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5日,坐落在中国首都中心位置的国家大剧院,迎来了落成后的首场演出。
炫目的外观,高科技的设计,巨大的容纳力,精彩的节目……一切都值得关注。而同样值得关注的,是这个标志性的文化场馆的背后所展示的更多的信息——古老而又开放的中国文化崛起的广阔背景,中国用文化塑造迷人多彩形象的宏大气魄,以及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激荡人心的风貌。
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2006年6月,德国世界杯开幕式。中国年轻的钢琴家郎朗,为全世界超过30亿的观众诠释了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被盛赞“从这位中国男孩的身上听到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
时光倒转近半个世纪,也曾有一位中国少女感到过类似的冲击。新中国国庆十周年时,十几岁的陈爱莲看到了乌兰诺娃与苏联莫斯科大剧院的来华演出。多年之后,成为舞蹈家的她仍清楚地记得舞蹈带给她的震撼:“艺术是能征服人心的,我真切地体会到前苏联的强大。从那时起,我认定了一个国家有一种比坦克、大炮更重要的力量。”
无数的像陈爱莲一样的中国文化人心中都激荡着这样的“祖国昌盛,民族复兴”的梦。那么,它的标志到底是什么呢?
2006年11月10日,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语重心长地说了这样一席话:“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文化如水,看似柔弱,实质坚强。文化,承载了推动国家进步的厚望。
上海社科院学者花建在著作中如此论述:“当1000年开始时,强盛的标志是对土地和人口等资源的占有。当1900年开始的时候,强盛实力的标志是对技术和能源、资源的占有。当历史跨入20世纪的最后20年,人们把强盛实力的标志转向包括政治、科学、文化和国民素质在内的综合国力。”
陈爱莲所意识到的“重要的力量”,被美国哈佛大学学者约瑟夫·奈称之为“国家软实力”——其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相对应,都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29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提升了国家的“硬实力”,更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从改革开放之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到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再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国家软实力建设,其重要性愈渐凸显。
发展和繁荣文化事业,是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回应,亦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铸就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保证。这一点,日渐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贾磊磊深切地感到了这种厚望。在他主持的《中国文化发展战略》课题研究组中,文化发展被提到了“战略”的高度。他说:“我们的课题组改变了以往那种按照一般文化理念对现实问题进行梳理与描述的思路,从国家文化发展的高度切入问题,课题研究的内容包括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政策与策略、文化核心价值观承传与重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国家文化安全、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构等诸多重要的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
作为一个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回首中国的文化之路,充满辉煌。在这片广阔神奇的土地上,勤劳智慧的人民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在改造山河、追求幸福的不懈奋斗中,创造了饱蕴中华民族思想精髓和价值追求的灿烂文化。从儒家文明到唐诗宋词,从五四运动时期兴起的新文化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千年起点从头越。在21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文化被放在重要位置,并被赋予崇高的使命——这是一种新的文化自觉。提升国家软实力,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以人为本
“露天电影?整个大院的人围着一台黑白电视机,还只有一个节目?”正在北京图书大厦选购图书的中学生张超怎么也无法想象父母那一代的文化生活。的确,面前是琳琅满目的图书音像产品,走出大厦1000米开外,国家大剧院、国家博物馆比邻而立,此情此景之中,张超的惊讶并不令人意外。
改革开放初期被外国友人描述为“大城市的夜晚如同乡村”的“寂静的中国”,如今变成了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文化中国。
享受到文化繁荣和发展的成果,当然不仅仅是城市。在广大的农村,从广播电视“村村通”,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从电影放映队到电视进万家、农家书屋,农民的文化生活选择也日益多样。
数字是枯燥的,但最能说明问题:2006年我国生产电视剧500部13872集,生产动画片8.4万分钟,出版图书23.39万种,舞台演出推出近3000部新剧目。到2006年底,全国83.2%的县有了公共图书馆,97.1%的县有了文化馆,97.5%的乡有了文化站,中国广播电视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电子传媒,我国已有1.62亿网民,居世界第二位。
换一个更直接的说法:过去5年,是国家公共文化投入最多的5年,是文化产业发展最快的5年,是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改善最显著的5年。
而在数字的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丰富的文化产品、蓬勃的文化事业所体现的国民精神。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说:“文化从何而来?由人化文;文化是做什么的?以文化人。了解当代中国文化,就是了解当代的中国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中,文化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这段话随着话剧《立秋》的风靡而为人熟知,在这部反映晋商命运的话剧背后,其实是对民族精神的深沉思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电视剧《长征》、《恰同学少年》和电影《周恩来》,再现了中华民族的精英在危难时期的坚毅与勇敢。如果想看当代中国百姓的生活,那么,在话剧《北街南院》、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你能感到老百姓脚踏实地的生活态度和锲而不舍的乐观主义精神。至于传唱大江南北的歌曲《春天的故事》、《青藏高原》、《常回家看看》、《吉祥三宝》,更是感受今天中国人民生活与面貌的直接载体……
