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家黄晓同病逝 其学生撑起指挥界半边天
晨报记者 殷 茵
余隆、汤沐海、陈燮阳、张国勇、林友声、许忠……他的学生几乎占据了国内中生代指挥的“第一梯队”,然而,直到75岁,他才真正站上音乐会的指挥台,弥补了大半辈子的遗憾。昨日12点54分,中国指挥界“一代宗师”、音乐教育家黄晓同因病在上海瑞金医院去世,享年82岁。作为跟随老师时间最长的学生,上海歌剧院首席指挥张国勇昨天下午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说:“老师一生从事音乐教育事业,他的知名度、影响与他对音乐的贡献与才华,是不成正比的。”
遗憾
长年站在讲台而非指挥台
15岁起就师从黄晓同的张国勇,回忆起恩师难掩悲伤,“前天,我去看望老师时,他还能认出我,而病重期间,有一周的时间,我每天都去看望他,寸步不离”。20天前,张国勇发现恩师的情况不太好,于是给黄晓同几乎所有的学生发了一条短信:“先生一生坎坷,清高孤傲。徒儿满堂,桃李遍地是他最大安慰”。于是,包括陈燮阳、汤沐海、余隆在内的学生都纷纷赶来医院探望,“可以说他们的到来,给老师的精神带来了很大的安慰”。张国勇还透露,黄晓同在病重期间特别嘱咐,“不要给我办告别仪式”。
黄晓同1933年生于江苏镇江,上世纪60年代,他成为新中国第一批输送去苏联学习的留学生,师从苏联指挥大师A·高克,接受了4年的歌剧和交响乐指挥专业系统训练。然而,回国后,他一直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把一生的大多数时间奉献给了讲台而非指挥台。
“我回国时,国内仅有的上海交响乐团和中央歌剧乐团都有人管了,刚好国家正在筹办作曲指挥系……”直到2008年3月14日,他终于携弟子许忠和东方小交响乐团献演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并特意借舒伯特的第八“未完成”交响曲,表达了自己的“终身遗憾”。当时,黄晓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来没有听说哪个指挥不希望真刀真枪地指挥乐团,反而主动要求去教学的,教书就意味着牺牲自己实践的可能性。”好在,他的“指挥棒”,通过一代代出色的艺术家传递了下来。
欣慰
耄耋之年与学生同台献技
2013年9月,上海交响乐团在东方艺术中心为黄晓同举办了“耄耋桃李,黄晓同80华诞师生专场”,陈燮阳、余隆等轮番上台献技,黄晓同则以一曲《天方夜谭》压阵,“也许他们自己会当作是考试,但我不会再给他们打分了”。上台之前,黄晓同坐在观众席里,聚精会神地看完所有学生的演出。“生病期间,回忆起这场音乐会,老师说他心里暖暖的,我还安慰他,把身体养好,到时候我们再办90岁生日纪念音乐会。”张国勇告诉记者。
尽管他的学生如今撑起了中国交响乐指挥界的半边天,但在黄晓同眼中,这些人依旧是他的“孩子”。回想起余隆小时候,黄晓同曾说,余隆一直是个“太活跃”的孩子,“他指挥不好莫扎特,我虽然骂他,但也不约束他。就像今天,他是一个复合型的指挥家,虽然少了些心思沉在音乐里钻研,但他能看到更大的格局,知道眼前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且他的才能也是别人所不及的”。而继承其教学“衣钵”的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张国勇让黄晓同颇感欣慰,“张国勇是一位理智与情感兼备的指挥,他懂得实践的重要性,利用自己的双重身份带着学生走出学校,在歌剧院和乐团排练”。
黄晓同也有严厉的一面,他最讨厌的就是指挥时耍一些和音乐无关的“花拳绣腿”,他曾说:“我始终坚持一点,指挥家站在指挥台上不能哗众取宠,不要有多余的动作,因为这都是‘废话’。”张国勇也表示,如果用八个字概括黄晓同,应该是“为人诚实、治乐严谨”,“老师经常对我们说,指挥不是表演,不是作秀,而是艺术,应该展现的是音乐而不是指挥家”。
黄晓同最后一次公开亮相是在今年5月9日,上交举办的纪念黄贻钧百年诞辰系列活动上,他在研讨会上与朱践耳、韩铁光等一众音乐家一同缅怀黄贻钧:“黄贻钧教会了我一个指挥的真谛,‘用耳朵看,再用眼睛听’,我将其概括为‘耳思目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