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詹姆斯·巴瑞最著名的一部童话剧,是《彼得·潘》,彼得·潘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阿忆,这位北大的教书先生、传媒业的老手,同时也如彼得·潘一样,是个孩子气十足的可爱男人——
以前见阿忆,除了在电视里,基本上是在策划会和录节目的现场。他不参加朋友们的聚会,私下里也很难约。这回,是走进北京大学的教室,听他讲课,然后闲谈式地采访。
阿忆,2005年8月调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这学期,他给本科生开两门专业必修课——《电视新闻研究》和《电视节目研究》——2007年春节那几天,他一直忙着制作课堂幻灯片和影视资料片段,据说是足不出户,我去听的是他这个学期的第一堂课。
好为人师,不怕穷
以前听别人说过,《电视新闻研究》是一门挺难教的课,讲不好,会枯燥乏味,学生出勤率低,课堂纪律不好,等等。
我其实没打算听阿忆的课,但要拍一些他的授课状态的照片,又约了他的课后采访,所以才不得不早去,听一下他的最后一节。不过课后,我后悔没有早些去。来上课的,除了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之外,还有外专业外校慕名而来的旁听生。课堂秩序很好,没有人睡觉,没有人看课外闲书,轻松活跃,时不时能看到学生们会心的笑容,听到几声由衷的附和,有时甚至是大笑。下课的时候,居然是全体鼓掌,没有人急着往教室外走。这情景,在学生们大多十分挑剔的北大,很难经常看到。
看得出来,阿忆备课极认真,肯定花了不少心血,提到某位学者,马上就能让学生看到他的音容笑貌,谈到哪个节目片断,立即就可以点击放映。他的讲课很风趣,跟学生们的关系相当随和融洽。他说,这是因为他天生喜欢做老师,所谓“好为人师”者。
“你不在乎做老师降低收入吗?”
“不在乎,我也不缺这点儿钱。”
“你对坊间传言你‘哭穷’有什么看法?”
“对于谣言和误解,我从不在意,我从来就没哭过穷,我是觉得内地高校教师的绝大多数太辛苦了,月收入不算低,但高校福利陆续取消后,基本上是入不敷出。所以,我愿意为他们呼吁。”
“你的家人和朋友们怎么看你这样做?”
“当然觉得我幼稚。他们一直都觉得我很幼稚。”
“现在很多人在学你,把自己的工资条拿出来晒,你怎么看?”
“那不是在学我,那是在学他们想象中的我,我从不看这些东西。如果一个人仅仅为了个人的工资而抱怨,他无法引起我的兴趣。他必须是为更多的人而战,我才会关注他,佩服他,支持他,甚至加盟他的阵营。仅仅公布一下自己的工资单,没什么意义。”
“很多媒体曝光你住着300万的豪宅?”
“为了离北大近一些,我在所有家人极力反对的情况下,拿出所有积蓄,为中关村的一套房子交了首付。那根本不是什么豪宅,只能说是‘豪地’,中关村无论什么房子,只因为地价贵,听上去都像是豪宅。开发商许诺今年10月交房,但到目前为止,钉子户还守在那里,所以我还要在去北大教书的路上多奔波两年。”
“你买这套房,是为了享受,还是为了北大?”
“如果为了享受,我不会调到北大,工作更劳碌,挣钱更少,还要搭钱自己买房子,这是传说中的享受吗?”
“对这些事,你有什么感受?”
“唯一的感受是,不了解实情就凭想当然发表意见的人,比我想象的还要多。”
倾心传媒,不离弃
十多年来,阿忆一直从事电视制作业,电视节目制作不仅是他的谋生手段,更是他不离不弃的伴侣和知音。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