答:“有这回事。”
康生说:“你看你做的好事,如果当初不救他,或者成全他,把他毙了,我们现在哪里要打那么多仗!”
显然,康生的话里暗藏杀机。但陈赓反应极快,他反问道:“那老蒋岂不就跟廖仲恺一样成了烈士?我陈赓不就成了反革命?”
康生自讨无趣,也不好再说什么。
由于陈赓冒着枪林弹雨救下了蒋介石,所以得到蒋介石的特别器重。蒋介石曾经在黄埔军校向师生训话时说道:“什么是黄埔精神?陈赓就是黄埔精神。”后来蒋介石把他留在身边做了自己的侍从参谋。尽管蒋介石百般器重和拉拢陈赓,但却无法改变陈赓的共产主义信仰,在大革命的关键时刻他们还是分道扬镳了。
1927年8月,陈赓随周恩来等人参加了南昌起义。在会昌的一场战斗中,陈赓左腿中弹,不能动弹。敌人搜索时,他急中生智脱去外衣,滚到附近一条田沟里,弄得满身泥水和血污。等敌人走到他身边时,陈赓闭眼屏息,纹丝不动。敌人以为他死了,踢了一脚就走开了。陈赓在那里躺了两三个钟头。后来是起义军反攻过来,他才被救下来,并被送往长汀的福音医院接受手术。
福音医院是座教会医院,院长是远近闻名的医生傅连璋。当把陈赓腿上的绷带解开,傅连璋惊呆了:伤口周围的皮肉已经腐烂,白茬茬的骨头露在外面,散发着恶臭。
“截肢,做好术前准备!”年轻的院长果断地作出了决定。
“截肢?!”如同晴天霹雳,陈赓惊得面如土色。他抱住腿,大声说道:“没有腿,我拿什么走路?我还怎么带兵打仗?”
“狗日的,打什么地方不好,怎么专挑我的腿打!‘快不过陈赓的腿,’以后还快个屁!”陈赓手里拿着树枝做成的拐杖,不住地敲打着地。
的确,失去腿的陈赓就不是陈赓了,这对于一个充满活力,生性好动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在要他的命。
傅连璋终于被说动了,决定采取保守疗法。然而保守疗法比截肢风险更大,受的皮肉之苦更深。傅连璋几乎每隔一段就要用手术刀刮去陈赓腿上的烂肉,而当时麻醉药又很少,每做一次手术陈赓都痛得死去活来。
在傅连璋的精心治疗下,陈赓的腿终于保住了。
陈赓的病房里又传出了欢声笑语。他向女护士们吹牛说道:“我在战场上负伤从来不进医院,打惠州,一颗子弹钻进了我的小腿,我把它抠了出来继续往前冲……我这腿是神腿……”
“那你这次怎么进了医院?”护士们反问道。
“这些个王八蛋们嫉妒我这个快腿呀,不把它打断了心不甘啊!”
