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9月04日 星期二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打印稿件
"中国悬疑小说第一人":我们这代作家能创造经典
2007年09月04日 13:37 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者按

  蔡骏,号称“中国悬疑小说创作第一人”,粉丝无数。借其新作《天机》面世,改编自他小说的电影《第十九层空间》上映,我们进行了这次采访。听蔡骏对自己的作品侃侃而谈,我们感到一丝迷惑———这是天才作家的自信?还是文学青年的自大?让我们把结论留给读者,留给未来。

  ◎访谈◎

  -像《天机》和《迷失》这样,一群人被困在一个陌生环境的模式,古今中外有很多,不能说谁模仿谁

  记者:可能不少人看完了你的新作《天机》,都会有像我一样的感觉,它的故事模式很像美国电视剧《迷失》,并且还沿用了美剧分季的制作概念,第一册书称为“第一季”。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联系?

  蔡骏:小说整体的结构和模式可能是受到这个影响。这也不用回避,最近这一两年美剧确实影响了很多人。其实我并不能算是美剧的发烧友。美剧的形式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崭新的东西,是可以为我们所借鉴的。说到《迷失》,更确切地说,我希望《天机》是对《迷失》的一个致敬和超越。

  记者:这怎么讲呢?

  蔡骏:首先《迷失》是很有创意的影视作品,对我在小说的构思当中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迷失》在第二季、第三季还是有一些遗憾的,这也是公认的。《天机》一方面是对《迷失》的致敬,另一方面是要超越《迷失》,或者希望超过《迷失》,能够把这个故事做得更加精彩,同时更加贴近中国人的阅读和审美。当然这只是一个概念上的说法,其实从故事本身来说《天机》跟《迷失》没什么关系。

  说《天机》和《迷失》像,是因为都是一群人在旅途当中落到一个封闭的空间里这个点。其实类似这样的、一群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被困在那里的模式,古今中外有很多,不能说谁模仿谁,或者谁借鉴谁。国外就有《鲁滨孙漂流记》、《消失的地平线》,到去年还有谭恩美的《沉默之鱼》。再比如中国的《桃花源记》,也是这样类似的故事。

  记者:《迷失》最大的问题就是一开始铺了那么大一个悬念,最后却没办法收场,没办法自圆其说。《天机》一开始设计了这个悬念,最后你能够自圆其说吗?

  蔡骏:这就说到一个区别,因为美剧的创作模式是这样的,编剧写一段拍一段,如果收视率高的话再继续写下去、拍下去,是很多人集体创作,刚开始的时候不知道结局是什么,可能会根据收视率进行调整。但是写小说是不一样的,特别是我写小说是很有计划的,我最早想到这个构思是2005年年底,我用了2006年整整一年完善这个构思,直到我全部想清楚,包括结尾都想清楚之后,然后才开始写,我准备用2007年一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个书如果是四本的话,应该在2008年的春天全部出版,不会出现那种“挖坑”写不下去的现象。

  -国内作者还是体现了本土的原创性,越来越有自己的风格,特别是我们这代作家

  记者:我看到有网友说,在你的小说里经常会看到日本的金田一系列、美国的斯蒂芬·金、香港的卫斯理小说的影子,你是不是受到很多同类的悬疑、惊悚、推理小说的影响?

  蔡骏:一开始可能会有,因为国内没有这样的类型小说。一个空白的类别,必然会受到国外的影响。就好像中国上个世纪80年代的先锋作家几乎每个人都会受到国外影响。但是这几年来,我觉得国内的作者还是体现了本土的原创性,越来越有自己的风格,特别是我们这一代作家。

  可能某些地方有一些相似,这其实很难避免,我举一个例子:小说里面有很多作案的或者是破案的方法,比如那种密室杀人案,一百多年来,有那么多优秀的大师去写,每年这样的小说会有几百部,一定有某些细节是相似的。但我在写小说的时候,都会尽量避免重复别人,也尽量避免重复自己。《天机》是我以往小说的一个突破,跟国内同类型的作品不一样,而且就我看过的国外的同类型作品来说,好像也没有那么大的结构。

  记者:你能具体说一下哪里不一样吗?

  蔡骏:通常这个类型,也包括我写的小说,大部分都是围绕现代都市中个人的内心世界,发掘个人的恐惧、个人的情感。但是《天机》除了保留着我以往的挖掘个人内心世界的风格之外,同时还写了群体。我写的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旅行团的十几个人,每个人的阶层、性格、命运、以往的故事、人物关系都不一样。同时,既然他们跑到这样的一座城市里,虽然现在没有人,但是曾经生活过几万人,几十万人,那么这就是一个社会,它是一个宏大的背景,是一个宏大的结构。《天机》的写作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所以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悬疑小说,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社会小说。一般的悬疑小说,比如像希区柯克的电影,都是很微观的,就写一两个人。

  -悬疑小说必须在非常多的约束的情况下去写,就是戴着镣铐跳舞

  记者:你为什么会选择写悬疑小说呢?

