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娱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图 片·论 坛|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广 告|演 出|图 片 库|供 稿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王安忆新作被评沉闷 自称不会迁就读者阅读口味
2007年06月25日 09:44 来源:京华时报

  著名女作家王安忆最新长篇小说《启蒙时代》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她继2003年推出《桃之夭夭》后的又一长篇力作。小说出版后,引起部分读者追捧。同时,许多读者认为小说讲述的故事不具普遍性,人物过多,加入了作者太多的议论,因而读起来缺乏阅读快感。对此,王安忆昨天接受本报采访时强调,她只会坚定自己的写作理想,而不会迁就读者的阅读口味。

  关于故事:个案不具备普遍性

  《启蒙时代》是一部描写一代人心灵成长的小说。作者将小说背景放置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上海,塑造了一群从高级干部公寓和市井里弄走出来的男人女人,以理性、精致、绵密的笔触,解剖了南昌、陈卓然、海鸥、阿明等几个年轻人的心路历程。

  据王安忆介绍,书名最早叫《思想者》,“我写文章有个习惯,就是先将题目定好再写作。由于《思想者》题目太抽象、严肃,导致开头困难重重,几次都无法写出让自己满意的开头。后来我说服自己,将题目改为《初恋》这一简单而又具体的名字,这样写起来就顺利多了,但随着写作的深入,‘启蒙时代’这四个字一下子就蹦出来了。自2003年推出长篇小说《桃之夭夭》后,一直没有像样的长篇出版,《启蒙时代》是这些年思考的结果。”

  与小说主人公南昌同时代的读者,在读完小说后认为,《启蒙时代》写的是“老三届”的故事,可它对人的状态的描写、晚辈对父辈的拷问、环境氛围的再现等,都与他们当年有所不同。对此王安忆称,她的写作从来都是只注重对个案的描述,“这部小说并没有故事原型,许多情节都是我虚构的。因此,有读者硬要从中找到那个时代的感觉是很难的。”王安忆说,她叙述的故事只是她眼中的故事,很难说它能否代表那个年代,代表某一群人。“在大时代面前,个人的命运都很具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每个人都有话要说,他们谁也不能代表谁。这部小说就是将他们的经验抽象出来的结晶,倾注了我对那个时代、那代人的理解。”

  关于人物:可能存在处理失误

  《启蒙时代》以南昌率先出场,接着小兔子、陈卓然、小老大、丁宜男、海鸥、阿明、舒娅、舒拉等人陆续粉墨登场,在20多万字的小说中,主次人物多达十余个。有读者认为,小说中次第出现的人物,在影响故事叙述节奏的同时,还淹没了主要人物在小说中的活动。还有读者反映,由于小说人物众多,有的人好端端地就不见了,到了后面又出现了,看得人眼花缭乱。

  对此,王安忆表示,对于一部20多万字的小说,安排十几个人物并不算多,“为了不让人物的出场相互遮蔽,我特意安排他们次第出场,而且对他们的叙述也不是相互胶着的。”王安忆说,让他们依次出场,意在表现在学校教育完全退场情况下人与人邂逅及产生的影响。“在我看来,南昌与众多人物的关系其实很简单,我就是写他如何与别人邂逅,如何去理解别人的生活,而别人的生活又是如何影响他的。”王安忆认为,或许因为每个人物带着自己的故事排列出场,使得读者感觉小说人影纷乱,“造成这种感觉,可能是我写作上的意外或失误吧,但我自己看来却是满意的。”

  对于小说中的人物,王安忆评价说,他们的现实生活简单得到了空洞的程度,无论是社会伦理还是家庭亲情,都缺乏感性的体验。“南昌是个大胆的冒进者,在没有针对性的药方,自身处境又复杂的情况下,他凭着性格的禀赋在黑暗中找路,因此他的经验就更加具体和生动。而陈卓然显然是教条主义者,他信任书本知识,尽管爱思考,但给养有限。小说渗透了我对陈卓然这类教条主义者的批判。”

  关于风格:议论有利深化主题

  与王安忆名作《长恨歌》不同,《启蒙时代》贯穿了作者所追求的创作理念,即保持纯文学的严肃与深刻。因此,王安忆在叙述故事的同时,还在小说中加入了自己的议论。有读者认为,她仿佛是在“阐释”一个时代何以被启蒙,而不是“描绘”这个主题,这使得小说有说明文之嫌,但又缺乏足够充实的、鲜活的感性细节,同时也使得小说因过于说教而显得沉闷,并因此成为阅读障碍。

  对此,王安忆说,当初在写这部小说时,她也努力想使叙述更有趣味一些,但下笔却感觉很难,始终有一种沉重和严肃流于笔端,“小说并不只有讲故事的功能,它同样可以发议论、讲道理,作家雨果的作品中就有大段的议论。在我看来,适当的议论与评价更有利于深化小说的主题。”

  对于因叙述的沉闷而形成的阅读障碍,王安忆说她早已预料到:“我的写作多是指向内部的,内心生活可以说是作家的安身立命之所,它寄于作家对世界的理解与探索,它关照的是瞬息万变的生活中不变的那部分。日常生活是小说的肌理,难的是要给予思想,否则就不免流于庸俗。庸俗的小说肯定是作家抗拒的。我不会因为读者的阅读口味而迁就他们,我只会坚定自己的写作理想。写了这么多年的小说,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卜昌伟)

 
:::相 关 报 道:::
·中文系教授王安忆没招到硕士生 报考者素质不够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