要出院了,陈赓拉住傅连璋的手感谢道:“你是好人,是我的救命恩人,我陈赓年年给你做寿!……”
以后,陈赓真的说到做到,他记得傅连璋的生日是中秋节,每到中秋他都要登门祝寿,如不在一地就写信祝贺。直到1961年3月临终之时,他还嘱咐家人“每到中秋,不要忘了给傅连璋同志祝贺”。
由于在长汀的医疗条件所限制,陈赓的腿还没有最后痊愈,于是党组织决定安排警卫员卢冬生陪他到香港治伤。
谁知道这时香港当局也正在缉捕从内地跑出来的起义军官兵,医院都不敢收治枪伤病人。看来,香港不能呆了。于是他们设法搞到了两张船票,踏上了去上海之路。没想到,船在停靠汕头时,气氛陡然十分紧张,反动派杀气腾腾到处搜捕,船上也不例外。这时,陈赓突然发现上船的人当中有第三师师长周逸群。原来,他在打散之后,从国民党军队的层层包围圈中逃了出来,想到上海找党中央。
开船之后,陈赓见周逸群破衣褴褛,挟着一张烂席子,进到货舱,见有空位,倒头便睡。于是陈赓一面叫卢冬生不吱声,一面拖着伤腿,慢慢移到周逸群旁边。见到革命战友,本该喜出望外才对,但陈赓却故意不打招呼,反而用报纸把脸遮住,装作在读报,并且还小声嘀咕道:“也不知道这报上的消息真实不真实,说有一个共党头目周逸群可能要从汕头上船。”
周逸群听到这话,如同惊雷,吓得迅速坐了起来,等看清说话的人是陈赓时,惊喜交加,狠狠地擂了陈赓一拳。“原来是你呀陈赓!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开玩笑?”说完,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一张漫画,在宋任穷的家里保存至今。一看到漫画上陈赓的题词,宋任穷就会笑得合不拢嘴
陈赓天生一副湖南人特有的幽默和洪亮的嗓门,他最爱与人“侃大山”,也擅长“侃大山”。 因此他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周围的战友和同志。即便是在最为艰苦的长征途中。
那时,陈赓任红军干部团团长,可以说他是拖着伤残的双腿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尽管这样,他仍然精力过人,快乐无比。每到一个宿营地,他总是精神抖擞。他不是先歇着,而是先安排工作,安排好工作后,他就到处走走,找人闲聊。他常常喜欢到女兵那里走走,找女同志“侃大山”。由于他幽默机智,女同志都很欢迎他。
时间长了,他就有意识地把女兵往干部团领,他知道他的搭档——干部团政委宋任穷那时还是光棍一个。陈赓当着女兵的面指着宋任穷介绍道:“这是我们团的政委,也是我们团的大秀才。”接着又把宋任穷夸得像朵花一样。
可是老实稳重的宋任穷却一点没有感觉到,只是拘束的点了点头,很有礼貌地笑笑,算作是对女兵们打招呼和欢迎,接着,又干起自己的事来。然而宋任穷点点滴滴的细节却被一个叫钟月林的女兵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没过多久,陈赓在女兵面前对宋任穷的评价有了微妙变化,说宋任穷如何有口福,总是别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就能吃到现成的美味,言下之意说他偷懒,不劳而获。
原来,宋任穷的性格与陈赓的性格不同,一个爱静,一个好动。陈赓每到一个宿营地,不是先歇着,总是喜欢在街市上买点吃的东西,回到宿舍亲自动手来烧。宋任穷却不同,他有记日记的习惯,每到一个宿营地首先是记日记,然后便抓紧一切时间,倒头睡觉。
一次,陈赓到外边买点菜回来煮,香喷喷的肉香味刚刚飘起来,正巧赶上宋任穷一觉醒来,便一咕碌爬起来大口大口品尝陈赓的手艺。看到被吃得所剩无几的“美味佳肴”,陈赓气得七窍冒烟却又不能发作。于是,也就有了前面所说的微妙变化。
不久,廖承志随手给宋任穷画了一张漫画像。这张漫画,画得真是惟妙惟肖,生动至极。陈赓看到后,又想到了自己做的那顿“美味佳肴”……于是拿起笔写下了自己的题词—“穷像”(意思说很像宋任穷)。
