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掘的湘潭县杨嘉桥镇蛟托村墓庐山古墓群104号墓,是考古人员在我省境内首次发现的战国圆形墓葬。墓主人是何身份,为何采用这样的墓葬形式,给考古人员留下了千古之谜。
墓庐山104号战国中晚期墓葬整体呈上小下大的圆形构造,上口直径1.6米,底部直径2米,残高1.2米,原墓穴深度应在3米左右。该墓与附近其他战国墓有着明显不同:其他墓葬均为长方形的竖穴土坑墓,夯筑层十分明显,而104号战国墓却是圆形土坑墓,无夯筑痕迹;与其他墓葬相比,104号战国墓出土的器物很少,仅有一个陶罐和一个陶钵。
战国圆形墓葬在我省属首次发现。该墓为何与其他同时期墓葬有如此大的区别,综合墓葬发掘中的种种情况,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胡建军提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受中原楚文化影响战国中晚期,湖南已被楚国统制,大量楚人南迁,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思想,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阴阳、术数和五行,中原文化和原始宗教信仰在湖南得到广泛传播。楚人认为天地、四季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这些思想在屈原《楚辞》中能找到注脚。胡建军因此猜测,墓主是受楚人天地方圆思想的影响而采用一种特殊的墓葬形式。
猜想二:墓主患传染病死亡墓主可能患上了某种恶性传染病,族人为了避免传染,挖了一个圆形深坑将其安置,每天用绳索、陶罐和陶钵将食物和饮水吊至深坑中,以维持其生命。墓主死后,族人匆匆将土坑掩埋。胡建军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大,在此前汉代古墓发掘中曾有过类似状况和记载,但要揭开这一千古之谜,还须进一步考证。(记者 李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