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海关日前在一批将出口至美国的木家具中,查获禁止、限制出境的清末民国时期文物20件。至此,今年以来宁波海关已查获文物走私案件8起,截获国家禁止、限制出境文物达272件。据介绍,近年来我国海关连续查获文物非法出境案件,从这些案件来看,文物走私正呈现一些特点:由以前的个人携带少量文物发展到大批量多品种走私;走私者成分日趋复杂;走私流向主要是韩、日、美、英等国。
此前,天津海关也连续查获两起夹藏走私禁止出境文物案,查获明清时期文物39件,其中在一批出口韩国的瓷器中查获19件禁止出境文物,在一名西班牙游客申报出口分运行李中,查获明代彩绘陶狮子等20件禁止出境文物。
在上海,2004年以来海关共查获古生物化石走私案件12宗,查扣各类走私古生物化石193件,其中二级古生物化石18件,其他禁止出境古生物化石175件。
近年来随着“中国热”的升温,中国也成了世界文物贩子觊觎的“原料市场”,高额利润使得很多不法分子铤而走险。浙江某家具公司总经理曾私下告诉过记者,文物行业的“出口利润率”很高,“在国内收购成本价为1万人民币的古旧家具,卖到国外就是1万美元左右。”
据介绍,目前我国的走私文物主要来源于三个途径:从古遗址墓葬盗掘、从古玩市场购买、从文物拍卖市场购得。而盗掘和文物“黑市”是最直接的源头。
文物走私的新动向值得警惕:以前大多为个人携带少量文物出境,目前发展到国内部分从事古旧家具生意的贸易公司,通过民间旧货市场非法收购文物后,稍加改装或原封不动地通过集装箱夹藏,以及通过邮递快件渠道进行大批量走私。
走私者的成分日趋复杂。如今,在一些大中城市,民间旧货市场普遍存在超范围经营现象,不少打着“古玩”旗号的店铺私下进行非法文物交易,一些识货而狡猾的走私分子从中廉价收购文物,采取伪装、隐蔽等手法,将有价值的文物走私至国外。据介绍,这些文物的主要流向是韩、日、美、英等国。
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文物走私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必须由海关、公安、边防、工商及文物管理等部门齐抓共管。此外还离不开国际合作。近年来,我国打击文物走私已经有了良好的国际合作基础。比如,我国政府曾利用法律武器追回海外流失文物3000件,创立了向文物占有国追索本国文物的成功典范。
这位负责人表示,中国海关已将打击文物走私作为当前反走私斗争的主要任务之一,目前已在天津、宁波等敏感口岸配备了先进的监测仪器,增加了专业的检测人员,“海关准备充分运用风险分析布控平台,坚决将这股‘浊流’打下去。”(记者杜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