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被誉为“歌坛新星摇篮”的青歌赛显得格外热闹,舆论和民间有关“青歌赛”的讨论和争执也随着比赛渐入高潮。但是,这场热闹中有几分真正是和歌声有关的呢?有媒体甚至直言:“如果没有综合素质考试,观众早换台了。”百度贴吧的“青歌赛吧”中也有网友说:“我每场都等着看答题,唱歌的部分实在不好看,就是当开心辞典来看的。”
近年来的每次青歌赛在让人感到希望和欣喜之余,却也总免不了产生各种忧虑。青年音乐家应当在专业素养上多下工夫,而这却成了本届青歌赛的软肋,也让当今乐坛的种种隐忧浮出水面。
几人懂得歌词意?
“我问你一下,lagrima(眼泪)、bacio(吻)、sacrificio(牺牲)、onor(荣誉)这几个词是什么意思?”
这是4月7日晚的美声组个人赛中,评委席上的男中音歌唱家袁晨野向一位男中音选手现场发问。此前,这名选手刚演唱完《奥赛罗》中亚戈的咏叹调。然而,面对这几个咏叹调中出现的意大利语单词,该选手却哑口无言。
语言能力的缺失,尤其是“口中会念、心中不懂”的情况,在中国的声乐学习者中屡见不鲜,甚至有不少歌者在发音咬字环节都难堪其任。
对此,袁晨野很担忧。他呼吁,“学习外国曲目时,语言首先就得搞明白。每一个字都必须搞清楚。”
曲目只会这几首?
在青歌赛中,选手曲目单一、重复率高的现象一直屡见不鲜,今年也未见减退。美声组比赛的曲目中,意大利歌剧咏叹调占据了半壁江山,而其中绝大多数是威尔第和普契尼的作品。4月9日的美声组总决赛,仅一曲《冰凉的小手》就有三人先后演唱。
与之相比,德奥艺术歌曲和中国作品则少人问津。全盘“意化”让不少观众心存不满,而曲目在狭小的范围内打转也让不少人产生了审美疲劳。
指挥家余隆、歌唱家顾欣等纷纷呼吁,选手在选择曲目时应当首先从自己的嗓音条件着手,且应放宽视野:“古今中外有那么多好的作品在,别总是那几首。”
条条框框致“误杀”?
似乎每次比赛,评委的打分尺度和公正性总会遭来各种非议。民族唱法比赛中,一位蒙古族女歌手的演唱感情真挚,表现不凡。然而,评委为她亮出的分数却与人们的期望值相差甚远。评委会的解释是,民族唱法比赛进行了很多年,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准,“如果她在原生态组,那么成绩就会比现在高,因为原生态组没有固定的评分标准。”
但作为一门艺术,对音乐的评判标准应是自由而丰富的。对歌唱者的演唱水平、音乐素养和艺术感染力,若以事先制定的条条框框来加以“一刀切”式的评判,是不是会挫伤歌手的积极性,甚至埋没有才之人,造成“误杀”?
此外,有评委坦承,更多的年轻声乐学习者偏爱跻身女高音的行列,愿做女中音的人数在不断减少,有朝一日,女中音也要成为“稀缺物种”,着实让人担忧不小。
当然,本届青歌赛依然不乏亮点,增设的合唱就是其中之一。但大众对于综合素质测试的突出关注已经远离了比赛的本意,这个自称“中国顶级音乐赛事”的严肃音乐比赛在网络世界中甚至成了一出娱乐闹剧。
◇相关链接
考试变成看笑话?
对参加青歌赛的选手而言,综合素质测试的1分未必是个大数目。但对许多观众来说,此环节却是比赛的亮点所在。这个2002年开始进入青歌赛的文化考核,今年获得了格外的关注。
前两次比赛已经充分暴露的一些选手文化修养不足、屡见低级错误的情况,在今年的比赛中依然普遍存在。不过,处于风口浪尖的,还属多次担任综合素质测试评委的学者余秋雨。从已经进行的比赛看,余秋雨的点评中对艺术的意义、审美价值等问题大为关心。然而,更多人并不在意余氏点评中提出的值得思考的文化命题,而对一些错误揪住不放。不少观众指责余秋雨“话太多”,“卖弄学问”,而“孔子是战国后期人”、“但丁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等口误的知名度远远超出其他点评内容。赛事过半后,余秋雨引发的争议越来越大,甚至出现“央视故意掐断余秋雨点评镜头”、“余秋雨退出青歌赛”等传言,闹得纷纷扬扬时,也让公众大大满足了“审丑欲”。早报记者安婧 实习生朱珉迕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