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四川工作基地成立暨专家调研工作会在成都西南民族大学召开。图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倡导者冯骥才(中)为四川工作基地挂牌。 中新社发 黄荣 摄
|
6月19日,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四川工作基地成立暨专家调研工作会在成都西南民族大学召开。图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倡导者冯骥才(中)为四川工作基地挂牌。 中新社发 黄荣 摄
|
6月14日晚,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高亢悠远、苍凉悲壮的羌笛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吹响,传达着羌族人的心声,也让灾区的文化保护引来众多关注的目光。
当天,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羌年、羌族刺绣、羌族羊皮鼓舞、羌族多声部等榜上有名,而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羌族瓦尔俄足节等早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然而,“5·12”汶川大地震,使千百年来形成的羌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当地文化保护与传承面临很大的困难。羌文化的重建,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痛心:羌文化严重受损
羌族,因喜好居住在半高山地带,被誉为“云朵上的民族”,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伴随着悠悠羌笛,千百年来,羌年、碉楼、羊皮鼓舞、萨朗舞……这些镌刻着羌族DNA的民间文化,从远古一路走来。
然而,此次大地震使羌文化遭到严重破坏。“我有6支羌笛曲谱在震后的搬迁中遗失”,羌笛演奏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何王全心痛不已,“羌笛震毁了我可以再做;而曲谱没了,再记录就很难”。
羌族人口现有30.61万人,80%以上居住在这次大地震断层沿线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县、理县、黑水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等地。据省文化厅教科处处长郭桂玲介绍,大地震后,北川和茂县两个羌族博物馆一个完全被摧毁,另一个全部垮塌,大量的珍贵实物和普查资料被掩埋在废墟下;汶川县最大、最古老的羌寨萝卜寨100%的房屋坍塌,理县的桃坪羌寨有一半的民居发生垮塌……
此外,一批民族文化人才和专家在地震中遇难,对羌族文化的传承影响巨大。一项调查显示,有2万多羌族群众在地震中遇难,其中包括20多位有影响的羌文化研究专家学者。“我们羌民族没有文字,羌族语言、文化都是靠年长者口授身传来传承。”汶川县龙溪乡阿尔村的释比朱金龙忧虑地告诉记者,大量通晓羌族语言、历史文化的人遇难,无疑给羌族文化的抢救造成很大的困难。
抢救:保护渐次展开
北川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震前,北川县人大向四川省人大呈送了一份报批的《北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建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文化保护区和文化艺术之乡等。旨在避免民族特点与区域文化特色的消失,更好地保护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技艺。
震后,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一系列抢救和保护行动迅即展开。
国家文物局在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赶赴地震灾区拍摄了大量文物及建筑照片,专家们表示:“将对地震中受损的碉楼按原位置、原形式、原材料、原工艺的‘四原’原则进行修复。”
5月28日和5月30日,两次专题研讨会分别在成都和北京召开。6月3日,省文化厅公布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初步重建方案》,保护区将保持羌族原有的建筑风貌、民风习俗、祭祀礼仪,体现羌族文化的原生态环境和地质结构特点。以茂县为核心,囊括北川、汶川、理县、平武、松潘等地。
国家文物局抗震救灾专家组实地考察后表示,已进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藏羌碉楼和村寨,今年原本不能参加世界文化遗产大会进行讨论。现在则将准备以濒危遗产的名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争取参加7月在加拿大举行的世界文化遗产大会。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所则接手了羌族碉楼和村寨的维修,不久将启动文物抢救和修复,同时,帮助当地制作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文本。