这张漫画,在宋任穷的家里保存至今。一看到这张像,一看到陈赓的题词,宋任穷就会笑得合不拢嘴。说实在的,他十分怀念长征,怀念他的老搭档,怀念那段艰苦而快乐的时光。
当年的女兵钟月林和宋任穷,最终走到了一起。为此,陈赓常常在宋任穷面前摆功,说如果不是他的话,宋任穷至今还是光棍一个。
彭德怀是一位令人敬畏的无敌大将军,但陈赓却将计就计,恶作剧搞到了“太岁头上”
彭德怀是一位所向无敌的大将军,平时严肃有余,个性又倔强,所以有些人在他的面前总是很拘谨。陈赓却不一样,他灵活善变,甚至还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搞彭德怀的“恶作剧”,但最后的结局总是令彭德怀喜笑颜开。
抗战期间,一次彭德怀路过陈赓部队驻地。陈赓想招待彭德怀吃顿饭,因为彭德怀一直在前线,工作劳累,体质也差,应该“补一补”。可是彭德怀最反对请客,反对搞特殊,谁违犯了,即使是同乡、战友也毫不留情面。但聪明的陈赓略微思索了一下,计上心来。
他先找彭德怀“吹风”:“今年我们这里很艰苦,没有什么好东西来招待你。这地方只有一种鱼,也叫桂花鱼,我叫战士下河捞了几条,请你尝尝本地的特产。”彭德怀听说是战士自己捞的,没有花钱,便说:“好吧。”
中午时分,开饭了,管理员送上了主食,端上一大盘香喷喷的清蒸桂花鱼。彭德怀边吃边说这鱼确实不错,做的味道也好。接着,又夸奖起战士来,说他们有本事。看着彭德怀那消瘦的面容,再看看彭德怀吃鱼时的高兴神态,陈赓心里很高兴,便使了一个眼色,管理员又端上来一大盘子肉丸子。彭德怀警惕起来:“你不是说吃鱼,怎么又弄来了肉丸子?”陈赓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这丸子是鱼肉做的,不信你尝尝。”彭德怀夹了一个尝尝,确实有些鱼味。原来这是炊事员按照陈赓的要求把肉糜和鱼糜混在一起做的。
没想到第三道菜上后,彭德怀放下筷子,正色地问道:“这鸡难道也是鱼做的?陈赓啊陈赓,我差点中了你的圈套!”
陈赓笑嘻嘻地一边往彭德怀碗里盛了几勺鸡汤,一边说道:“这只鸡是一只野鸡,只在河边吃蚯蚓、小鱼什么的,也是我们战士捉来的。你补补身体好领着我们打日本……”
彭德怀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上来的鸡,硬是一筷子没动,他告诫陈赓:“现在是减租减息,不是打土豪的时候!”
彭德怀走后,陈赓笑眯眯的总结道:“尽管鸡没有吃,但我们‘战果’还是‘大大地’。毕竟让彭总尝到了我们这里的特产。”
几个月后,彭德怀又来到陈赓的部队。这一次陈赓则玩了个新花样。
彭德怀一到驻地就嚷着要见陈赓。结果被告知,陈赓临时有事外出了,中午吃饭时回来。彭德怀只好先找别的干部了解情况。
一晃到了吃饭时间,彭德怀来到饭厅里就餐,一看,满桌都是粗茶淡饭,他感到很满意,心想上次被挨了批,看来陈赓这次改了。
不一会,陈赓的警卫员悄悄贴着彭德怀说道:“陈司令回来了。”
“在哪里?”彭德怀睁大眼睛四处寻找。
警卫员用手一指饭厅里一个关着门的套间:“他在里边。”
“你把他叫出来。”彭德怀说道。
可是陈赓磨磨蹭蹭就是不出来。彭德怀起了狐疑,便推门进去,这时只见陈赓坐在桌子边津津有味地吃着鸡,彭德怀大怒地说道:“好呀陈赓,你这狗日的,你给我吃白水煮萝卜,自己却关起门来吃好的。你不让我吃我偏要吃,快给我拿一副碗筷来。”
一桌子好菜吃到一半,彭德怀突然停下筷子骂道:“陈赓,你这王八蛋,我像是又中了你的圈套。”
听到这话,陈赓笑得把饭都喷了出来。
事后,陈赓逢人便得意洋洋地说道:谁说彭老总的清规戒律不能破?我不是破了吗?
授衔仪式上,毛泽东幽默地说:“怎么样,跟我干比跟蒋介石干有出息吧,我看蒋介石给不了你大将军”
1955年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对此,陈赓开玩笑地说道:“我虽然是个大将军衔,但是当年却是当元帅般神气,统帅过两位上将和一位大将。”
偏偏有人对他的玩笑话不服气:“你什么时候有过这般的荣耀?吹牛又不犯法!”
