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11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9月11日发表彭世灼撰写的文章说,吴冠中先生捐献画作,是我们(新加坡)推动文化事业,开拓人文天地难以估量的动力。
文章摘录如下:
《联合早报》9月3日头条大字标题报道,中国当代艺术泰斗吴冠中捐赠113幅画作给新加坡,市值高达6600万新元。他形容这次赠画是历来最重要的一次。据悉,这批经典画作将在新建的国家艺术馆,以吴冠中名字特设专厅收藏。
美,是艺术永恒追求。这则新闻读来令人“心花怒放”,喜的我是吴老先生忠诚的“粉丝”,往后能有机会在展览厅近距离细细观摩,是难得的福分;今天喜见大批珍宝永世留存新加坡,更是新加坡人莫大的福报。
我国建国之初,荜路蓝缕。政府政策与治国方针以经济民生为优先考量,先照顾好肚子,是可以理解的,当然的。而且过去43年来,我们实践了我们的规划蓝图,成绩斐然。但与此同时,文化建设未能兼顾,我们的文化开发向来被认为处在边缘状况,社会风尚对文化淡漠薄情,值得注意。
正如报道描述的,吴老先生在献画时说了一段话,值得警醒。他说“很早的时候我对新加坡的印象,交通、工业都比较发达,社会道德、次序都很好,但是文艺新加坡不够重视。”他还指出德育不能代替美育。
新加坡向来侧重经济打造,冷静沉着,目前民生不敢说富足,但至少安稳平实,是转而关注横隔膜之上,弃浮华,求厚重,开拓人文天地,以滋养精神领域的时机了。
我们的领导早有预见。李光耀资政今年2月间在一个公开讲座上曾经说过,要新加坡追赶意大利或奥地利的人文水平,为社会求取更均衡的发展,这是真知灼见。
不过,文化事业的推行不像商贸投资,股市汇率,有精确的数据图表可作为参考导引。要改变多年来社会的主流意识,以数据图表看问题的营商心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经营文化事业的工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需要的正如多元艺术家陈瑞献说的,“一生仅雕一佛趾”,实质所得要花更长时间、耐心、坚忍和毅力。
吴老先生形容画作为“女儿”,可显示新加坡在他心灵上的地位,不是一般。何以主动将“女儿”远嫁来新加坡呢?他说只有信任。老先生从何得来这份交付女儿终生的信心?说到这里,应该回过头来深切感谢我们开荒的先辈们开创新加坡的斗志与决心,在国际间建立起值得信赖和付托的鲜明形象。这当中,没有历史的偶然。
吴老先生的创作既吸取法国、俄罗斯艺术精华,又融合中国传统画作深厚的内涵,然后开创独具本身特色的风格,绝对不寻常。他的价值是受国际公认及肯定的。国际拍卖行创记录的高价竞拍就是一个指标。当然,这只是一个指标,吴老先生作品的真正价值在流传永世。
今天吴老先生的捐献,是我们推动文化事业,开拓人文天地难以估量的动力;另一方面,我们的艺术界有了一个高水平的标准作为参考,影响深远。这项丰收是我们建国以来所仅见的,确是可喜可贺。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