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如果一个人喜欢上海,他(她)一定会读陈丹燕;如果一个人熟读陈丹燕,他(她)也一定会喜欢上海。”自1998年出版《上海的风花雪月》至今,上海著名女作家陈丹燕一直以“上海记忆追寻者”的鲜明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而她那一部部建立在扎实历史材料基础上、又具有独特个人化视角的“老上海”题材作品也每每给人们带来欣喜。近日,陈丹燕的新作《外滩影像与传奇》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昨天,她就此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文体糅合多种味道
“外滩,从1846年这里建造起第一幢带有外廊的房子,到成为殖民时代遗留在东方最著名的天际线,到所有洋行大楼的旗杆上红旗飘飘的今天,仿佛沧海桑田,但它一直是一条寂寞的、没有归属感又不甘心的泥滩。它对自己的出身庆幸又厌恶,对自己的面容骄傲又自卑,对自己的归宿迷茫又计较,对自己的寂寞害怕又执着,对自己的将来期待又不敢期待……”陈丹燕对外滩的解读充满感情和个人色彩,记者翻阅了大半本书后,更发现这本书的写法与她以往的“老上海”题材作品不同,糅合了采访纪实、随笔散文和小说的多种味道。对于新书的文体,陈丹燕解释说:“我想它应该是一种为了符合外滩的传奇面貌而产生的文体,时而它更接近小说,时而则是纯史料的。但外滩的史料有些也来自于回忆录,当我看到一本已经出版的回忆录,在书页的边缘和空白处,有作者亲人的眉批,指出记忆中的错误,后面还跟着作者本人的反驳,就意识到这部分随着时间推移,后人已将它们划为史料,或者个人历史的东西,也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还有照片,它物理上呈现的真实性常常强烈地掩盖了镜头后面的主观性。所以,外滩的特质决定了这本书的写法。它出自内心地打破了传统文体的界限。这个大量修改的过程是与我对外滩渐渐加深认识的过程联系在一起的。”
书中人物都有原型
收集素材和写作《外滩影像与传奇》,陈丹燕花了6年时间,其间,她到国外的图书馆搜寻国内见不到的关于外滩的历史资料,在国内和国外千方百计找到现在或曾经与外滩有关系、有故事的人倾谈,他们的人生与外滩的建筑在陈丹燕的脑海中结合在一起。
陈丹燕介绍说,这本书中出现的所有人物都有原型,有些更偏重于写实,比如李景汉,她认为他是一个给外滩留下很深痕迹的外来者;有些则用小说的人物来表现,比如第一章和最后一章中出现的母女,她们没有自己的名字,但她们经历的两个晚上却是真实的。为写这本书,陈丹燕访问过的人约有几十个,“在写作时,他们的脸在记忆的深处晃动,如同大海波浪的闪光”。
喜爱外滩承认缺陷
对于近些年来外滩的改变,诸如国外奢侈品牌的大举入驻等,陈丹燕是不太喜欢的,因为这些改变的动力大多来源于“物质”和“商业”。陈丹燕说:“我想自己最惊奇的发现,是外滩对自己带有炫耀和暴发特点的商业性的坚持,就好像是一个人,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原以为外滩在经历沧桑变化以后,会变得有文化些,有身份认同上的自信与基本立场。但是我看到的,是今日之外滩对自己本质的回归。外滩的本质与当时的洋泾浜英语,有很密切的精神关联。我在书里写到了一些洋泾浜英语里反映出来的精神面貌,那种语言的粗鄙与功利,是我不喜欢的。我对外滩的喜爱,不是连它的缺点都爱的。但我承认它缺陷的客观存在。也许这就是它的生命力所在。”
《外滩影像与传奇》消耗了陈丹燕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她表示,自己将停顿一段时间休息一下,进行“清洗和积累”。不过她否认了从此将终止上海题材写作的说法,“上海是一个奇特的城市,故事丰富,生命力强盛,值得有人好好去写。如果我对它有更深的认识,我会再写。但如果我没有,就不再重复了。我一直感谢读者的厚爱,希望自己的工作有所回报。” 本报记者 李菁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