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印书馆新书还原“被严重遮蔽的”台导演杨德昌
中新社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 应妮)商务印书馆27日推出一部新书,为大陆电影界与影迷还原“成名太晚、被严重遮蔽”的殿堂级台湾导演杨德昌。全书通过访谈与杨德昌共事过的吴念真、柯一正、张震等16位著名电影人,回归台湾电影的创作现场、记录时代。
这部《再见杨德昌——台湾电影人访谈纪事》,作者为台湾自由撰稿人王昀燕。在这名年轻的记录者眼中:出生于1947年,杨德昌擅以冷冽锐利的影像语言解剖人性,其电影题材悉数取自台北,俨然将整座城市视为一间巨型的实验室。自1982年完成大银幕处女作《指望》,至2007年辞世,共计留下七又四分之一部电影作品。
杨德昌被视为台湾新电影旗手。大陆电影专业图书《青年电影手册》主编、编剧程青松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仝晓锋27日在推介这部新作时都表示,虽然1987年杨德昌领军发表的《台湾电影宣言》提出“区别于商业电影外的另一种电影”,被誉为台湾电影新浪潮运动的标志性事件。较之侯孝贤等在内地早已成名的台湾导演,杨德昌的作品关注“历史”和“传承”这两个台湾电影新浪潮运动主要范畴的时间更早,表达也更为广泛;但由于他透过电影所做的思考始终走在大多数台湾电影人及大众的前面,才使得他在世时没有引起华语电影界足够的重视。
大陆第六代著名导演贾樟柯、王小帅都公开表示深受杨德昌影响和鼓舞;贾樟柯还表示:“杨德昌告诉我们,一部电影可以解释整个世界,一部电影也可以囊括中国社会的全部。”
对此,王昀燕指出,在杨德昌的作品中,一再触及纯真的失落、道德界限的毁坏,人性面临的考验,而这一切无不与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所显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惊人的相似。她表示,或许正是因为杨德昌的电影颇具寓言性地观照了当下,才使得杨德昌逝世后,其人其作品引发了经久不息的关注热潮,甚至愈演愈烈。
另据出版方透露,书中所附的杨德昌电影台北场景地图、私人珍贵照片、杨德昌原创精美手绘手稿等内容在内地大多都是首次刊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