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阳邓州几个村落里,生活着7个风俗迥异的家族,他们对亲人的称呼比较怪异,他们流传的风俗也让人奇怪:祭灶在腊月二十四,吃红顶子馍,老人死后棺材横放,亲人还跳棺,出殡时棺材小头朝前,埋葬时下面放一块木板。他们为何如此怪异?他们从哪里来?又经历了怎样的家族曲折?
邓州神秘家族的神秘风俗
出邓州西北20多公里,有三个神秘的村落,上营、下营、张许(西营),统属于上营行政村。
很早的时候,当地人就觉得上营人比较怪:他们把爷叫做“ba(爸)”,把奶叫做“ma(马)”,把爹叫做“dia”,把妈叫做“nia”,把姑叫做“gao”,把姑奶叫做“gaobao”。大忙季节,常可以在村头听到小孩子喊:diadia啊,nia啊,俺爸和马让你们回来吃饭了!
“路过的人听了都会笑。”今年60岁的涂征,回忆起小时候的情景,那种好奇的感觉依然存在。虽然上营离他老家很近,但他弄不清楚他们的叫法为何这么特别。
涂征感到这里的人很特别:他们每年腊月二十四祭灶,不同的姓氏过的时间也不同,周姓在早上过,陈姓在中午过,蔡姓和黄姓在晚上过。而且小年当天他们吃红顶子馍——在馒头上面用红曲染糯米做成一个红顶帽子,像清朝官员的顶戴,似乎象征祖上有军功。
除了这些奇怪的风俗,他们还有一些口传的历史:他们的祖上在结婚的时候,必穿得花花绿绿,载歌载舞;祖上老人丧葬的时候,风俗更为奇特:老人死后,棺材是横着放在堂屋中,而且大头朝东,小头朝西,这与当地的竖放不同;在出殡当天的凌晨,子女们要举行跳棺活动,他们打着雨伞,背着包袱,包袱里装着冥币,在棺材上跳来跳去,一边跳一边唱着挽歌:“你放心地回去吧,回去吧,回到大海对岸,那里有日月潭,那里有阿里山。”出殡时,棺材小头朝前,大头朝后;埋葬的时候还要在棺材下面放一块木板。
小时候听到的这些,涂征后来才弄明白:“回去吧,回到大海对岸,那里有日月潭,那里有阿里山。”就是希望亲人死后回到台湾。而棺材横放,大头朝东,是为了让死者的头朝向台湾方向;跳棺时撑着伞是护卫死者的灵魂回到台湾,而背上包袱里的冥币则供死者路上用;出殡时大头朝后表示此地只是暂居之地,想的还是回到台湾;棺材下面垫块木板,是把木板当做了船,供死者的灵魂漂洋过海回到故乡。
他们祖先跟随郑成功部将作战
1981年,涂征在县对台办工作,才知道这一带的人被称为“闽营人”,“闽营人”中很可能有一些台湾的少数民族,但他们在这里隐居了300多年,怕受到当地人的歧视,都隐瞒了自己的民族,而对外只说是汉族人。
1982年,邓州市(当时称邓县)进行人口普查时,涂征偶然翻看人口登记表,却意外地发现一个人登记的民族为高山族。这个人叫陈朝虎。涂征没想到有这样的收获,就赶紧查找陈朝虎,他原来是一名医生。据陈朝虎讲,他是张村镇上营行政村下营村人,他之所以登记为高山族,是听他父亲说的,他们的祖先是来自台湾的高山族。
涂征马不停蹄地赶到下营村,找到了陈朝虎的父亲陈相亭。据陈相亭讲,他们村陈姓共200余人,先祖叫依那思罗,是台湾高山族人。高山族共分邹族、布农族等9个民族,各有各的语言,最后被统称为高山族。而依那思罗则为邹族人,是随郑成功的大将黄廷降清后来到了邓州。
这段历史在调查“闽营人”时涂征就已经熟悉:收复台湾以后的第二年,郑成功去世。康熙七年,郑氏家族发生内讧,很多将领无辜被杀。在收复台湾中立下战功的大将黄廷心灰意冷,率领10万大兵降清。在北上京城到达卢沟桥时,接到康熙圣旨,封黄廷为慕义伯,并令其自卢沟桥南下,沿途疏散士兵。
黄廷接旨后,立即挥兵南下,沿途设置“官兵里”,让他们一边农桑一边操练,以待国家征调。
黄廷一路南下,沿途分散士兵。到南阳时,把剩余人马分散到泌阳、方城、南阳等七个县。最后他带领5营亲兵5600人到达邓州后,在这里设置了5个“官兵里”,把士兵分散到48个村子里。
按照陈家人的传说,陈姓始祖依那思罗无疑就是这个时候来到上营的,但跟“闽营人”不同的是,他是来自台湾的土著居民,其后人保持着与当地人不同的习俗。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