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当极少公开露面的著名作家龙应台出现在香港会展中心演讲大厅时,全场掌声雷动。2000名恭候多时的读者早已将大厅挤得水泄不通,连龙应台演讲席周围的空地都坐满了人。自2003年2月辞去台湾文化局局长以来,龙应台在将自己的文化理念透过官僚机器的运作变成现实后,一尘不染地回归文坛,回到写作。当年8月,她来到香港,先后在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大学担任客座教授,4年间,她不以外人自居,而是怀抱一片热忱,以细致的观察,直接涉入香港的文化脉络及语境。去年11月《龙应台的香港笔记》出版后,在香港及新加坡畅销书榜上长达半年之久。
昨天,龙应台用讲述加放映相结合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香港社会中许多不被注意的细节——一个老城区铁皮屋里的老太太,或者是周日露宿中环街头的菲佣。她称这些场景好比“没有打开的抽屉”,不断向人提出质疑:一座国际化都市如何维护传统、涵养性格?文化权何以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演讲的最后,龙应台在接受媒体和读者采访时,意味深长地说了一番话:“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线,将珠子穿起来成为社会。当公民社会不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巩固它的底座,文化、历史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文化保存不是为了缅怀过去
记者:您的演讲为什么叫作“香港十个没有打开的抽屉”?
龙应台:一座城市所拥有的历史和记忆、它所呈现的丰满繁密的生活细节才是它真正的魅力所在,好像一个没有人去打开的抽屉,可它里面可能珍藏了很多很多宝贝。假如挑选“十个最能代表香港的地标”,或许很多人会选维多利亚港的景色,可我一定会选烧腊店的照片,或者菜市场的图片。那些老街里面包含了多少故事啊!我们过去所研究的历史,常常是“正史”、“国史”、“政治史”、“大人物史”,而今天当草根阶层壮大之后我们迫切需要研究和填补的是一条街道的历史。
记者:您曾提到,香港城建规划中有一种“中环价值”,对于很多有历史的老街区就是简单一个“拆”字,其实这也是很多内地城市城建遭到最多诟病的地方。
龙应台:这个“拆”字后面,其实隐藏着对“现代化”这个概念天大的误会。我在德国看到过一个上千年的村庄,城墙保护得那么完整,随处可以见到农耕时代的牧羊人与农舍,那些场景一下子给我带来醍醐灌顶的感受——原来所谓的“现代化”,是用高新科技去保存一个民族最珍贵、最重要的东西,而不是适得其反地将过去连根拔起,慌忙移植一个外国的东西。所有对文化的保存都不是单纯为了缅怀过去,恰恰是为了未来,因为没有过去的人必然失去未来。
香港文化看得到广州的影子
记者:随着内地与香港的文化互动增强,有些香港人已经感受到内地文化对香港的辐射越来越明显,比如简体字的大量出现,您认为在将来是否会出现一个内地影响港台的文化“倒流”?
龙应台:就不同地区的文化相互影响而言,一般强势文化影响弱势文化,就像水的流动一样,很难阻挡的,即使人为制定某种政策去堵塞这种影响,它也会从别的地方冒出来。过去我们说港台文化是强势,流行歌曲、电视剧流入大陆,而现在中国内地强大起来,有没有可能从经济强势演变为文化上的强势呢?这种“回流”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判断一个地区文化是否属于强势,关键在于社区、草根阶层的文化力量;假如这种民间的力量是充沛的,那么这个地区的文化力量才会是强健的;假设社区和草根的呼声是微弱的,那么这种文化也必定是中空、衰弱的文化。香港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结构都有独到个性,比如香港有很多地方你都看得到广州的文化影子,但它也有很多文化因子保护得比广州好,比如香港人讲的粤语,其生命力就比广州人说的粤语更顽强,在香港你还可以到处看到“访友扬声、严拿白撞、严禁铁辘、车仔驶入”那种近乎文言的词汇,还有称警察为“差人”之类的说法。我觉得香港人应该珍视香港的本土文化,同时要放弃过去那种“自外于中国”的想法,不妨积极加入到内地和台湾的文化议题中去,就共同面临的苦恼展开辩论和探讨,这样可以为各自的发展汲取营养。(记者 郭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