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政协一副主席提出,公祭黄帝陵应升格为国家祭祀大典;河南鹿邑和甘肃临洮两贫困县花巨资竞争“老子”。面对这争先恐后“先打文化牌,再唱经济戏”的浪潮,我们不禁发问——
临近清明节,陕西政协一副主席的提议颇为引人关注:公祭黄帝陵如果交由国家主持,升格为国家祭祀大典,将更能激发中华儿女爱国热情……而道家创始人老子最近再度“走红”。继河南鹿邑县宣布将于5月20日举办“国际老子文化节”后,甘肃临洮县近日宣布,计划投资8000万元建造“老子文化园”。
有趣的是,这系列“文化事件”都是在山东济宁打出“300亿元建中华文化标志城”的旗号后“兴起”的。眼见“借古为今”造势发展之风遍了大江南北,我们不能不予以关注并提出:文化不是顶冠冕堂皇的帽子,即使戴上也不能挡住“浅薄的脸”。
靠香火能促动西部开发?
黄帝陵,位于黄土高原,被称为“中华第一陵”。应该说,中华民族的祭祀文化很悠久,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就“祭黄”而言,古今意义差别迥异。西北大学学者李桂民认为,历史上黄帝祭祀一是作为对始祖黄帝的祭祀,二是对天神黄帝的祭祀,三是对作为帝王的黄帝祭祀。这种祭祀思想建立在“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之上。应该说,那时封建帝王通过祭祀以祈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祭祀是一种精神领域的活动,涉及个人信仰,如果上升为国家意志,那就具备了强制性。信仰这个东西一旦带有强制性,就会失去其本义。叔本华在《书简》里说,“强制的信仰只会唤起反感。”因此,这种文化活动最好还是限于民间。如果变为政府行为,就需动用财政的钱。于是乎,这边热热闹闹,好一派升平景象;那边却是农村失地、校舍失修、民工欠薪……政府会因“该管的问题不去管”而失去公信力。况且“祭黄”大规模举行是否有“封迷”之嫌?党政官员广泛参与是否合适?都值得商榷。
毋庸讳言,这几年“祭黄”确实吸纳了不少海外的炎黄子孙回来“祭祖”,对招商引资有促进作用。但打铁还要自身硬,西安也好,陕西也好,夸张点说,如欲恢复昔日大唐的繁荣,不能靠祭祖宗的香火,而要靠脚踏实地的发展。
为何“硬往脚底下垫铁”?
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其《道德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学经典之一。
鹿邑县年财政收入不到2个亿,去年投入近3亿元,建设了老子文化博览园、老子故居等景点。临洮县位于甘肃中部,年财政收入刚刚过亿。其可发展的产业很多,但不知听了哪位专家论证,说临洮是老子晚年隐居和“飞升之地”。于是便置“中国花木之乡”的称号于不顾,着力打造“老子飞升地”品牌,规划“老子文化园”总投资8000万元,并要与河南鹿邑同期举行“老子文化节”。
小县城打文化主意,是没辙找辙,还是像《乡村爱情2》刘助理一样“硬往脚底下垫铁”,以弥补文化先天不足?花巨资建遗址、复古迹,愣想把2000多年前的事整明白,目的何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讲的是“和谐”之论,而两县所为,是否与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相符?“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文化建设岂是一蹴而就的事?!
两个贫困县大搞“老子文化”活动,让人油然想起“十八路诸侯伐董卓”——尽管各路诸侯兵强马壮,但因各心怀诡异,都对传国玉玺打主意,还是被董卓打败。如今对借文化唱戏的各地区来说,这个玉玺就是“钱”。
哄抢名人谁受益?
对于上述诸文化事件,有人作了打油诗极具讽刺之意:“第一故乡难争先,想个名目建个园;老子虽非临洮人,却是本地来成仙;相比济宁三百亿,八千多万只等闲;名人抢光钱花净,纳税之人冤不冤?”
看得出来,百姓关注的是纳税人的钱怎么用,是否办了该办的事?申请国办公祭黄帝也好,争建老子文化园也好,都是用的纳税人的钱。鹿邑更是好“面”,一次投资320万元新建了25座漂亮公厕,每座12.8万元。320万,能改建多少濒危的中小学校?
纳税人的钱到底怎么用?《礼记·大学》中说:“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舒”非舒服,而指节制。提醒各地不要把文化当作幌子,而着眼于其他,既要有节制地使用纳税人的钱,又要有节制地做文化的事,免得让古人耻笑,今人嘲笑。
本报记者 李彤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