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第220窟复制品。
现在走进中国美术馆的观众都可以看到工人们“大兴土木”的景象:不仅美术馆内一层9个展厅到处在施工,馆门前广场上也在搭建类似门楼的建筑。这一切都是为了19日开幕的“盛世和光———敦煌艺术大展”,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称,该展览将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敦煌艺术展。展品包括复制洞窟10个、彩塑复制品11尊、壁画临本120幅、彩塑真品9尊、敦煌花砖10件以及藏经洞出土文献真迹10件。
“移植”10个敦煌洞窟
虽然个别复制的敦煌洞窟也曾在国内外展出,但是一次展出10个复制洞窟,却还是第一次。其中,复制的莫高窟第45窟(盛唐)是第一次在敦煌以外的中国内地其他地区展出。莫高窟第220窟(初唐)、榆林窟第29窟(西夏)则是第一次离开敦煌展出。而一尊复制自158窟的巨型涅槃卧佛,将安卧在中国美术馆的圆厅。此外,展品还包括敦煌石窟壁画临摹品120幅以及彩塑复制品11尊,其中《帝王图》、《张骞出使西域》、《千手千眼观音》等都是长达数米的完整的壁画临品。
樊锦诗指出,为了保护、展示和传播,敦煌研究院从1954年以来,先后组织专家完成了12个洞窟整窟的纯手工临摹复制。“这和文物原件的差别见仁见智,我只能说这些临摹不是一般的复制,而是凝结了几代文物研究者60年来的心血。”
来京文物原件,则有敦煌石窟彩塑真品9尊、藏经洞出土文献真迹10件、敦煌花砖10件。雕塑中除了常见的彩绘泥塑像,还有一尊稀有的木雕六臂观音像。而十件文献中更有八件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如一份北宋年间手书的“酒帐单”就是宋代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的遗物。
历史和当代对照展出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介绍,中国美术馆和敦煌的渊源由来已久,当年建筑大师戴念慈设计美术馆建筑时就吸收了敦煌莫高窟九层飞檐的传统造型语言,成就了这一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时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如今为了让观众更立体地体验敦煌艺术,他们投入巨资包装建筑外观,内部空间也被置换成敦煌洞窟的立方型空间。
此外,中国美术馆专门策划了两个分展,分别推出吴作人、关山月、叶浅予、靳尚谊、袁运生等几代艺术家赴敦煌写生的70余件作品,以及1944年以来常书鸿、段文杰、董希文等几代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的艺术家受到敦煌壁画启发而进行的新创作。让这些有个人色彩的再创作与历史文物相对照,显示敦煌艺术对当代文化的启示意义。
展览将于2008年1月19日至3月21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期间敦煌艺术研究院和在京的敦煌研究专家还将举办四场学术讲座。此外,中国美术馆与万事达卡国际组织合作,将向北京市小学生免费赠送6000张亲子票。美术馆还将举办若干场儿童参观、绘画活动。(记者周文翰)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