“我告诉你,一个是徐老虎,一个是许和尚,另一个是小钢炮陈锡联。”
后来有人较真了,真的去查了军史。原来在红军时期,陈赓在红四方面军任过时间不长的红十二师师长。那是1931年,他受党中央委派,离开上海到达鄂豫皖根据地开展军事斗争,他先是任红四军十三师三十八团团长,一个月后,红四方面军成立,他任红十二师师长,下辖3个团:红三十四团、三十五团和三十六团,其中红三十四团团长为许世友,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红三十五团团长为高绍先,1932年在红安作战中牺牲;红三十六团团长为徐海东,1955年与陈赓一起被授予大将军衔。另外,在红十二师中还有一位小班长,叫陈锡联,1955年也被授予上将军衔。
不服气的人顿时就傻眼了。原来陈赓的玩笑话还有真的时候呢。
对于陈赓的玩笑话,还有一个人当了真,他就是李聚奎。
一次,陈赓遇到了李聚奎,两人很高兴,他们都是湖南老乡,于是天南海北侃起了大山。聊着聊着他们谈起了授衔一事,陈赓对李聚奎说道:“你够到大将的资格了。”因为当时授大将的人要求最低是红军时期的师长,而李聚奎当时曾任红一方面军一师师长。
李聚奎谦虚地说道:“大将我不够格,你是绰绰有余。”
陈赓开玩笑地说:“我不够格,我在红军期间没有当到师长。老李呀,过几天,如果徐立清找你谈话,你就说,我当过师长,是接替你的。你就这么说。”
李聚奎是一个老实讲义气的人,他认为陈赓有战功,是一个资历很深的红军高级指挥员,这样的人怎能评不上大将呢?李聚奎之前就曾私下对人讲过:“陈赓是老黄埔了,救过蒋介石的命,是毛主席的爱将,当年陈谢兵团是立了大功的。他不授大将谁授大将?!”
想不到李聚奎把陈赓的话当了真。过了几天,徐立清找到李聚奎谈话,当问起他的简历时,李聚奎一五一十作了回答,最后他特意提到:“陈赓是接我的师长一职。”
徐立清听了有些惊讶,但也没再问。他心里明白陈赓在红军时期是当过师长,那时在红四方面军任过红十二师师长。这个接替之说,肯定又是陈赓独创的玩笑话,让李聚奎这个老实人为他瞎吹牛。所幸总政领导没有把陈赓的玩笑话当真,不然,这个弥天大谎可是欺君之罪啊!
后来,陈赓知道了这件事,哭笑不得,对李聚奎的一片真情很是感动。
授衔那天,毛泽东见到陈赓,对这位常爱开玩笑的老部下也没有忘记特有的幽默:“怎么样,跟我干比跟蒋介石干有出息吧,我看蒋介石给不了你大将军!”
陈赓不慌不忙地给主席立正敬礼,然后他笑哈哈地说:“我的大将军可不是你给的,是李聚奎给我的。”
“哦,此话怎讲?”毛泽东有点惊愕了。
“主席,等有机会向你慢慢汇报。”陈赓笑嘻嘻地说道。
授完军衔,陈赓穿着大将军牌子的军装回家了,那时孩子们还小,于是就围着爸爸问个不停:“爸,你授的是什么将?”陈赓随口就说:“芝麻将。”
老子说的玩笑话,儿子也当了真。
一次,一群老帅、老将军们遇到了陈赓的儿子,便问他:“你知道你老爸是什么将吗?”
陈赓的儿子昂着头,一本正经大声答道:“芝麻将!”
听了这话,众老帅老将军们捧腹大笑不止。
陈赓在开玩笑,搞恶作剧时,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也正是如此,他也成为我军最有性格特点的大将之一。有时候往往他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就能化解大家心头的阴霾,不仅鼓舞士气,融洽干群关系,也袒露出自己纯洁明朗的内心。因此,有人评价陈赓是最阳光的将军,在他的脸上永远读不到什么是失落,什么是沮丧。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