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本月17日,北京市二中院终审判决:宋庄画家李玉兰购买农民宅基地房屋不合法,90天内腾房。尽管法院给判决留了个“可就赔偿问题另行主张”的“活口儿”,但是拿到判决书的李玉兰和丈夫谭小勋还是隐约地感觉到,离开宋庄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问题随之而来:宋庄画家会不会陆续离开?画家村的未来将如何?
“有人走其他人会跟着走”
“画家村得以发展的原因在于众多艺术家的聚集,如果有些人因宁静生活被破坏而伤心离去,那么其他艺术家内心也会产生失落感,势必会寻找更适合发展的宁静空间。”画家王立则说。
王立则是画家村第一个遭遇官司的画家。2003年初,已经50多岁的王立则从西安某高校退休,怀着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来到北京宋庄。当年,他以6.6万元的价格买下一处农民房。
4年来,王立则早把宋庄当成自己的家。他和这里的农民相处也十分愉快。“很多村民都称呼我王老师,喜欢画画的都来找我学。附近一处面粉厂的老板学了一年,作品都能在画家村展览中露脸了。”
在王立则的印象中,宋庄的发展、农民的致富,无一能与画家们的劳作分得开。“小堡村村民去年年收入的50%以上直接来源于文化产业。村里有的孩子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下还考上了艺校。”他想不通,农民为什么在得到好处后,又背信弃义,来收画家的房?
王立则的想法是,一个画家的离开,势必会带动众多画家的情绪,加速画家村的没落。
“海淀艺术园找我好几次”
杨大味在宋庄有个幸福的家。宁静的院落、贤惠的妻子、漂亮的女儿、聪明的儿子……这一切都让杨大味曾经对生活充满了感激。上世纪90年代初,杨大味从圆明园艺术区搬出后,便马不停蹄地进入了搬家状态。他先后在德胜门、清河、西三旗、龙潭西里等地寄居。最终在朋友的指点下,来到了宋庄。
“一群无处落脚的艺术游子遇到一群腰包同样干瘪的农民,怀着两种完全不同梦想的我们各取所需。”杨大味这样形容当初的状态。
杨大味至今不明白为什么农民可以在城里购房、工作、生活,但是画家却不能改变一种生活状态。“我总是这么热爱生活,但是生活却不够爱我。就像如今的宋庄。”今年年初,因为诉讼,杨大味成为画家村第4个被起诉的画家。
杨大味告诉记者,今年海淀区要成立一个艺术园区,要他们搬过去。已经同他说了好几次。“艺术家们不是没有选择。之所以至今还没人离开宋庄,是因为宋庄凝聚了我们太多的坚持,每个人都会对这种坚持抱有依恋。”晨报记者 邹乐文并摄
13位画家一年没出新作
北京宋庄位于通州区城东六七公里处,夹在两条河中间。一条是潮白河,一条是运河。
从1994年多名画家入住宋庄到现在,画家村已经聚集了国内外近1800名艺术家,成为中国最大、国内外知名的画家聚居地,并于2006年被规划为北京市十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正是宋庄艺术的发展,带动了这里房价地价的飙升,起初主动卖房的农民们开始要求赎回当初“贱卖”的房子。
2006年10月10日,农民的一纸诉状,打破了这个村庄的宁静。油画家王立则被所购农家院原房主告上法庭,成为画家村第一个因购买农民房而走上法庭的画家。此后,画家村里13名购买农民房的画家相继被告上法庭。
仅仅一年中,画家村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原本享受宁静创作的画家们不知所措。“这一年中,遭遇官司的13位画家几乎没有一幅作品问世,大家每天都忙于‘恶补’法律知识。”王立则无奈地告诉记者。
艺术家集资反诉卖房人
本月17日,画家李玉兰买房纠纷案等来了北京市二中院的终审宣判。法院强调画家李玉兰购买农民宅基地房屋的不合法性,判决李玉兰90天内腾房。不过法院也为案件打开了一条豁口,法院称“合同无效农民应负主要责任,李玉兰可就赔偿问题另行主张。”
