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无家传,二无师从,全凭天资聪颖后天勤奋扎实,刻苦修炼,自学而成”。从2008年的新年开始,《百家讲坛》又将多出一位与众不同的主讲人,新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馆长——马未都。他并无显赫学历,从一介“草根收藏家”直至登上《百家讲坛》,历经三十年艰苦历程。
“据我所知,这确实是第一次将文物收藏知识搬上讲坛。我的讲座不是简单地讲收藏,而是讲述中国文物的成因,因为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昨晚,我们在向马未都证实这个消息时,他这样对记者说。
据《百家讲坛》节目组介绍,与以往不同的是,马未都不再重复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而是以学者的视角,透过藏品的表象,探究其所处年代的人文和社会背景,阐述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先人,以及现在我们的生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这个名为 “马未都说收藏”的节目,并没有停留在传播知识,阐明观点的层面上,他还通过大量例证,破译文物密码,为爱好收藏的人提供他自己的真知灼见。
“这次讲座共分三个单元44讲,其中家具10讲、陶瓷24讲、杂项10讲。之所以将家具部分作为开篇,是因为家具是大家日常接触最多,也最容易听得懂的文物类别。比如我会从中国人的起居方式开始,讲述家具的形成过程。”马未都介绍说,“我国最早的先民是席地而坐,日韩至今也保持这样的习惯。但是后来我国居民的起居方式发展出了垂足而坐,才使家具有了产生和发展的空间。这样可以让观众从具体的文物,了解文物背后强大的文化背景。”此次陶瓷部分的讲座是时间最长的,这主要是因为陶瓷是目前收藏最热门的文物类别。
录制节目整整持续了近8个月,录制过程中,现场听众的反应非常好。“但是我感觉难度很大,因为台下观众文物知识水平高低不一。”马未都认为,“如果观众看完全部节目,能对中国文物和文化有相当的了解,可以被视为一个文物知识的 ‘速成班’。”“我的讲座将有别于以前的百家讲坛主讲人,文物故事只是被作为辅助手段,主要是阐明文物知识。”
记者黄涛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