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剧院从今年开始到2010年,将带着200多出昆曲著名经典折子戏前往全国29所高校、世界上26个国家,举办为期三年的全球公益专场演出———昨天,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柯军告诉早报记者,这一活动由民间资金赞助才得以实施,他希望政府能够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昆曲事业、文化事业,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广昆曲,把文化事业做得更好。
2001年5月18日,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为抢救、保护昆曲,从2002年开始,国家每年投入专项保护经费1000万元,五年已实际投入5000万元。柯军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昆曲的发展和其前景仅靠政府扶持还是远远不够,昆曲事业的创作和开拓,及大量剧本的发掘仍处于一个较为难堪的阶段,希望政府能够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昆曲事业,更多的社会人士来关注昆曲的发展。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昆曲的境况一度惨淡,苏州“契集”、“道和”两曲社的名曲家张紫东、贝晋眉、徐镜清发起民间集资,以解决艺人队伍青黄不接的严重问题。上海实业家穆藕初出资5万元在苏州创办了“昆剧传习所”,高价请百代公司为昆曲大家俞粟庐灌制唱片三张,刊行《度曲一隅》一书,保存了国宝级的戏曲文化遗产,才使得当时的昆曲起死回生,且在穆藕初事业失利之际,由两位经济实力较强的昆曲爱好者严惠宇、陶希泉延续了昆曲传习所,可见民资在当时对昆曲事业的帮助之大。
从2007年11月28日晚开始,到2008年11月30日为止,南京朝天宫4号兰苑剧场将要上演358场免费的昆曲折子戏,赞助商为盛世宝玉公司。“江苏盛世宝玉有限公司每年投入180万元的资金举办‘盛世宝玉昆曲全球公益专场演出’,大力推广了昆曲事业,且对青年演员的培养起到了极大帮助。”柯军表示,近年来,江苏省昆剧院挖掘大量昆曲剧目,如《风筝误》、《长生殿》、《绿牡丹》等,且为了适应不同的观众人群,还将《桃花扇》改编6个版本,与香港导演和制作团体合作创作的《临川四梦汤显祖》,把昆曲的精华和美丽展现给观众。
“昆曲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艺术,很多昆曲的曲目尚未被现在的人真正发掘,还有待我们继续研究和开拓。”柯军告诉早报记者,目前被人们所接受的如《牡丹亭》、《宝剑记·夜奔》、《西厢记·佳期》等折子戏都是一些比较有情节深得观众喜爱的剧目,但事实上很多观众还比较浮躁,并不能沉下心来细细品味昆曲的精髓所在,也阻碍了一些创作者和表演艺术家对很多昆曲曲目的潜心研究,及社会上更多人士的关注。早报记者 龚菲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