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原委员,国防部原副部长兼军事学院院长、第一政治委员萧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0月24日12时5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萧克同志1927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萧克简历
当代军事家、军事教育家。原名武毅,字子敬,乳名克忠,生于1906年,湖南省嘉禾县泮头乡小街田村人。出生于书香门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四师七十一团连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营长、纵队参谋长、师长,红八军军长,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军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副师长,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冀热辽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兼中南军区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军训部部长,训练总监部副部长、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农垦部副部长,解放军军政大学校长,国防部副部长兼军事学院院长和第一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晚年致力于军事学、党史、军史、战史的研究。主编《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朱毛红军侧记》,发表多篇文章。著有《浴血罗霄》,获1988年茅盾文学奖荣誉奖。主编百卷巨著《中华文化通志》。出版《萧克回忆录》、《萧克诗稿》。
萧克:沙场文坛传奇一生
萧克将军,圆脑,高额,剑眉上扬,双目清澈。
萧克将军,去世前是唯一在世的红军高级将领,也是目前健在的开国上将中,唯一同时参加过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和八一南昌起义的将军,并且,在众多的开国将军中,他还是唯一写过长篇小说并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将军。
徜徉在北京西城区的一个胡同中,可以觅到一个略显陈旧的四合院,四周的街坊们说:“这是萧老将军的家。”话语之亲切,竟没有一点“高攀”之嫌。
出身书香门第从戎加入铁军
萧克出生于湖南省嘉禾县小街田村,家里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及一个妹妹。嘉禾地处湘南,名为禾仓,实际是穷乡僻壤。萧克家里生活颇为艰难。
萧克的祖上几代都是读书人,父亲5兄弟中有3个是读书人出身,其中三伯父的学问最好,家里收藏了许多书,萧克最爱到三伯父家去翻书看。三伯父是位爱国文人,对袁世凯复辟充满了仇恨。
萧克决定走上革命道路却是因为报家仇。萧克的大哥性格刚烈,因此得罪了当地大地主萧仁秋。1923年春,由于萧仁秋的陷害,萧克的大哥被团防局抓走,当天就被杀害。兄长死于非命,致使喜爱文学的萧克产生学武报仇的念头。
1926年2月,萧克辞别家乡,远赴广州考上了中央军事委员会宪兵教练所第二期,正式走上军事道路。毕业后的萧克于次年3月辗转来到十一军二十四师(叶挺任师长),被分配到七十一团三连当政治指导员,成为“铁军”一员。
1927年4月到7月,蒋介石在上海、许克祥在长沙、汪精卫在武汉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进步人士。就在这血雨腥风的危急关头,萧克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道路。
《浴血罗霄》曾获矛盾文学奖荣誉奖
在萧克工作过的办公室里,有一排偌大的笔架,毛笔悬挂。鲜为人知的是,萧克曾仰仗一笔好字糊口。1927年南昌起义后,萧克随起义部队南下,遭到伏击后,部队溃散,萧克流落到广州时已身无分文。为了生存,萧克在一个老先生的卖字摊子上留了下来,一天挣几毛钱解决生计问题。
一直到耄耋之年,萧克写字时仍很讲究“四正”,即心正、身正、纸正、笔正。萧克不仅爱好书法,还嗜书如命。
正像斯诺前夫人在《中国老一辈革命家(自传)》中所评价的那样:“像周恩来、徐向前和毛泽东一样,萧克是中国人所称的‘军人学者’的再世。”
萧克对文学创作也一直非常有兴趣。1985年底,萧克从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的职位上退下来时,曾作诗自叹:“既感事太多,尤叹时间少。虽老不知疲,愈老愈难了。”这“难了”之事,指的便是将军一生所喜爱的文学创作。
说到萧克在文学创作上的赫赫“战绩”,最值得称道的便是那本被著名作家夏衍称为“中国当代军事文学史中一部奇书”的《浴血罗霄》。1988年建军节前夕,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之中的《浴血罗霄》,终于跨越半个世纪出版,并于1991年3月荣获1984—1988年度茅盾文学奖荣誉奖。经夏衍等介绍,萧克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浴血罗霄》以第四次反“围剿”时期罗霄山脉红军一支小游击队伍成长的历程为故事主线,以此展现中国革命力量的兴起。
心系教育浓郁乡情
由于自己从小便爱读书,并尝到因家境贫寒而不能上学的苦楚,萧克把一腔回报桑梓的拳拳赤子情,全都倾注在发展家乡的教育事业上。
1998年,为了参加湘南起义70周年纪念活动,91岁高龄的萧克回到家乡嘉禾县小街田村,看到村里孩子上学难,他就多方牵线搭桥,促成3位香港实业家捐资25万元建成了小街田希望小学。同时,为了给孩子们增添精神食粮,萧克还向县图书馆捐赠了万余册图书,县图书馆为此专门设立了“萧克捐书专藏室”。
“离家半纪经百战,至今耄耋始还乡。全村老小倾家出,季子归来无锦裳。”这首名为《还乡吟》的诗是1981年12月,萧克离家54年后第一次回家乡时所作。那次,萧克让司机在村口停车,自己摘下帽子,步行进村,他深情地说:“我是回家,不是来视察,是一个人民的儿子回故乡。”1988年,老人第二次回来时,还召集村民在一块空地上开了个会,号召大家:“要勤劳,把事情做好,地种好……”
萧克对自己的亲属,要求十分严格。有一年,一个侄儿的孙女想当兵,体检时个头矮了一点儿,他们抱着一丝希望找到萧克那儿,萧克的儿子知道后说,老爷子是不会让走后门儿的,我们不能坏了规矩。
把江西当第二故乡
1958年,全军开展“反教条主义”运动,萧克被打为“反党集团核心”,调任农垦部副部长。1968年1月,解放军“支左小组”进入农垦部开展“大清查”,萧克再次被隔离审查。已过花甲之年的他在1969年12月被安排去江西永修的“五七”干校“接受再教育和再审查”。永修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山里的冬天特别潮湿阴冷,冻得实在受不了,萧克就用跑步、劈柴等方法来取暖。
但他却把江西看作是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在《回忆录》里这样写道:我对江西有着难以割舍的特殊感情,我最早参加战争(北伐战争)是在江西,参加八一起义是在江西,在井冈山时期跟着朱德、毛泽东打游击还是在江西,我指挥红军游击兵团作战的主要地方还是在江西……无论我走到哪里,只要我一想到江西,便会从心底涌起一股乡土般的恋情……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