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咬文嚼字"总结于丹差错 "庄子何其人"用词不当

2008年01月11日 11:29 来源:《咬文嚼字》 发表评论


    2007年11月26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应邀在国务院侨办多功能厅举办题为《阅读经典 感悟人生》的专题讲座,能容纳500多人的会场座无虚席。 中新社发 沈朝健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坛坛都是好酒”是《百家讲坛》的一个奇迹。一档宣讲传统历史文化知识的电视节目及相关图书,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为文化知识的普及与创新撑起了一片别样精彩的天空。它使和谐社会流动着文化气韵。

  多年来,我们致力于宣传语文规范、传播语文知识,深感文化知识的普及责任重大、过程艰苦。因此,我们视《百家讲坛》为同道、为榜样。今年应广大读者要求举办“登坛品酒”活动,意在“补天”而非“拆台”。但愿我们的努力能为这片绚丽的文化天空清除些许尘埃,让每一坛“酒”都能成为没有杂质的传世精品。

  根据读者意见选定的12位“坛主”是:于丹、王立群、孔庆东、毛佩琦、刘心武、孙丹林、孙立群、纪连海、易中天、孟宪实、隋丽娟、阎崇年。本刊将依此顺序逐月刊登“品酒报告”,每月“品评”一位“坛 主”在《百家讲坛》及相关图书中的语文差错。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百家讲坛》摆下了一桌文化盛宴,敬请各路品酒专家,及早登坛品尝,并将你的感受及时告诉我们,以不错过发稿档期。

  说说“庄子何其人”

    ◆章和生 李大新

  2007年2月18日,央视《百家讲坛》于丹教授主讲《庄子》,该讲的标题是“庄子何其人”。看到这个标题,我以为是电视台把字幕打错了。后来《于丹〈庄子〉心得》出版,书中第一讲的标题居然还是“庄子何其人”。看来,犯错的不是电视台,而是于教授本人。

  “何其”,《现代汉语词典》标注其词性为副词,意思是“多么”,例如“何其糊涂”“何其相似”就是“多么糊涂”“多么相似”。那么,“庄子何其人”就是“庄子多么人”了。这真是个可笑的说法。听说过“庄子多么脱俗”“庄子多么聪明”,可还真没听说过“庄子多么人”的。

  于教授讲《庄子》,在标题中设问“庄子是个什么人”,接下来再详细介绍,这一思路顺理成章。问题在于,“庄子何其人”根本不是“庄子是个什么人”的意思。那么,这句话该怎么说呢?正确的说法应是“庄子何许人”。“何许”为疑问代词,义为“何处”,“何许人”原指什么地方的人,后来也指什么样的人。也可不设问,不绕弯,直接介绍“庄子这个人”,径称“庄子其人”。

  总之,合适的说法很多,“庄子何其人”却是万万不可的。

  哪是“人生晚秋”

    ◆李景祥

  于丹喜欢说故事。在她的《〈庄子〉心得》第二讲中,讲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她说:“(李白)一辈子谑浪笑傲,一辈子不服权贵,到年老的时候,杜甫去看他,问他,还有什么遗憾的事。”李白说自己求仙问道不成,感到愧对葛洪葛神仙。杜甫就为他写了一首绝句《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于教授接着解释道:“李白一生奔波,到老年依然漂泊,‘秋来’指人生晚秋,但他似乎毫不介意。”于教授读懂这首杜诗了吗?有点让人生疑。

  天宝三载(744年)春夏之交,李白杜甫两位唐代伟大的诗人相遇于洛阳。那时李白44岁,杜甫33岁。当年秋季,李白、杜甫、高适三人一同漫游梁宋。第二年秋季,李杜二人又同游齐鲁,“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非常亲密。到了秋末,李白南下赴江东,杜甫西行回洛阳。上文引的《赠李白》就是同游齐鲁时杜甫赠给李白的。

  分别之后,二人春树暮云,互相思念,却终生未能再相会。李白卒于宝应元年(762年),享年62岁。杜甫卒于大历五年(770年),享年59岁。真正到了年老的时候,他们天各一方,根本就没有“到年老的时候”杜甫去看李白的事。杜甫《赠李白》诗中的“秋”是季节,是天宝四载的秋天,不是什么“人生晚秋”。仅据诗句中一个“秋”字就说那是“人生晚秋”,是“年老的时候”,恐怕是一场误会。

  “间接”误为“直接”

    ◆李荣先 汪明远

  《于丹〈论语〉心得》第五讲《交友之道》中有这么一段话:

  那个时候的人要想广视听怎么办呢?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结交一个广见博闻的好朋友,让他所读的书,让那些间接经验转化成你的直接经验。

  “让那些间接经验转化成你的直接经验”,这有点像绕口令。世间有这样的事吗?

  所谓间接经验,是从书本或别人的经验中取得的经验;所谓直接经验,是亲自从实践中取得的经验。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

  你的朋友的经验,通过读书而得来的,是间接经验;通过亲身实践而得来的,是直接经验。朋友的直接经验传达到你这里,已经是间接经验了;朋友的间接经验被你吸收,就更属于“间接之间接经验”了。这些间接经验怎么会转化成直接经验呢?

  “间接”和“直接”,在演讲时一时混淆,情有可原;但如果整理成书时,仍不加辨析,未免有急就章之嫌了。

  黑格尔说的是“正反合”

    ◆杨 光

  

  [1]  [2]  [3]  [下一页]

编辑:张哉麟】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日关注>>更多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