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广州六月二十八日电 题:开平碉楼风景逐个看
中新社记者 陈国华
美丽的开平碉楼,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行列。在这凝聚了华侨开放之风的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上,亮点频频,记者采撷其中典型几处,以展示碉楼文化风采。
碉楼按使用功能,分众人楼、居楼、更楼。众人楼由众人集资修建,在遇匪和发洪水、刮台风时,众人可躲避于此。居楼则主要是居住使用,按碉楼的特性,防匪及防洪水。而更楼则是一个村的烽火台,有报警防御的功能。
在开平的一千八百三十三座碉楼与三千零六十个村落中,开平选择了三门里村落、锦江里村落、自力村村落与方氏灯楼、马降龙村落群四处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提名地。
这四处是碉楼文化的代表,是碉楼建筑艺术最典型的体现。
最早的碉楼是迎龙楼
迎龙楼、八角楼为开平现存最早期的碉楼,八角楼位于月山大冈,大冈李氏来开平时,在月山发现大冈这块“罗盘宝地”,因而在山冈的中央建八角楼,围绕楼的八个角兴建大冈村。村似罗盘,落似指针。村中巷巷交织,找不到一条直巷,外人进去,如入迷宫,很难再走出村子。
迎龙楼坐落在开平市赤坎镇三门里村,是开平市现存最早的碉楼,建于明朝,有近五百年历史,由关氏家族兴建。在中国,龙是吉祥的象征,楼名为“迎龙”是期望它给村民带来平安、好运、幸福。
据史料记载,迎龙楼建成后确实多次成功地保护民众避免了洪涝和盗匪的侵袭。迎龙楼方形的建筑形体没有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非常传统,是开平碉楼最原始的模式,代表了开平碉楼的早期形态,保存完好。
竹林中的幽静马降龙
马降龙村背靠气势磅礴的百足山,面临清澈如镜的潭江水,五条自然村像一条珠链,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绿水之间。身临其境,翠竹森森,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在村后茂密的竹丛中,掩映着十三座碉楼和庐,这些碉楼和庐造型别致,保存完好,与周围民居、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登高远眺近观,疑为天上人间。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天禄楼,是民国十四年由二十九户村民集资兴建,为典型的众楼。据记载,一九六三年、一九六五年、一九六八年开平连续发生三次大水灾,洪水漫过民居屋顶,村民登楼得以避难。
方氏灯楼海外华人心中的灯塔
方氏灯楼坐落在开平市塘口镇塘口墟北面的山坡上,周边全是农田,夕阳西下,为方氏灯楼最美的景色,也是开平碉楼最典型的景色。
据了解,楼内配备值班预警的西方早期发电机、探照灯、枪械等,是典型的更楼。该楼选址极佳,视野开阔,同时也成为周围乡村的景观中心。
方氏灯楼历史上为古宅乡的方氏民众防备北面马冈一带的土匪袭击起到了积极的预警防卫作用。在今天,则成为召唤海外华人回归祖国的灯塔。
自力村碉楼最成规模
在开平众多碉楼中,自力村碉楼最成规模,现存有十五座碉楼。自力村碉楼建筑精美,保存完好,布局和谐,错落有致,四周良田万顷,稻香阵阵,踏着田间小道,穿过绿树修竹直入村内,顿生世外桃源之感。
这些碉楼,有的是根据建楼者从外国带回的图纸所建,有些则没有图纸,只是出于楼主的心裁。但正是这没有学院派气息的建筑作品,闪烁着建筑智慧的光芒。
锦江里有最美的碉楼
锦江里有开平最美的碉楼——瑞石楼,该楼是在香港经营钱庄和药材生意致富的黄璧秀,为保护家乡亲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回乡兴建了瑞石楼。
瑞石楼位于锦江楼的东侧,坐落在村落民居的主轴线上,是典型的居楼式碉楼。瑞石楼是由黄璧秀在香港谋生、爱好建筑艺术的侄儿黄滋南设计的,施工者都是本村或附近的工匠,建楼所用的水泥、钢筋、玻璃、木材等均是经香港进口,总投资三万港元。
整体建筑呈现出中世纪意大利城堡风格。瑞石楼在立面上运用西洋式窗楣线脚、柱廊造型,大量的灰塑图案中,融入了中国传统的福、禄、喜、寿等内容,在西洋的外表下蕴涵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
但遗憾的是,该碉楼目前没有交给政府托管,而其后人则在收取参观费。当地政府部门称,正在积极与其后人协商,争取纳入统一管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