作为所有宋庄买房艺术家诉讼案中最早做出终审判决的当事人,李玉兰的命运,牵动着画家村每位画家的心。画家们担心,案件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其他被诉者也将面临同样的结果。
本月19日,记者赶去画家村采访时,那里聚集了大批记者。宋庄艺术促进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宋庄艺术家有1800人,其中300人买下了农民的房子,1500人至今租房居住。如果事态继续发展下去,不仅300人要受到影响,1500人的安静生活也势必被打破。如果300人陆续离开宋庄,那安全感被破坏的1500人,也会从宋庄流离。”
本月21日,宋庄买房艺术家再次召开了集体会议,集资支持李玉兰反诉卖房人。据悉,李玉兰将在本周内另行向法庭提交诉讼起诉卖房人。
“我们不在老房子住了”
本月19日,记者来到宋庄见到李玉兰时,她和丈夫已经借住到了朋友租下的一间画室里。头发有些零乱、未施任何粉黛的李玉兰望着记者说,自从遭遇官司后,自己的生活就变得一团糟,完全没了样子。
“半个月前,我们就不在老房子住了,听说已经有画家挨了农民的打,我们想给刚一岁的孩子找个宁静场所。”李玉兰说。
李玉兰原本的房子位于宋庄辛店村。在她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那栋据说已经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推开两扇红色大门,一处不乏错落有致的院落散发着宁静的味道展现在记者的面前。近百平方米的庭院内有一处已经干涸的池塘,一棵差不多掉光了叶子的柳树,还有很多杂草丛生。
记者发现,李玉兰的房间内陈列已经不多,一张画桌因为长时间不用落满了灰尘,但是屋子墙壁上的几幅画依旧可以清晰地判断出主人此前的身份。
“离开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2002年,李玉兰变卖了老家廊坊的唯一一处房产,来到宋庄寻梦。虽然已经不年轻了,但是李玉兰是个热爱生活,有追求的人,骨子里的画家梦,让她很快便在宋庄找到了感觉。
2002年7月,她以4.5万的价格买下了农民马海涛的房子。房子位于宋庄辛店村,已经几年未住人。大块的墙皮从屋顶脱落。李玉兰形容当时的房子就像“鬼屋”。尽管如此,李玉兰还是倾注全部家产买了下来。原因是她很喜欢房子的感觉,房前整齐地砌了一大排青石板。“村民说那是一栋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
李玉兰说,签订买房协议的时候,房子的主人马海涛还特意找来了村委会的人出面当证人,并且承诺以后无论房子怎么涨价,都不反悔。但是房子买了5年后,马海涛却大变了样。2007年初,李玉兰被马海涛告上法庭。7月17日,李玉兰拿到了终审判决。
在李玉兰夫妇看来,离开宋庄的日子似乎越来越近了。
李玉兰的妹妹这些天一直在帮忙留意通州、燕郊的房子,看哪里有便宜能够接受的价格。“离不离开宋庄,到时候要看经济实力。等另行起诉之后再说吧。”李玉兰说。
【记者手记】
10年之后宋庄什么样
采访结束,离开宋庄,已经是晚上7点左右了。与白天的喧哗相比,宋庄的夜晚在夜幕笼罩下,显得格外寂静。只有时不时的狗叫声回荡在夜空,仿佛在坚持着维护主人的威严,告诉来访者:这里不是一般的村庄。
一段时间以来,宋庄画家与农民的房屋纠纷案,在国土资源部重申“城镇居民不能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敏感。
是不是要告别宋庄?这对于每一个画家来说,都是个极具感情色彩的问题。
画家杨大味告诉我,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刚来宋庄的时候,艺术家们最高兴的事就是有人卖了作品,大家聚在一起庆祝吃饭。那个时候小堡村连个饭店都没有,只好挤在家里做。吃饭的时候,大家会闲聊很多话题。其中包括众人凑钱为马路装路灯……
10年发展成就了宋庄的现在,不知道,又一个10年之后,宋庄会是什么样? (记者 邹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