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两天传来好消息,自然令国人振奋——它证明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淀和丰富的自然文化遗存,是世界文明无法割舍的珍贵成员。不过,对日趋成熟的中国遗产保护事业来说,在高兴之余,更需要冷静和思考。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全球现有历史遗存实施的一种保护手段,世界遗产名录依据的是《世界遗产公约》各缔约国之间的“君子协定”,入选“世遗”,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每年,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都会有选择性地对“在编”者的保护状况进行检测,没有通过者将给予“黄牌”警告,如仍无改善,最终将被踢出名单。就在开平碉楼入选的同一天,阿曼的“阿拉伯羚羊保护区”就因擅自缩小遗产保护区域,被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除名,成为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通过以来首个被除名的世界遗产。
警钟就在耳边。申遗成功,并非一劳永逸。
截至目前,我国尚未接到一张“黄牌”,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随着我国世界遗产数目逐年增加,遗产保护的责任不断加大,在保护过程中,由于一些观念及管理上的问题,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就在此次大会上,包括三江并流等在内的我国6处世界遗产先后被列入检测项目,这是一种善意的警告。尽管这6个项目都顺利通过了检测,但是,讨论还是留下了一个尾巴——“希望中国政府继续给予关注并完善保护措施”。专家们的委婉不是例行公事,而是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事实上,到2009年,这几个项目的保护措施还将接受该专家委员会的检测。
申遗的热情犹未消褪,成功后的兴奋也是由衷的,然而仅仅过了一两年就被列入“检测项目”,恐怕不是一个简单的“失误”就能解释的,这是观念和目的不纯的必然结果——把世界遗产当作拉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金字招牌,进行过度的开发和不合时宜的建设。
按照相关程序,我国申遗项目的预备名单已经列到了100年之后,各地政府的热情依然不减。关注和热爱遗产是好事,但是,有热情与能保护好,是两码事。假如“申遗”之初就目的不纯,那就更令人担忧了。
希望“申遗”成功之日,也是遗产保护的“新生”之时,如此,“申遗”才有实质的意义。 (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