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先生1950年以来的惟一一篇小说,尘封35年后面世。该作被收入在湖南吉首大学刘一友教授的《文星街大哥》一书中,近日由漓江出版社出版。该书由于是写黄永玉“家里事情的小说”,书封、插图由黄永玉亲自绘画并作序。
刘一友教授作为湘西奇才黄永玉上世纪20年代的老街坊,在这本书中用朴素亲切的文字,细数黄永玉的雄强尚义,重情爱美,他的幽默通达,吐纳百家,他的人文情怀,勤奋努力,蜚声海内外。湘西凤凰城“文星街大哥”黄永玉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几十年的人生追求和艺术追求——一个上下而求索的探索者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缘于这是“写我家里事情的小说”,(黄永玉句)黄永玉先生把表叔沈从文打算创作的有关外公(黄永玉曾祖父)一家长篇传奇所做的楔子共计8000多字,放在本书特辑中首次发表——1969年11月,沈从文在3年多里被抄家8次,作过60多次检讨和交待后,被下放到湖北咸宁双溪区五七干校“改造思想”。“远辞京国,移居咸宁,索居寂处……亲故远离,相见无由”(沈从文句)就是他的真实生活写照。他写了数以百计的书信寄托对亲人的思念。1971年6月上旬,时在1584部队二中队一连二排五班劳动的黄永玉收到了沈从文的一封长信——这就是用蝇头小楷写就的小说楔子《来的是谁?》。
关于这篇小说的起因以及内容,黄永玉是这样说的,“老人在离开北京赴湖北前,曾有过一次易水之别的壮举,把他所有的有限存款分给了他的晚辈,我家也得到一份,也即是自认为此去一别,大有驾鹤之意(这个‘意’不太文学)。后来的局势运转、气候幻化,老人在时空上似乎有了点偶悟,孤寂的身心在情感上不免在回忆中求得慰藉,那最深邃的,从未发掘过的儿时的宝藏油然浮出水面,这东西既大有可写,且不犯言涉,所以一口气写了八千多字。”
为破译这小说产生的根源,刘一友教授对沈从文与自己外公一家几代亲情演绎的轨迹作出了追索和描述,分析了沈从文在双溪乡下的处境和心境,从而作出了这是沈从文在极度孤寂中谱出的一曲活泼而又深沉的思亲奏鸣的推论。“……虽然它属于一个长篇的楔子,但毕竟是一篇故事有头有尾,人物有来有去,情节一波三折,心理描写和场景描写细致入微的完整篇章。同时,在行文中,沈从文所特有的那种含蓄的幽默和温婉的有礼令人莞尔。”(记者 赵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