  蔡骏:最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写悬疑小说。2000年的时候,我写了很多中短篇小说发在榕树下网站。我当时写的小说,就和那时候流行的网络文学很不一样,比较个人化,比较有想象力,比较偏文艺吧。那年还得了一个文学奖,是贝塔斯曼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获奖的小说还登在了《当代》杂志上。

  但是不久以后我就开始写现在的类型,最早写了一个长篇小说叫《病毒》。因为那个时候,我看了一些国外这方面的小说和电影,就觉得很好看,很有兴趣,另外自己具备写这种小说的能力。第一就是编故事的能力。一般我们写小说都说是感性思维,其实写这个类型的小说,必须同时具备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就是一方面能够把故事编得很精彩,能够自圆其说,另一方面是想象力,我过去写的那些东西是偏文艺的嘛,所以我的想象力是足够的。有一定的文学的基础和功底,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因为我平时阅读量很大,能够把很多知识性的内容融会贯通到小说当中去,这都是我写这个类型的一些特长和条件。当时国内也没有人写这个类型的,我的《病毒》是当时中文互联网上第一部长篇悬疑或惊悚小说,第二年就出版了。

  记者:写这种类型小说和写传统纯文学小说,你在感觉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蔡骏:当然是不一样啦。关键是故事,悬疑小说的故事必须要精彩,这是一个基础。同时,它还要有很强的逻辑性,方方面面都要考虑清楚,不能前后矛盾,不能随心所欲,必须在非常多的约束的情况下去写,就是我经常说的戴着镣铐跳舞。说起来要求是很高的、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我觉得写悬疑小说的门槛要比写纯文学或者是其他传统文学的门槛高很多。这也是对我智力的一个挑战。

  蔡骏:老一辈的人可能会说很粗糙,那我确信说这样话的人,可能只看了极少的一部分作品或者是根本就没看,就发表的这样的舆论。因为任何的时候,特别是现在,创作肯定是多元化的。有的作品确实是粗制滥造,没有什么内涵,看完了就被人遗忘了,但也有优秀的作品,年轻的作家当中也有非常优秀、非常有想象力的,这肯定是不能够一概而论的。

  特别是像悬疑小说这样的类型,国外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但是国内以往没有这样的土壤,现在老一辈的、四十几岁、五十几岁的这些作家,他们年轻的时候没有看过悬疑小说,没有这个概念,所以他们完全不了解这个类型,现在也不会去关注也不会去看这个类型,必然会有成见,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再过若干年以后,等这批老的作家退出了以后,现在的我们所说的这些年轻人,到了三十多岁、四十多岁以后,我觉得情况就会不一样了。

  记者:你刚才谈到了年轻的作家里有很多很有才华、很有想象力,这样的作家都有谁呢?包括你自己吗?

  蔡骏:我自己就不提了。比如说像江南、沧月、今何在……也就这些人吧。青春小说我从来不看的,所以有关这类作家我也没办法发表太多的见解。

  记者:那你觉得这些年轻的作者和老一辈在写作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蔡骏:我觉得本质上是相通的,文学就是人学,从人性来说,古今无不同,古代人的想法和现在人的想法多数是一样的。所谓的不同,可能是各自生存的环境不同,可能这些年轻作者接受的资讯就更加的丰富一些。比如说,老作家就不会去写奇幻小说,因为他没有今天这样的环境,接触不到这样的作品,没有受到过这样的影响,所以他的知识面就比较狭窄,他们会局限在他们那个时代所接受的信息里。比如说上世纪80年代出道的那些先锋派作家,他们出道的时候就是受到马尔克斯那些作家的影响,现在也依然延续着那种影响,他们不会去接受更新的像奇幻、科幻、悬疑这类小说。所以时代和环境的影响是最重要的。

  记者:你相信这一代年轻的作家的写作也能成为经典吗?

  蔡骏:我觉得一定会。当然这个是要由时间来检验的,我现在不能具体地说是谁或者谁的作品,但是我相信一定会有。而且我也希望《天机》能够做到。

  记者:在《天机》里你写了一个真实的人物,就是歌手萨顶顶。由于她在书出版的同时发专辑,很容易让人感觉你会不会借这本书来推广这个歌手?

