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册泛黄的宣纸本,每一页都挤满了蝇头小楷。昨天下午,汤远珊郑重地将父亲汤宝田留下的日记无偿捐赠给上海市档案馆。作为张学良东北军司令部准尉司书,一等录事,汤远珊父亲曾亲身经历西安事变,并生动记录当时具体情形。市民有望在8月份的展览上看到手稿原貌。
西安事变像小说
“我与杨虎城来他一个兵谏,将蒋委员长暂时扣留此地,……如其坚决不允,兵谏是我做的,罪名该我顶受……”
“外面枪响了,接连机枪声、手榴弹声,满城都是枪声,及天大明,闻宿舍之西附近枪声最密,余等见杨虎城部下兵士正围剿省会公安局……”记者看到,在“十二月十二日,十月廿九戊辰,晴”这一天,汤宝田用2000多字,详细记录了“西安事变”当日的情形。从张学良之前的礼堂训话,到蒋介石避上假山,每部分都细节丰富,读来颇似一本情节紧张的小说。
“亲身经历过的人以日记形式,完整还原当时画面,这应算是独一份。虽然客观真实性有待考证,有些表述是一家之言,但内容确实比‘正史’丰富多了。”据上海市档案馆研究员介绍,汤宝田17本日记时间跨度从1935年至1957年,共55万余字,其中对抗战时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西安事变全城戒严;国民党128师焦土抗战等都作了详细记载,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父亲未提起军戎生涯
汤宝田1937年7月1日退伍返乡,便开办私塾当起先生,从未向家人提起过军戎生涯。
“1961年,父亲临终前,让我们妥善保管他的十几本日记,说里面写到西安事变。”汤远珊说,“这是他唯一一次提到西安事变。”
据汤远珊介绍,父亲去世时,日记一直由农村的大哥保管。只有两年小学文化的大哥十分珍惜,几十年来从没打开看,2002年大哥去世,日记才交到她的手上。
悉心整理这些用蝇头小楷记录下的内容并不容易。当知道父亲曾是张学良的秘书后,汤远珊便和老伴琢磨,怎样使父亲的日记更有意义。
无偿捐赠档案馆
在纪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七十周年前夕,汤远珊作出决定,将父亲留下的宝贵遗产———17本日记全部无偿捐赠给上海市档案馆。之前,她还特意考察了档案馆的馆藏条件。
“人的寿命毕竟是有限的,代代相传下去手稿肯定会大量磨损,与其这样还不如提供给需要它的人。”汤远珊说,以后孙子重孙要看爷爷的日记,也可以到档案馆查看。
档案馆对这份尘封已久的日记首次正式面世十分重视,今后市民需要查阅,可在档案网找到相关内容及摘要。 (作者: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