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在四川理县执行救灾任务的成都军区空军雷达某团官兵为甘堡藏寨景区抢救出佛像等大小文物十二件。地处理县的守备官寨寺院有着数百年的历史,不但具有极其重要的文物价值,更一直是当地藏族同胞的“精神家园”。图为官兵们把从废墟中找到的佛像转交当地政府工作人员。 中新社发 张子影 摄
|
6月4日,在四川理县执行救灾任务的成都军区空军雷达某团官兵为甘堡藏寨景区抢救出佛像等大小文物十二件。地处理县的守备官寨寺院有着数百年的历史,不但具有极其重要的文物价值,更一直是当地藏族同胞的“精神家园”。图为官兵们把从废墟中找到的佛像转交当地政府工作人员。 中新社发 张子影 摄
|
中新社成都六月七日电 题:废墟中,重拾历史的吉光片羽
中新社记者 应妮
六十个亿,这是国家文物局对灾后文物修复所需资金的初步估算。
“触目惊心,惨不忍睹!”这是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现场调研后的感慨。
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二王庙坍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居寺,大面积垮塌;
北川县文管所馆藏文物全部被毁……
刚刚发布的权威数据,受灾的七省(市)共有一百六十九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二处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百五十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共有二千七百六十六件馆藏文物受损,其中珍贵文物二百九十二件。
事实上,由于部分震区目前尚无法深入,实际损失还会更大。
文物修缮困难重重
绵阳市文物管理局副局长唐光孝表示,绵阳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文保所几乎全部在地震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修复和重建将是长期、艰巨的工程。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急需对受灾古建筑和历史古迹进行临时性保护措施,以免在七、八月份雨季到来时再次受到自然损害,而这项紧迫工作急需资金。
除了资金缺乏,技术层面亦问题重重。文物古建的修缮,不同于倒塌的民房,不能操之过急。不仅需要专家论证确定方案,保护性修复还需要翔实的档案资料。
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文物不同于其他,按照这一“修旧如旧”原则,“重建”二字背后更多的是如何尊重原貌进行修缮和保护的问题。
震后将增设文物银行
是次地震,也暴露出文物库房的严重不足。有的地方十四平米的库房里,一排保险柜,里面可能有好几件国家一级文物,可是这个库房就像一个菜窖,盖上板人就睡在上面,说人在文物在。这样简陋的文物库房,在突发情况下造成的损失也就不难想见。
地市级博物馆的文物库房基本不达标,这是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走访灾区后的结论。因此单霁翔大力主张建中心库房。
事实上,二00七年在绵阳试点成立的中国首家“文物银行”,在是次地震中可谓居功至伟:五千件存入库房的文物,除一件因体积过大无法放入箱柜而受损,其余均毫发无伤。也是因为存入这家“文物银行”,绵阳市所有的珍贵文物,包括北川、平武、安县、江油等重灾区的,都得到了保护,可谓不幸中的万幸。
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宋新潮表示,十一五期间将增设一百所“文物银行”,目前已确定下来的有十七所,集中在地市级单位。同时,将对已建的三百所文物库房进行设施改善,以达到“文物银行”的标准。
地震博物馆选址牵动人心
北川作为此次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县,被认为是建立地震博物馆可能性最大的地方。目前该处已实行特殊管制,非救援和防疫人员,将不再被允许进入北川县城。一方面搜救工作已基本结束,余震不断发生,这样做可以防止发生新的伤亡事件;另一方面,经专家初步鉴定,北川县城基本不具备恢复重建的条件,特别管制可以确保地震灾害后的县城原貌不被破坏。
四川省文物局局长徐荣旋表示,地震纪念设施修建目前总体的原则是在汶川大地震涉及的三百公里长龙门山断裂带修建地震纪念碑、博物馆、纪念馆等设施,重点在一头一尾(即汶川和北川),地震纪念设施布局将形成一个整体,展示汶川大地震的历史面貌。
一堵被命名为“哭墙”的遇难者纪念墙也在计划中,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说:“墙上要刻上每一个受难者的名字。”
大震之后,巴蜀大地,山河变色。古人留下历史的吉光片羽,令今人念兹在兹;今人在灾难面前的精神将得以在博物馆中展示,亦当足令后人动容。(完)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