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26日电 香港《文汇报》报道,位于北京人民大会堂西侧的中国国家大剧院25日正式拉开试演出序幕,红色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成为最先登台亮相的节目。设计师保罗·安德鲁专程赴京,称国家大剧院为他一生最骄傲的作品。
25日正逢中国传统节日中秋。长安街畔一池盈盈碧水、宛如开启帷幕的剔透壳体、穿过超白玻璃即可透视的辉煌内景。能容纳两千多名观众的国家大剧院中的歌剧院被选为首演场所,首场演出的剧目是来自中央芭蕾舞团的《红色娘子军》。
首批观看国家大剧院演出、并体验剧院浓厚艺术氛围及国际化一流水准设施的的2,000多名幸运观众是大剧院的建设者、来京务工者、曾在这里居住的搬迁居民以及部分媒体记者。
报道称,昨晚上演的芭蕾舞剧动用了大剧院专用的芭蕾舞台,其特殊材质及结构大大增强了地板的弹性,同时避免了普通升降舞台接口处的缝隙,让舞者在舞台的任何位置都能体会到同样的脚感和同样的弹性,并且更加保证了舞者的安全与演出的完美进行。此外,通过建筑师和声学专家的创新设计,歌剧院墙面上的弧形金属网使得剧场做到了建筑声学和剧场美学的完美结合,1.6秒的混响时间实现了观众在观看芭蕾舞剧时听觉与视觉上的紧密结合。当晚精彩的演出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造型不是“天外怪物”
专程赴京的设计师保罗·安德鲁则称国家大剧院为他一生最骄傲的作品,无论从意义还是价值考量,都是绝对的“TOP 1”!曾主持设计戴高乐机场、巴黎新凯旋门等旷世名作的安德鲁,今晚在接受本报访问时毫不掩饰对国家大剧院的偏爱。他坦然响应了此前外界对于国家大剧院的种种质疑。首先,对于造型前卫、充满未来感的大剧院外观被指与四周建筑群风格不符,他说,风格相符并不等于趋同,大剧院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与周边的和谐:高度不超越、形体简化修饰,像一座柔和的圆形小山盘旋于地平面之上,只会把旁边人民大会堂的美显出来,又不压抑其光辉。
压缩成本 便于维护
“大剧院绝对不是‘天外怪物’。现在从北海的白塔向这边看过来,中南海的水面、绿树和大剧院周边的水域、草地、绿茵连成一体,非常美丽,非常协调。”安德鲁说,一个时代要有一个时代的建筑,如果城市永远按过去的样子故步自封,就看不到前途了。长安街周边的建筑,像天安门建于几百年前,大会堂、毛泽东纪念馆于几十年前,国家大剧院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要做到完全一致肯定不可能。
对于国家大剧院建设耗资巨大、运营费用高昂的传闻,安德鲁认为,任何一项大工程,其建设、维护、清洁的成本都是一个大课题,大剧院的支出绝对不高于他设计的其它建筑。“事实上,我们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压缩成本、便于维护的原则。”他说,比如玻璃表面经过纳米处理,钛保持其未处理的状态,以使它们不易沾染灰尘,更易保养。
安德鲁最后说,作为一个建筑师,每个作品都是他的孩子,尽管孕育孩子的过程很辛苦,看到孩子出生成人,则感觉所有的辛苦都“绝对值得”! (祝莉、王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