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资料图) 中新社发 赵光bj 摄
|
王蒙(资料图) 中新社发 赵光bj 摄
|
终于赶在奥运会之前,王蒙写完了自传三部曲里的最后一部《九命七羊》,并在全国书市上首发。为什么要抢在这个时机出完自传,王蒙说,奥运之后,他又将开始写新的作品。对于王蒙而言,自传只是自己人生旅途中的一部作品,不是终结版。王蒙就是这样一个乐观主义者,这乐观不仅对自己,也对中国文坛。
自传是给历史的“证词”
在自传第三部《九命七羊》里,王蒙回忆了1989年至今自己的一些经历,其中包括推荐诺贝尔文学奖人选和推荐郭敬明加入中国作协等争议性的事件。王蒙说这部自传是他给历史的一份“证词”,“我想读者历史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和他人又是怎么对待的。”王蒙坦言,一些历史事件由于比较敏感,书里一些人名他就用“某某”代替,“作为自传没有做到100%的真实,但我保证书里的话没有不真实的。”
“垃圾多”是文坛繁荣的表现
最近文坛都在谈论“垃圾”的问题,因为一位德国汉学家顾宾说,中国当代文学都是“垃圾”。王蒙对“垃圾”的意见却很独到,他昨天告诉记者,“到处都是垃圾,也是文坛小康繁荣的表现。”在王蒙眼里,作品多了,“垃圾”自然会多,“17年文学中,我们总共才出了200多本小说,现在每年都有700到1000部小说亮相,如果按照60%来算,‘垃圾’当然会很多。”
言下之意,“垃圾多”,好作品也会很多。不过王蒙认为当下中国的确存在不少问题,“过去我们靠一些刺激来吸引读者,比如男男女女,上半身下半身之类。我们作品的文化内涵还需要不断提高。”王蒙对中国文坛现状的看法是“不热情歌颂,也不痛不欲生”。
“骂派”“脱派”已经过时
已经74岁的王蒙,这几年很关注青年作家。倒不是因为他们写得太好,而是因为他觉得现在这批年轻人要想成名可太难了。“前几年,做‘骂派’,做‘脱派’都可以很容易出名,但是现在不时兴了。”他告诫青年作家其他青年人一定要多读书,“要超前读书,那些躺着读或坐在马桶上读的书一般没什么作用,就是要读那些半懂半不懂、看得有点吃力的作品,这样才能使自己进步。”特派记者 郦亮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