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2日电 香港《文汇报》4月2日发表题为《公祭大典,为何愈演愈烈?》的文章说,清明将至,各种公祭大典又将在中国各地轮番盛大上演。这些动辄一掷万金,甚至一掷亿金的“公祭”,能否把经济这台戏唱得花团锦簇,不得而知。于是就有人指出,这是典型的“崽卖爷田不心疼”。
文章摘录如下:
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公祭是如此解释的:公祭,指公共团体或社会人士举行祭奠,向死者表示哀悼。有趣的是,与悲戚戚的词语语境不同的是,我们的公祭总是喜气洋洋的。至少,有一些人在那份庄严肃穆中偷着乐。
我们不谈公祭活动的“追思”和“生成凝聚力”是否能完成道德上的意义重构,从笔者的思维能力和学识的“厚薄”来说,是不能与那些专家抗衡的。那么我仅仅就“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个具有无可批驳的经济上的道德力量的话题说一说。
文化是搭台就不必多说了,因为这不过只是借文化的皮搭了台,一阵喧闹过后,文化的骨被暴尸荒野,无人问津,因为那只不过是一个道具而已。
再看看经济唱戏。凡谈经济,无不用投入与产出的比值作为经济是否成功“唱戏”的标尺。仅列数据如下:绍兴公祭大禹投入2亿多元;河南炎黄巨塑耗资1.8亿元;国家重点贫困县湖北省竹山县女娲公祭大典耗资1500万元;最近,甘肃省临洮县又一掷8000万元建造 “老子文化园”。如此等等,限于篇幅,不能详列。这些动辄一掷万金,甚至一掷亿金的“公祭”,能否把经济这台戏唱得花团锦簇,不得而知。于是就有人指出,这是典型的“崽卖爷田不心疼”。
或许我们不要说得如此难听。但其实如果细究“公祭”的词义,就会发现“公祭”并不应该成为“政府祭”的同义词。那么政府为何如此热衷于把老祖宗拿出来在太阳下晒一晒霉气呢?那我们就不妨把在公祭活动中能偷着乐的人晒一晒。
显然,当地老百姓在盛大的公祭活动中不过只能看个热闹,真正能看出些“门道”的,不过是能从中得利的组织者,注意,笔者用的是得利,而不是“渔利”,因为“渔利”有些贬义的味道,我们还暂且把因公祭而展开的大规模建筑活动中间可能存在的灰色交易一笔抹去,因为既无证据,当然不能妄言,所以我们不能乱用“闹里有钱”这个俗语。就算是“闹里无钱”,那么隐性的收入还是有的。一次公祭,全民注目。知名度上去了,政绩也就“斐然”了。如此借文化搭台唱出来的戏,何愁没有市场呢?
不过,温家宝总理日前说,在这5年,我要下决心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让人民的钱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那么,这些借文化搭台唱起来的戏,还有市场么?人民的钱有了人民盯着,人民的钱不再为“老祖宗”的晒太阳谋福利,公祭还有市场么?所以奉劝诸君,要看公祭盛典,要抓紧。(张敬己)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