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四月七日电 题:港澳台专家共同“把脉”两岸三地话剧交流
中新社记者 应妮 傅蕾
“研讨会结束后,我要去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讲堂课,推广非常有澳门特色的环境剧场。”在北京参加纪念中国话剧诞生一百年学术研讨会的澳门晓角话剧团副主席郑继生眼中充满了期待。
在澳门这样一个以旅游业为主的小城,环境剧场找到成长的沃土。街头广场、公园绿地、山野海滨都可以当作表演空间的环境剧场,糅合了澳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并成为澳门戏剧舞台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作为业余演员支撑整个话剧舞台的城市,澳门与内地在主流话剧上的交流日渐频繁。澳门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都有较多合作,曾在北京热演的儿童剧《迷宫》中就有澳门演员的身影。
但作为澳门非主流话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特色鲜明的环境剧场搬到外地演出却有不少困难。郑继生坦言,在别的城市找一个适合作环境剧场的场地比较难,既要尽量保持原有场景又要遵从话剧想表达的含义并不容易。“所以这次我来北京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高校学生了解环境剧场。”
而在小剧场话剧非常风行的香港,与内地交流合作较多的却是“大戏”。不管是二〇〇四年登陆杭州“七艺节”并随后在上海演出的音乐剧《酸酸甜甜香港地》,还是二〇〇五年五月在北京首都剧场上演的话剧《倾城之恋》,都令内地观众一睹香港话剧的魅力。不过这其中也不乏优秀小剧场话剧,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的话剧《菲尔德》曾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小剧场演出,并得到北京观众的强烈共鸣。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历史剧《商鞅》二〇〇一年十月亮相香港,大型多媒体音乐话剧《琥珀》二〇〇五年二月在第三十三届香港艺术节作世界首演,由王晓鹰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和香港话剧团联手打造的《盲流感》二〇〇六年秋天在香港上演……这些内地大剧同样在香港引起轰动,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场面。
同样在“大戏”上与内地交流频繁的台湾在当今呈现出商业化专业剧团与追求另类价值的小剧场平分天下的局面。早在一九九六年,台湾实验剧团绿光剧场应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剧交流研讨会”邀请,将《领带与高跟鞋》带到北京,并参加第一届北京华文戏剧节,成为台湾登上大陆演出的第一个剧团。
即将再次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的《暗恋桃花源》是台湾“大戏”的一个典型。去年十一月下旬,由赖声川导演、在台湾二十年常演不衰的《暗恋桃花源》第一次登陆之后在北京掀起一浪接过一浪的热潮。在这之前的“大戏” 还有二〇〇一年二月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由台湾果陀剧团推出、蔡琴主演的音乐剧《天使不夜城》。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蔡欣欣说,自从《领带与高跟鞋》在北京获得成功后,台湾定期派遣优秀话剧到大陆以及香港澳门演出,其中就包括推崇理念先行的小剧场作品。她说,在台湾一年一度的艺术节上,一般每年都要上演一档内地戏剧。
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院长蒋维国也表示,内地与香港在话剧上的合作前景乐观。今年夏天,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将派十八名学生到云南艺术学院交流访问。“我最希望看到的,是能在学院与学院层面上合办戏剧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