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大教授李零在其新著《丧家狗:我读<论语>》中,将孔子解读为“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丧家狗,奔波一生而无所得,是读书人宿命的缩影,是所有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者的缩影。此书引来一些网友激烈批评。(5月17日《新京报》)东方网发表的《孔子咋就变成了丧家狗》以及《河南商报》发表的《孔子是丧家狗,你是什么》等文章,无疑可以算作是其中的代表。
其实,笔者以为,把孔子解读为一个“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丧家狗”,应该算较正统的观点。如此正统的观点,为何会引来争议一片?笔者以为,很大程度上还是书名中的“丧家狗”这一用词中“狗”的说法,刺激了部分网友的神经,并被网友简单做了字面上的解读,这才引发强烈争议。
首先,孔子被称为“丧家狗”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说法,并非北大教授李零的首创。前述文章《孔子咋就变成了丧家狗》一文举的是《鹅湖》杂志2006年第5期刊发的《进退之间:孔子遭遇的困境》一文就写“夫子忧道谋道,奔走于诸侯,却累累如丧家之狗”,但未举出更早的用例。其实,在汉代的著名作品《史记》中就有了。《史记•孔子世家》有记载: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这就是“丧家之犬”这一成语的由来。上面这段话,相信大家不难看明白。而且,孔子本人也是对自己被人称为“丧家狗”持肯定态度的,并用来自嘲。“丧家之犬”也由此被后人用来形象地指称身处不好境遇或是怀才不遇,形成了一个词语特有的文化内涵。所以,“丧家狗”并不能简单地作字面上的理解,认为有“狗”字就是对孔子不敬,并由此火冒三丈。
其次,北大教授在此时推出解读《论语》的作品,恰逢一个解读论语的作品纷出的时节。前些时候,北师大教授于丹的论语心得在社会上红火得不行,近来北大又有保安的论语心得讲座,此时又有北大教授的一本论语心得出来并加上了“丧家狗”的用词,有关论语的研究成果如此频繁,很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进而轻率地下否定结论,而疏于沉下心来体味研究成果本身的合理性与可信度。
再次,此前社会上出现不少打名著擦边球的现象。一些人打着研究名著的幌子,却贩卖自己的东西,名著被“水煮”或恶搞者不在少数,这也让不少对传统经典没有太多研究的民众以及对恶搞持反感态度的朋友们容易把所有研究名著的作品放在一个层次上来批判。北大教授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作为一本较为严肃的作品却被人质疑,不能说没受此影响。
当然,传统文化需要后人的不断解读和研究,也需要在社会的共同关注中引起重视,并进而得到流传。在如此快节奏的生活当中,我们仍需沉得住气,对传统经典和对经典研究的心得细心体会,只用真正体会了才会有评判,不要让疏于体会的评判本身混入浮躁的浊流。(作者:陆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