正是从这个向度上,著名作家王蒙说:“我们的文化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作为生活方式、理念、智慧与经验积累的文化,它的首要意义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给人们带来幸福、进步、有序与发展的空间,给民族与国家带来凝聚力与魅力,个性与形象,自豪与满意感。只有在满足个人与群体的需要上是有效的,才能成为软实力。”
同样,也是在这个向度上,我们才最能够深入理解执政党所倡导的建设和谐文化的深刻意义。中华文明素来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尊严、价值和幸福,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充分实现。和谐文化是中华传统价值与当今人类普遍精神追求相结合的产物,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融合的体现。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正是和谐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站在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门槛上,中国文化在做出自己的判断与努力。
有时候表现为回首历史,保护传统。从“文化遗产日”的设立到中国拥有35项世界遗产项目,以“申遗”为契机,人们更加正视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由国家确定‘文化遗产日’更为重要,它显示了当代中国对自己文明的认识高度,表现了一个民族文明的自觉。”长期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作家冯骥才评价说。
有时候表现为展望未来,大胆创新。一部电影《泰坦尼克号》,能够创造数十亿美元的产值!这样的发现曾给国人带来了震动:文化不仅是精神意义上的财富,亦是经济增长点。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产业积极发展,“创意”经济方兴未艾……创新,使当代中华文化迸发出崭新的活力。
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这个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制定的第一个专门部署文化建设的规划纲要,为我国文化建设描绘了一幅壮美蓝图。
古老、多彩、现代,发展、开放、和谐,中国向世界呈现文化品格
“古老的中国,多彩的中国,现代的中国”。2003年金秋,在法国开幕的“中国文化年”打出了这样的三大主题。
古老,多彩,现代。三个闪光的词汇,恰好可以形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所散发的魅力。如法国总统希拉克在贺信中所说:“从凝重的青铜古器、精致的宋代绘画到激情洋溢的当代艺术,从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到上海街头的时尚装束,前来与我们相会的既是今日的中国,也是永恒的中国。”
近一年时间、几百项活动,法国“中国文化年”只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小小的步伐。2005年10月,在美国的最高艺术殿堂——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中国文化轮番亮相,以至于美国一家报纸惊呼:“中国在普多瓦河畔发起了文化革命。”在荷兰、在澳大利亚、在俄罗斯、在德国……中国文化节此起彼伏。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与面孔。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令人瞩目,外界了解中国的愿望也日益强烈和迫切。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形象仿佛始终脱离不开长城、兵马俑、戏曲等符号谱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曾经振聋发聩地提出了“文化赤字”的说法:和中国对外贸易“出超”相比,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则是严重的“入超”。他说,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文化发源地,只出口电视机,不出口电视机播放的内容,也就无法出口中国的思想观念,中国自然就成了“硬件加工厂”。他说:“民族的振兴,始于文化的复兴。只有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定的份额,才能成为文化强国。”
美国在这方面遥遥领先:好莱坞《拯救大兵瑞恩》、《阿甘正传》等电影,不仅赚得盆盈钵满,更传递了平等、奋进的“美国梦”。而我们的邻国韩国,亦携“韩流”而来,成功塑造了乐观平和、坚忍不拔、讲求伦理道德的国家形象。
是该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魅力,呈现中国文化品格,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时候了!
如今,不仅是各种“中国文化年”活动担当了这样的使命,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浪潮,也在发掘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也在表达着中国富强、发展、进步的历史趋势,也在为世界塑造真实而坚强的中华民族形象。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启动了声势浩大的全球巡回演出;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在美国演出,使昆曲这个古老的中国文化符号以崭新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舞剧《风中少林》出征美国,创造800万美元收入的同时,更展示了中国人对生命、自然的心灵体悟,展示了自由、自强的“中国功夫”。电影《一个也不能少》、《霸王别姬》、《卧虎藏龙》、《英雄》等在世界各地获得了相当的票房和口碑。
与此同时,“汉语热”在全球升温,海外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4000万,中国政府与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合作开设的“孔子学院”,已达170多所。
中国积极参与公共文化事务,为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表现着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文化态度和担当意识。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起草国之一,中国派代表团参加了两个公约的历次谈判。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即将于2008年在中国北京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选择了这样的主题口号。这个口号,也可以用来形容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共生共荣。如何在国际社会中发扬光大本民族的文化,并在全球性的文化交流、碰撞、竞争中谋求发展、自强不息,中国,正在做出自己的回答。 (记者 付小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