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百家讲坛”主讲人马未都先生来到南京新街口大众书局南京书城,为数百名等候多时的读者和“马扎”签名售书,城内众多媒体蜂拥而来,把镜头都对准了这位当红人物。马未都在近一个小时的记者见面会上,侃侃而谈。他透露了许多与南京的不解之缘,称早年当出版社编辑时,作家苏童最早给他投稿,“我一看就感觉,这位作者将来一定能红。我还说过,苏童是位帅哥作家。”
品南京小吃——
晚到20分钟让“马扎”焦急
昨日,记者中午12点钟赶到书城五楼活动区,只见玻璃门外早早排上了队伍,人群围着五楼一排排书架转了几个弯。记者问为什么不在大门口签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考虑到马未都和“马扎”们的安全问题,所以安排在了楼上室内进行。说好1点钟举行的记者见面会,还是晚到了20多分钟,据工作人员说,是因为马先生中午在夫子庙品尝南京风味小吃。1点20分,身着中式上衣的马未都在数名保安的护卫下从侧门走进玻璃房,成功地绕开了人群。
头号女“马扎”——
清早排队大哭一场
签售队伍中,排在最前面的是一位20多岁的女“马扎”王茜,她告诉记者,她早上8点钟就赶来了。“一早还没开门,我就来了,排了第一个。”她激动地对记者说:“我上午看见马老师了,可是他们在里面举行一个沙龙,不让我进去。”负责宣传的书城管文小姐告诉记者,这位女“马扎”太疯狂了,因为上午是一个高层论坛,不让她进去,她还在门口大哭了一场。王茜对上午的失态感到有点歉意,“我只是喜爱传统文化,看了马老师讲文物背后的传统文化,很激动。”她说,过去对传统文化了解不深,“我们年轻人很需要补课,生活节奏太快了,就像马老师说的,应当慢点,再慢点。”
小男孩“马扎”——
送南京云锦表示敬意
排在第二的是一名姓乔的五年级男同学,他说他和妈妈都是马老师的“马扎”。“只要是马老师的节目我们都爱看,昨天还特地去了一趟南京博物院,去找马老师讲的瓷器。”乔同学一边说,一边拿出一个精美的红盒子给记者看,“这是我送给马老师的礼物,是南京云锦。”这时记者还看见一位手持拐杖的男青年也来到签售现场,工作人员发现了他,对他表示,让他第一个签。他说他姓余,并不搞收藏,但对马未都讲文物的历史很感兴趣,“不搞收藏懂点文化也好呀。”他满意的第一个签到了书。马未都此次来宁同样是用特制的图章,上面预先刻好了一行字:“与古人真诚对话,与文化快乐同行”。马未都当场宣布,这枚章等今天签售完立即销毁。
透露南京渊源——
“我发现了南京的苏童”
记者见面会上,马未都说,他搞收藏凭的是感觉,“比方说,张靓颖、刘欢唱歌就是感觉很好的一类,收藏到最后也是一种感觉。知识学到一定程度再往下走就很难了,靠的全是感觉。”马未都透露说,南京的作家苏童早年给他们出版社投稿,“我打开信封一看,就知道他非同寻常,我为他在《青年文学》上发过几篇小说,当年能在这一刊物上发小说是令人羡慕的。”后来一见苏童,“嘿,是一帅小伙嘛!”马未都称,苏童写作就很有感觉,他说,搞收藏很重要的一点是善于发现,“当时我就说过,苏童将来一定会红。”后来有媒体报道说是他发现了苏童,“不信,你们去问苏童,我们是怎么认识的。” 本报记者 蔡 震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