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夜,在无数家庭团圆之时,有一条新闻读来倍感温馨:国家大剧院首场试演,首批观众不是领导、名流,而是大剧院的建设者、来京务工人员和剧院所在地的拆迁居民。他们感叹:这是生平第一次走进如此高雅的大剧院。
这不由得让人们生出诸多感慨。
近年来,不少地方大兴大剧院建设之风,投资额都颇为壮观,北京国家大剧院投资30多亿元,重庆大剧院投资额为15亿元,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投资11.4亿元,广州歌剧院和武汉琴台大剧院的投资也都在10亿元左右——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之后,更加注重文化设施建设,这一点无可厚非。但人们不无担心,这么高的投资额,建成之后的享受者会是谁?大剧院会不会设成高门槛?
如果以投入产出计算,这些大剧院的门票价格一定贵得可怕。有人给国家大剧院算过一笔账,以30多亿元的投资、5463个座位计,平均每个座位的造价就是60万元左右,平均每张票价在1000元以上才有望实现投入产出平衡,所以预言,进场的人不可能是普通劳动者。
当然,这只是市场方式的计算,而忽略了大剧院理应提供的公益效用。有一点至关重要,国家大剧院的投资来自国家,属于公共建筑,本就不应单纯以营利为目的,它还承担着向大众提供文化精神产品等公共服务的功能。这意味着,在设计大剧院的门槛时,应该更多考虑公共和公益的效应,不能完全走市场化道路。
如何既考虑公众的利益,又兼顾文化场所的利益,是文化建设过程的一个普遍难题。但也不是没有解决之道。近年来,不少大剧院就实行了多种惠民措施,包括周末公益专场、特价票、学生票等。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坚持演出季最低票价为30元,即使是BBC、德累斯顿这样的世界著名乐团,200元的票也能买到,每场演出还设学生五折票。每周上演的、以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为品牌的公益普及演出系列“东方雅韵”票价,最低仅为50元。
表面上看,公益化的低价票演出,会损失一些现时利益,但是,它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却不可估量——让更多的演出团体有了展现的机会,让更多的普通人有了艺术熏陶的机会,更多的人因为有了艺术的修养而更加举止文明,对社会而言,这是花钱都买不来的,也是纯经济学计算所容易忽略的。
令人欣喜的是,国家大剧院充分考虑了公共与公益的因素,提出了控制票价、让老百姓实现走得进大剧院的设想,不仅要“阳春白雪”,也要观众接受度,不让票价成为观众走进剧院的“屏障”。首场试演邀请普通劳动者和居民观看就是一个例证,初步体现了它所提出的“人民性、艺术性和国际性”的宗旨。
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国家大剧院不会只是一个看得见够不着的标志,而将是广大人民都能够享用的艺术殿堂。
我们期待着……(谢卫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