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健三郎前曾预言:莫言一定能获诺贝尔文学奖
2015年1月,诺贝尔奖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的首部思想随笔《定义集》由新星出版社引入国内出版。该书译者是著名日语翻译家许金龙,他不仅翻译了《定义集》,也是大江健三郎其他作品在中国的主要译者。很少有人知道,许金龙,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四十多年前他是南京一家工厂里满身汽油味的司机,四十多年间他究竟如何成长为国内外知名学者?现代快报记者邀请许金龙老师做客“折痕”栏目,讲述他的成长与感悟。
现代快报记者 郑文静
南京人,1952年生,著名翻译家,日本文学研究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2007年荣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优秀文学翻译奖。他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在中国的主要译者。主要译作包括《别了,我的书!》《水死》《定义集》等。
在光华门买萝卜丸子,去成贤街查日语资料
出生于1952年的许金龙经历过饥饿,那种上课时饿得胃里冒酸水的滋味,至今还深刻地存在他的记忆里。
等上了初中,母亲每天塞给他两分钱菜金。1分钱在学校买辣萝卜条就饭,1分钱在晚上放学时买萝卜丸子。“那时南京的冬天很冷,雪特别大,不像如今。”许金龙这几天回宁陪伴老父亲过春节,正好赶上了今年南京的雪。“我每天放学路过光华门一个卖萝卜丸子的小摊。下着大雪,摊主的头上肩上眉毛上都堆着雪花,可锅里黄豆芽熬的汤热气腾腾,把汤锅上方的雪都融化了……那景象可真美。”萝卜丸子一分钱一颗,汤和辣油免费。少年许金龙买一颗丸子,盛一大碗热乎乎的豆芽汤,再来一大勺辣油,吃得头上冒汗,才慢慢踏着积雪回家。
初一没上完,文化大革命让许金龙失学了。1975年他成为南京塑料十四厂的司机。那个年代有“四个轮子一把刀, 白衣战士红旗飘”的说法,司机、厨师、医生、解放军战士都是很体面的职业。但许金龙并未满足,他喜欢看报纸,这一点跟很多工人不一样。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许金龙初中都没毕业,没法考,又舍不得放弃,就开始上夜校学日语,休息时还经常跑到成贤街的南京图书馆老馆里查资料。
年轻时得遇良师,躺在病床上为他修改译文
许金龙告诉记者,他年轻时得遇了几位良师,其教导皆让他铭记终生。
第一位是南京图书馆的老馆员、早年从日本留学归国的竺陔南先生,他不嫌弃许金龙的满身汽油味,指点他“你应该接受正规的日语学习”,还让自己的儿子、时任《译林》日文编辑的竺祖慈为许金龙介绍日语老师。
第二位是竺祖慈介绍给许金龙的日语老师胡毓文。“他术后仰躺在病床上,用颤抖的手为我修改译文,那些稿纸我至今还保存着。”
第三位是南大老师吴之桐。许金龙花了一个月工资办了张听课证,年纪大又穿着工作服,他总是自卑地躲在后面。“吴老师对我的作业批改得非常认真,有教无类,来听课就是他的学生。”
多年刻苦学习,让许金龙收获颇多,胡毓文找来几套研究生试题,许金龙的平均分都在85分以上,足够念研究生了,可他还没有本科学历。有一天晚上,许金龙无意间在报纸上看到武汉大学在招收插班生,第二天他拿着报纸去给胡老师看,胡老师说:你去!他就连夜去了武汉,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成为大三学生。
1990年,许金龙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跟着著名翻译家叶渭渠先生和唐月梅女士做翻译和研究工作。2002年调到外文所东方文学研究室。2007年荣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优秀文学翻译奖。
我与大江健三郎
九岁时大江健三郎就听父亲讲《孔乙己》
“怎么翻译和研究日本文学?第一要杂,什么作家、什么作品都要看;第二要专,遇到有共鸣的作家,就深挖下去,以研究引领翻译,复以翻译促进研究。”这是叶渭渠先生对许金龙提出的要求。
1994年,许金龙发现了自己的共鸣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大江健三郎自小深受鲁迅文学的影响,九岁时父亲就为他讲《孔乙己》的故事,十二岁时母亲送给他升入中学的贺礼是《鲁迅选集》。他曾在1960年来到中国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84年应胡耀邦邀请来到中国。
1999年,许金龙前往东京,邀请大江健三郎先生第三次访问中国。被许金龙的满腔诚意所感动,大江健三郎于2000年9月来到中国,当时,他是亚洲唯一健在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4天的演讲和签售,与莫言、铁凝等作家的座谈,巨大的工作量给他带来极大负担。但大江先生的中国之行却没有收一分钱,不仅中方给的不收,就连日方赞助商给的几万块钱他也捐给了宋庆龄基金会。”
中国当代作家里,大江健三郎最喜欢莫言
1994年12月,大江健三郎就曾在斯德哥尔摩对瑞典皇家学院负责人表示,下一个站在这颁奖大厅的亚洲作家一定是莫言! “这两人都读懂了对方。2002年春节,大江曾专访莫言老家,得到一瓶茅台,当时大江先生就说,这酒他不喝,等莫言获诺奖后再一起开瓶庆祝。”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大江健三郎因故未能来中国践约,却念念不忘当年的约定。
“我是南京人,2006年陪大江先来过南京,他主动要求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许金龙看来,大江健三郎的一生都在努力促进中日两国文学交流,特别是中日青年作家间的交流,因为这样才能让日本的年轻人了解中国,正视历史。“就像莫言曾说的那样,大江先生的文学是大于文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