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衡阳9月13日电 (魏恒)坡陡弯急,在“摇晃”过好多个“S”形后,载着网络媒体采访团的中巴车停在衡山香炉峰下,南岳忠烈祠到了。
松柏掩映下的忠烈祠显得格外庄严肃穆。这是中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也是国民政府在大陆唯一一处纪念抗战烈士建造的大型陵园,一九九六年被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迈入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颗直指蓝天的“炮弹”,这便是风格独特的“七七”纪念碑。碑后是原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题写的《“七七”纪念铭文》:寇犯卢沟,大波轩然,捐躯卫国,忠勇将士,正气浩然,彪炳青史,汉族复兴,永湔国耻。
一九三八年,在国共两党召开的“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上,许多将领提到阵亡官兵多“暴尸战场,不能掩埋”时,无不伤心敛容,遂决定修建烈士公墓。一九四三年,南岳忠烈祠落成,张自忠、郝梦麟等三十八名将领成为第一批入祠的革命烈士。
烈字为何少一点
站在纪念碑旁向上看去,山坡两侧石磴之间的绿草如茵,地上用大理石片镶嵌了“民族忠烈千古”六个非常醒目的宋体大字。拾级而上,偶而抬头远眺,所有建筑均由清一色的花岗岩砌成,沿中轴线逐级递升,在蒙蒙的暮色下,更显气势恢弘,仿佛另外一个南京中山陵。
“游人到此,脱帽致敬。”登至第六层台阶,记者们一下停住了,涌到一块石板前,轻声默读上面的文字。这便是有名的“致敬碑”,为纪念十九集团军在上海淞沪会战最后一次战役“安亭战役”中牺牲的将士修建。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