  蔡骏:不会,我和她的个性比较像,都是比较低调的人。我觉得她的歌不需要我的书来推荐。因为她和我比较熟,她的性格、各方面确实是与众不同的,我觉得首先她和《天机》的主题比较切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天机》构思的过程中,有一次很偶然地和她聊天,她跟我说起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我觉得非常非常适合放进《天机》。

  记者:你写了这么多的悬疑小说,本人在生活中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蔡骏:我在生活当中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即便现在比较有名了,我也没有改变我的生活方式,也希望继续保持低调的、普通的生活。当然我自己内心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非常细腻。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无论是

  做事,还是写小说都会追求完美,这样的话也会让自己很累。

  记者:你是不是觉得这种挑战也是对读者的,听说你有一部小说,一上来就说智商低于一百的人就不要看这本书了。

  蔡骏:那只是一种宣传,大部分人的智商都高于一百吧?我刚写完的时候给别人看,大家都表示可以看懂,只是说看的时候要多动一些脑筋,不像有的小说是完全不动脑筋就可以消遣看完的。悬疑小说是通俗的小说,它必须让所有人,稍微有点文化程度的人都能看懂。所以你又要做到很有智慧,又要做到通俗易懂。这也是很有难度的。我也看过很多所谓的严肃的或者说纯文学的作品,那种炫耀技巧、结构很复杂的小说,结果最后让读者完全都看不懂。

  -作家如果为了充电而读书,可能是很可悲的一件事

  记者:作为一个悬疑小说的作者,你最期待看到的读者的反应是什么呢?

  蔡骏:首先是读者觉得好看,然后迫不及待地想要看下去,同时读者能和我有共鸣,能够发现作者隐藏在作品当中的含义这是最好的。作为一部通俗小说,好的故事是一个基础,打好这个基础之后,应该还在上面构筑更多的东西。比如说,电影《地狱的第19层》里面就提到了很多关于人性的思考。

  包括《天机》,看第一季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个故事很精彩,你只是看故事而已。等你看到第二季和第三季的时候,一定会发现有更多的东西,我会写到宗教、哲学、历史。《天机》这个故事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缩影,这个里面最大的一个悬念,就是这座城市从何而来的,又为什么会空无一人?那么从何而来就是一个过去,为什么会空无一人就是一个现在,到这里的这十几个人会不会逃出去?会不会死在里面?它又是一个未来。所以《天机》的故事,是对过去、现在、未来整个人类历史的浓缩。

  书名既然是《天机》,就隐含了很多很多更高层次的意义。《天机》里的人物众多,各个阶层、各种性格和命运都有,这些人被困在这个城市当中,也象征着我们每一个人都被困在自己生存的环境当中,在大都市里很多人都有被困住、束缚住的感觉。而且很多人会觉得虽然身边有很多人,但是没办法和他们沟通,觉得这个城市是冷漠的、陌生的,那就像《天机》里站在大街上空无一人的孤独感。所以我说《天机》是一个现代寓言,它最终解开的一个谜底,就是一个现代社会、现代人类的困境,当然具体是什么困境,要到第三、第四季才可以解开,《天机》也是一部预知人类未来的预言。

  我希望读者不仅仅把《天机》当作一部悬疑小说来读。我觉得它有成为一个经典的潜质,会超越我们以往所界定的那种纯文学和通俗小说的界限,你可以当作社会小说来读,也可以当作一个很好看的通俗小说来读。

  记者:通常来说,写作一部长篇小说对于很多传统作家来说需要磨很多年,而你一年能写两本书,怎么能那么高产?

  蔡骏:跟网上那些写奇幻小说的作者相比,我不算高产。我是一个很有计划性的人,我的写作方式决定了我会非常平稳地、高效率地去完成作品。不像很多人,他不是写得慢,他是经常会不断地推翻自己,没有想明白写了几万字不行又推倒重来,那样肯定会慢的。而我之前的准备工作会做得非常的充分。

  记者:这样的写作速度,会不会太快餐化?会不会没有时间沉淀和充电呢?

  蔡骏:我一直都在充电。我过去读过很多很多小说,但现在不太读小说,主要读一些历史的资料、专业性的论文,这个不是为了写小说而充电,而是个人爱好。我觉得作家如果说为了充电而读书的话,可能是很可悲的一件事。

  记者:那你怎么来面对别人对你的批评呢?比如说有人觉得你的文字太粗糙?

  蔡骏:如果单纯说文字方面,我觉得我早期中短篇的小说文字是非常非常华丽的,大量地使用形容词,大量描述性的语言。我在后来写作的过程当中,就逐步地减少这种华丽的文风,我觉得这是一个作家成熟的表现。我现在觉得最好的语言就是没有语言,不要去追求语言的华丽,完全靠故事本身来说话。语言的华丽是工匠的工作,如果是一个大师的话,是不会去在意这些外在的东西的。当然你还是要打好基本功,然后再抛开。

  -老一辈可能有人会说我们的作品很粗糙,我确信他们只看了极少的一部分作品或者是根本就没看

  记者:事实上这些年,尽管你们这一批年轻的新作者在市场上拥有很惊人的占有力,拥有很多的粉丝,但是老一辈里很多人一直在批评成名很早的年轻作者们的写作太粗糙、太随意、太肤浅,你对此怎么看呢?