传承:民间艺人坚强上路
“羌族文化的核心是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李绍明认为,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是传承人的保护。
藏起悲伤,羌族民间艺人已坚强上路。
6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民间歌舞(非遗)专场演出上,来自我省汶川、茂县、松潘等地的17位羌族民间艺人中,有4人亲人遇难。“既然我们从废墟中走出来了,就要表达羌族民间文化的顽强生命,表现羌族人的坚强与感恩。”茂县文化馆余光元说,要让世人知道羌族民间文化决不会因地震而消失。 为了“文化遗产日”展演,余光元千方百计,从一个一个帐篷中把会跳《巴绒》的6位民间艺人“找”了出来,让羌族瓦尔俄足节活动中重要的礼仪歌舞重现首都舞台。“今年冬天,我们可能会在帐篷里度过,但我们仍然会过‘羌年’、会唱《惹木毕曼》(羌族多声部民歌)。”
羌文化仍有顽强的生命力,何王全认为。地震之前,何王全一直在进行羌笛曲目的搜集、整理工作,还带了十来个中小学生徒弟。他打算从北京回去后,把师傅能回忆起的牧羊曲目统统记录、整理出来,流传下去。
作为释比,57岁的朱金龙深知自己身上沉甸甸的担子。每逢春耕之际的“祭山”活动和农历十月初一的羌年,他都要左手拿鼓,右手拿鼓槌,率领羊皮鼓舞队,击鼓而舞,以祀万物。为了传承羌族文化,他毫无保留地口传身教,如今,龙溪乡阿尔村小学三四年级的娃娃都会跳羊皮鼓舞了。但由于地震,阿尔村50%的房屋倒塌,其余的都成危房,他在北京演出期间已接到搬迁的通知。他希望,“羌族村民能够跟过去一样相对集中居住,有一种相对独立的语言环境,才便于羌族历史文化的传播。”朱金龙表示,他将不辱使命,把羌族文化传播下去。
专家把脉
抢救!用最快的速度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羌笛的演奏及制作技艺、羌族汶川刺绣等在内的很多项目,虽然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我们还没有来得及进行系统整理,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抢救羌文化!如果羌文化没有了,这个民族也就消失了。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李绍明:修复、重建的原则是“整旧如旧”,并考虑增加防震抗震措施。对羌族的民居、碉楼、桥梁等物质文化载体的重建中,尽量保持其传统民族风格,吸取、发掘和提高其传统技艺,并注入防震抗震元素。对羌族的非物质文化应进行抢救,考虑到已有一些“非遗”传人受伤或遇难不能继续履行职责,应作递补并适当扩大人选范围,同时,对传承应提供更多支持与条件。
四川大学教授冉光荣:在文化重建中,心灵关注至关重要。这次地震中,羌族群众损失较大,他们心灵上所受的创伤很难在短时间愈合,所以要尽快重树羌族的民族自信心。应当建立羌族文化保护区、博物馆、艺术馆、纪念馆等,保存那些震撼人心的真实细节,激发民族精神。
悠悠羌风
龙来氐羌黄河头
“龙来氐羌黄河头,征程漫漫几个秋。”羌族,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羌笛、羌碉、绣花鞋、羊皮鼓舞……千百年来形成的羌族文化,凸现出极高的文化价值。
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李绍明告诉记者,据史料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
今天的羌族正是古代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称以及最具传统文化特色的一支。传说,夏朝的开创者、善于治水的夏禹,“兴于西羌”或“生于西羌”,被羌族尊为祖先。
千百年的历史长河,滋润出特色鲜明的羌族文化。由于长年生活在高原环境,羌族的服饰、歌舞、乐器都与山地环境相适应。舞蹈多和民俗活动相结合,基本上是集体表演的形式,围着火塘或在院内围成圆圈进行,生活气息浓郁。羌族的高碉和碉房,依靠传统技法修砌,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而羌族民间口头文学种类丰富,浪漫主义或现实主义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兼有,还有独具特色的史诗和民歌等等。比如《羌戈大战》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部史诗,叙述了羌族的祖先历尽艰难困苦,与魔兵战、与戈基人战,从西北迁居岷江上游的历史。可是,因为羌族虽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因此,历史文化、艺术建筑工艺等只能靠世代口授和歌唱传承。
而令人忧心的是,据西南民族大学教授李明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有关专家在一些山寨中采风时发现,很多年轻人已经不会说羌语了。
李绍明认为,羌族文化的核心是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环境是传承民族文化很重要的因素。由此,及时对羌族文化加以抢救、重建,建立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迫在眉睫。(记者 王向华 陈四四 裴蕾)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