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等作品风靡内地,翻译家林少华的名字也广为人知。林少华在28日的《中华读书报》撰文《林译村上:“0”分?!》,反驳日本东京大学中文部教授藤井省三对自己译文的批评。日本文学研究专家、翻译家叶渭渠表示,这是由于双方所持的翻译理论不同造成的。
藤井省三:林少华的翻译“浓妆艳抹”
青岛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林少华是日本文学翻译专家,译有三十多部村上春树的作品。林少华称,藤井省三教授所著《村上春树心目中的中国》一书,今年7月25日由朝日新闻社公开出版。藤井省三在这本书的最后一章探讨了村上春树中译本的翻译问题。藤井省三认为,村上作品用的是“口语体”,惟有最大限度传达这一文体或风格的翻译才是“良质”翻译,而林译本用的却是“文语体、书面语体”。作为例子,藤井还引了《挪威的森林》中的一段译文,把林少华的翻译和叶惠译的香港版、赖明珠译的台湾版进行了对比,认为林译“浓妆艳抹”。
此外,藤井还引用林少华自己说过“汉语(大概)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一”,同时将“日文式翻译腔”称为“和臭”,暗示中国文化对于日本文化的“优势”,指林少华有汉语民族主义。
林少华:将意境翻译出来才是更大的忠实
林少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所谓“打0分”是自己在反驳文章中打的一个形象化比喻,并非藤井给自己打了0分。针对藤井的批评,林少华表示,“文学翻译不存在直译,我很欣赏钱钟书先生的‘化境’之说。翻译不是一字一句的对换,而是意境与总体的对应,要大而化之,译文读出来不要像翻译体。这种翻译在审美境界和作品意蕴上是更大的忠实。”
林少华说,自己以前是说过中文有独特的感染力,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远没有到“汉语民族主义”的地步。
林少华还说,藤井所推崇的赖明珠译的台湾版,带有很明显的日文行文痕迹,有些词直接就用上了,这可能更容易为藤井所接受。他还透露,村上春树对于别人翻译自己的著作比较宽容,有一本书的英译本删掉了一些章节,村上春树也没有计较。
叶渭渠:翻译是再创造,不是“你创造”
曾翻译过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作品的著名翻译家叶渭渠表示,藤井和林少华之间的争执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翻译理论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翻译是一种再创造,要追求“信、达、雅”,但是,这种再创造只是在原文的基础上追求“信”,然后再追求“达、雅”,三者之间要保持平衡。“‘再创造’不是‘你创造’。”
叶渭渠表示自己也遭遇过类似的经历,他翻译的川端康成著作,曾被一些人批评为“糟蹋了川端康成”。但是,台湾的出版机构来挑选译本时,还是选了自己的本子。“对待学术批评要有平常心,火气不要太大,要相信读者的眼光。”叶渭渠说。(记者张弘)
译本比较
《挪威的森林》中的段落:
林少华译内地版:玲子……缓缓弹起巴赫的赋格曲。细微之处她刻意求工,或悠扬婉转,或神采飞扬,或一掷千钧,或愁肠百结。
叶惠译香港版:玲子……慢慢弹起巴哈的赋格曲来。细腻的部分故意慢慢弹、或快快弹、或粗野地弹、或感伤地弹……
赖明珠译台湾版:玲子姐……慢慢地弹起巴哈的赋格曲。细微的地方刻意或慢慢地弹、或快速地弹、或尽情挥洒地弹、或敏感用情地弹……
藤井省三点评:确如赖明珠所称,赖译“不化妆,保留本来面目”。较之林译自不待言,即使同叶译相比,也可以说几近完美。比之赖译和叶译,不可否认,林译的“审美忠实”反而显得浓妆艳抹(厚化粧)。
网友发言:在天涯网的闲闲书话中,署名为李思行的网友认为,“三种译法,高下立判,林译最佳。”网友thisyear称,“林译版是比较喜欢和对味儿的。”网友孙仲旭认为,“成语用得多,多少有点陈词滥调的感觉,我相信村上如果用中文写作,是不会这样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