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成名以后可谓苦乐参半。昨天,他的著作《帝国的终结》简体字本在上海举行了首发仪式。不单诸多同行在席间调侃易中天,就连与之相交29年的老同学、同济大学陈家琪教授,谈起易中天的成名,竟也冒出一句“名气太大、地位太高的人,我们敬而远之”。这似乎宣告了声誉日隆的易中天已在朋友圈中“无奈淡出”。
《帝国的终结》在上海举行首发仪式,遍邀了沪上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复旦教授骆玉明、汪涌豪、张新颖、林尚立,同济教授陈家琪、孙周兴,上大教授朱学勤、王光东,上师大教授萧功秦,华师大出版社社长朱杰人悉数与会。
相对于研讨著作《帝国的终结》,与会学者们对“易中天现象”本身显然更感兴趣。骆玉明教授一开场便调侃自己“本来也有成名机会,就是因为长得没有易中天好看,所以临阵怯场”,并追问易中天的成名“是出于偶然还是必然,有无深入用心”。孙周兴教授直言“从未看过易中天一个字”。朱杰人社长则称,是读过了《帝国的终结》以后才发现“易中天的书并不是想象的那样”。最令易中天难受的,恐怕还是与之相交了29年的老同学、同济大学陈家琪教授的那番话———“名气太大、地位太高的人,我们敬而远之”。
同学“吹捧”语中带酸
陈家琪与易中天同为武汉大学恢复研究生入学考试后招收的首届研究生之一。“当时我们都已经三十多岁了,同住在一栋破楼,常常串门交友一番乱谈。”易中天当时给陈家琪留下的印象是“反应特别快”,“别人刚和他说过的话,他马上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复述出来。”
陈家琪对易中天上电视的功夫表示钦佩,“两个巨大的探照灯照着你,你还能坦然自若,实在是很不容易的。”但陈家琪也表示,朋友们对圈子里突然出现了易中天这样被神化的人都不太习惯,“曾有人评价,厦门大学近百年历史上唯有两人能留下自己的名字,一个是鲁迅,另一个就是易中天。我还听人说,易中天现在出门必戴墨镜。甚至还有人说,易中天都已经有保镖了。”
易中天自称“就是俗”
面对朋友们如此调侃,易中天直言“感觉很不好”,因为成名后的他并非有意冷落朋友。这样的结果令他颇为无奈,“这不是我所能选择的,更不是我所预谋的。”他表示,成名于《百家讲坛》纯属“瞎猫碰到死耗子”,只不过这耗子大了一些,有老虎那么大。“当初刚说要上‘百家’的时候,我觉得无非就是换个地方讲课而已。我们这些人,讲课谁还不会啊?我还特地去看了一下电视,不就是个其貌不扬的老头站在那儿说嘛?等我自己真上了,才知道想得太简单。后来,我是被他们‘修理’过一回才给修好了。”
对于有人批评他讲史的方式趋于媚俗,易中天昨给予有力的回击,“那个俗我还用媚?我是本来就俗!自打会说话起,我可就是这么说的。”此外,易中天还透露,今年年底要在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个人文集的首卷《高高的树上》,至于新的创作,暂无计划。(记者 干琛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