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安四月三日电 题:清明元素日趋丰富 西安传统风俗回归
中新社记者 冽玮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这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眼里的清明扫墓,时光倒转至今天,踏青、插柳、放风筝、品野菜……形形色色体验春意的传统民俗,将对先人的追思与对万物复苏所带来的欢快融为一体,成为古城西安清明时节最时尚的元素。
清明,因“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是中国人民缅怀先人,悼念逝者的传统节日,在中国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也成为海内外华人的重要节日。
今年,中国政府将清明节确定为法定节假日,更彰显了清明节在“传递亲情、传承文化”方面的功能。陕西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孔正一表示,过好清明节,需要重新确立清明节的“文化符号,传统文化只有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才能鲜活灵动并源远流长。他认为,不管是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还是“京剧进校园”,加强繁体字教育的提法,都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试图留住文化血脉,让文化实现本土化的做法。
清明前,西安迎来了“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各大公园和街头的鲜花纷纷“争艳春光第一枝”,在通往公墓的大道上,桃花、樱花正开得灿烂,微风拂过,漫天花雨。讲究清明扫墓赶前不赶后的人们,或携家带口,或结伴群游,陶醉在明媚春光里。
“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清明节要祭祖踏青,我们全家就选在这个时节出门,扫墓兼游玩。”正在凤栖山脚下挖野菜的大学教师王琳洁说,清明是万物生长的时节,此时和大自然亲近,能感受到生命的勃勃生机。同时,也能领悟一番感恩思源的文化。
在灞河畔,依依柳条在春风中绽放点点嫩绿,许多游客会折下一支戴在头上,学着古人吟唱起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只是“此琵琶非彼枇杷”,在大诗人李白的眼中,泪水迷蒙的折柳赠别,早已换了内容。
扫墓的人在祭祀逝者后,大多会相约亲朋吃饭聊天,有的特地要吃一顿农家小院的新鲜“绿色”食品,有的索性在墓地附近的农家住上一夜,品味田园风光。“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全家就一起上阵,忙着招呼前来踏青访春的扫墓人。”家住西安长安区引镇的李保平笑眯眯地说,凉拌苜蓿、浆水鱼鱼、野菜疙瘩、玉米搅团,还有自家散养的鸡,绝对是一“土”到底。
清明节放风筝也是传统习俗,在汉宣帝陵,高大的青冢,被游人视为绝佳的放风筝去处,陵下茂密的小树林里,坐着不少饮酒品茶的人。此外,荡秋千、吃青团等清明习俗也在逐渐回归,人们在野外就餐,领略郊野的如画风景,感受大好春光的同时,也在追忆那远去的风情。
据悉,今年清明节预计陕西境内将有七百多万人出行,而在清明节当日预计为两百万人。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