  ◎语录◎

  -我希望《天机》是对《迷失》的一个致敬和超越。

  -《天机》是一个现代寓言,也是一部预知人类未来的预言。我希望读者不仅仅把《天机》当作一部悬疑小说来读。我觉得它有成为一个经典的潜质,会超越我们以往所界定的那种纯文学和通俗小说的界限。

  -写悬疑小说的门槛要比写纯文学或者是其他传统文学的门槛高很多。

  -写悬疑类型的小说,必须同时具备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就是一方面能够把故事编得很精彩,能够自圆其说,另一方面是想象力,我过去写的那些东西是偏文艺的嘛,所以我的想象力是足够的。

  -我早期中短篇的小说文字是非常非常华丽的,我在后来写作的过程当中,就逐步地减少这种华丽的文风,我觉得这是一个作家成熟的表现。语言的华丽是工匠的工作,如果是一个大师的话,是不会去在意这些外在的东西的。

  -我是比较低调的人。内心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非常细腻。

  ◎手记◎成名趁早结论推后

  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

  在当下的图书市场上,能够大领风骚的似乎不再是传统文学领域的老作家们,一群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以无可辩驳的市场号召力,早已成为文学创作的弄潮儿。

  他们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出生并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多数人的生活深受网络、游戏、动漫、美国大片和武侠小说等的影响。他们自信、自我、聪明、接受信息快,他们喜欢新鲜、刺激、沉浸于幻想的世界,他们讨厌条条框框的束缚,敢于表达自我,为维护自我敢于挑战一切……网络给了他们表达自我并获得认可的平台,也成为他们少年成名的必要条件。

  他们带来了很多新鲜、时尚、通俗的小说门类,诸如奇幻、穿越、悬疑等等,他们年纪轻轻,各人出版的畅销书却都一摞一摞的,不管你服不服气,都得称他们为作家。

  擅长悬疑小说的蔡骏,就是其中一位代表人物。

  上海人蔡骏还不满29岁,从七年前他开始在网络上发表作品并获得一个文学新人奖开始,至今他已出版了十几部小说。截至2007年1月,蔡骏作品在中国内地累计发行达160万册,连续三年保持中国原创悬疑类小说畅销纪录,“蔡骏心理悬疑小说”已申请注册商标保护。为此,他说:“我就是中国悬疑小说创作的第一人。”

  近日蔡骏风头甚劲。改编自他的小说《地狱的第19层》的电影《第十九层空间》在内地上映,由香港演员钟欣桐、谭耀文主演。他的最新小说《天机》(第一季)也刚刚推出,这是蔡骏目前为止最为满意的小说,他认为小说“有成为经典的潜质”。从9月7日开始,本报将开始连载这部作品。

  关于蔡骏和他所代表的新一代作家,争议从未停止,但他们的出现和带来的影响是让人无法忽视的存在。采访蔡骏对我而言,不为树碑立传,不为推荐小说,也不为质疑批判,我谨希望以记者平常而客观的态度让大家看到这位中国“悬疑第一人”的状态,他是如何写作的,他有着怎样的心态,他怎么看待自己这个群体等等。希望这是一个了解和认识他们的开始,而不是匆匆定下的结论。

  我相信,坐在我对面的蔡骏,心态是真诚而平和的。(刘净植)

编辑:朱鹏英】
相关报道
·"魔幻"挤走"科幻" 当代科幻小说读者群萎缩堪忧
·谈谈宽阔的小说:与“简单化的白蚁”作斗争
·高中新生憧憬新学年 期待课堂上老师讲金庸小说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严查40部网络淫秽色情小说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日关注  
-老外演奏家动车上飚京骂 北京市98%乘客主动让座
-首博展出鉴宝节目赝品 沈尹默手稿被疑来源非法
-乐嘉"写给15岁的女儿"感动网友 微博"包大人"很忙
-毛泽东心系中国首座军事学府 彭德怀为军需拍案
-澳洲5岁画家挣10万英镑 "丨"字笔顺不同读音不一
-榆林明长城面临毁坏 明清石刻龙修复 被斥似猪嘴
-长城研究专家罗哲文去世 友人称其生活极其简单
-刘闻雯:我是货真价实作家 文化墙苏轼词配杜甫像
-网友带"外公"玩遍七大洲 大学生手绘孙中山扑克
-古代女状元批驳"女子难养" 海伦·凯勒曾试图私奔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