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热”好过“歌星热”
谈到大陆近年的“国学热”,傅佩荣滔滔不绝:“这是一件好事情,让大家愿意去学国学不去看卡通、看电视、看小说,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国学热’总比‘歌星热’要好吧。”
而“国学热”究竟还能热多久?傅佩荣也表示了一定的担忧。他说,就怕它只有五分钟热度。以前大家学这个是因为觉得稀奇,后来就见怪不怪了。所以,我一直希望趁大家还没有停止学国学之前教他们正确地诠释国学。
他坦言,国学能热多久的变量太大,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面还会请什么人来讲。比如中央电视台曾请了一个叫姚淦铭的教授讲《老子》,就显然不太生动了。那么多专家,其实红的就那么几个。而且,国学虽能够引起大众的兴趣,但到最后的发展一定是小众的。
傅佩荣强调,中国传统的国学,一定要有一个老师带进门。你没有一个好的老师带进门的话,自己瞎摸索是浪费时间。他在访谈中,也多次提到自己师从的大师方东美等人的影响。
为两岸交流默默地耕耘
对于两岸的学术交流,傅佩荣也颇为关注。他称,一般的学术论文什么的我都会看看,也都知道。也和前来大陆讲学的不少台湾学者都有交流。
谈到对大陆学术界的评价、感观以及两岸交流的现状和需要致力的关键之处,傅佩荣语带谦虚:“大陆确实是地方大、人才多,各有各的专长。而谈到一个特定的学问下,如儒家道家,要看你的角度。比如有人将道家讲成政治哲学,因老子后面传出来个韩非,就是法家,就有人把它讲成政治哲学,这其实是不对。中间还有个庄子。比如你看老、庄对‘道’的解释,是一贯的。但韩非就不愿意谈道,韩非一谈道就偏入法家的范畴。”
不过他也坦率认为,现在两岸的交流基本上还多在一个学术的层面上,不碰政治。因为大家都很体谅对方,明白政治上的一些问题,不好拿出来讨论。虽然好多时候学术和政治似乎不能太割裂开来,但这个时候你如果冲撞太厉害的话,个人必定会倒霉。长期的经验看起来,学者也是很平凡的人,也有很多的弱点。他称自己在台湾,也是默默地在耕耘。
从人性本善到人性向善
傅佩荣近年行走两岸,宣讲传统文化,他的学术见解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提出了“人性向善论”。从“人之初、性本善”的古老命题到“人性向善论”,傅佩荣自谓:40岁是个分水岭。在此之前,我专攻儒家,知道儒家为何把个人的自我实现与社会的良性发展联系在一起。简单说来,关键在于“人性向善论”。与此同时,我并未忽视道家,只是没有认真思索它的根本义理。然后,或许是年龄与经验到了因缘成熟的阶段,道家对我展现日益强烈的吸引力。人到中年,除了“知其不可而为之”,还须想一想庄子所说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孔子的勇武精神固然让人佩服,但是庄子的认命态度也未必没有道理。
傅佩荣认为,阅读《庄子》,改变了他的观点,充实了他的生命。所改变的是,学会了“不得已”一词的意义。所谓“不得已”,并不是无奈或认命,更不是委屈或苦恼,而是在觉察做某件事的条件成熟时,就顺其自然。他慨叹:“人到中年而学习庄子,确实是一件愉快的事。”(吴永强)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