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月饼传说五花八门:董卓敬献母亲七仙女的供果

2014年09月05日 11:04 来源:河南商报 参与互动(0)

  自中秋节从北宋开始成为全民娱乐节日后,中秋节主角月饼便被编入各类版本的传说。这其中,最具娱乐精神的是流传于河南禹州的月饼故事:因为《三国演义》中那个倒行逆施、嗜杀成性的东汉著名军阀董卓,在这个故事里,居然是七仙女和董永的儿子。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马红丽

  月饼

  情感的味道大于口舌的味道

  中国人的所有节日,都离不了吃,中秋节也是如此。

  自中秋节在北宋成为被官方批准的正式节日后,月饼就成为中秋节的最大赢家。中秋节可以不搞仪式,但不可以不吃月饼。不吃月饼,似乎就不算过中秋节。

  月饼很好吃吗?好像也不是,毕竟是节令食品,有多好吃说不上,但没有它似乎就没有了节味儿。年轻的时候,对于过节、吃月饼这种俗套是很不屑一顾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月饼的味道渐渐会变成回忆和思念,慢慢在身体内滋生、浸淫,进而让这种回忆和思念变成一种习惯,习惯到每年的这一天,无论月圆与否,必定会撕心裂肺地想家,想妈妈曾经纯手工打造的月饼,想儿时过中秋节时妈妈都做了哪些好吃的……

  原来,对于中秋节的回忆就是一场吃的轮回。有些味道,失去了才知道早已化为胸口的烙印,成为永远。有些味道,是只有人到中年后才会慢慢品味出其中的曼妙。这正如“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月饼,对于中国人来说,永远是情感的味道大于口舌的味道。

  月饼的传说

  月饼的起源史无定论。

  史料记载,早在殷商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太师饼”,它应该是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从西域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继而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儿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关于月饼的起源,民间有各种版本的传说,其中,河南本土流传的几个传说相当穿越且富有娱乐精神。

  月饼是胡饼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为征讨北方突厥,平定其屡次的侵犯,派大将李靖率部出征。

  第二年的八月十五这天,李靖凯旋,为了庆祝胜利,京都长安城内外鸣炮奏乐,军民狂欢通宵。当时有个到长安经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献圆饼祝捷(此处情节很诡异:一个普通商人焉能向皇帝进献月饼?)。太宗大喜,接过装潢华丽的饼盒(看来“过度包装”古已有之),取出彩色圆饼,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说道:“应将胡饼邀蟾蜍(蟾蜍即月亮)”。随后,太宗将圆饼分给了文武百官,与百官共食,从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形成了。

  还有一个唐代传说。说是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之名不雅,杨贵妃见皓月当空,心潮澎湃,脱口而出“月饼”(话说杨贵妃当真蕙质兰心啊)。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来。

  董卓敬献七仙女的供果

  高级经济师、焦作市旅游顾问吕世范在河南禹州搜罗到的一个月饼传说,则跟董卓有关。

  传说七仙女被天兵抓回天宫前,给董永留下一子叫董卓。一年八月十五,董卓看到家家团聚,唯有自己见不到母亲,便跪在槐荫树下大哭起来。哭声惊动了土地爷,土地爷同情小董卓,便送他一双如意鞋,让他在月亮升起时穿上它,就可以见到自己的母亲了。董卓照土地爷所说去做,果然飘飘悠悠飞向天宫,见到了日夜想念的母亲。七仙女为儿子做了包入花生、核桃仁的圆饼,董卓吃着又甜又香的仙饼,心里高兴极了。谁知,玉皇大帝知道了此事,把七仙女囚禁于广寒宫,罚土地爷到月宫砍伐桂树,让天将脱掉董卓的如意鞋将他送回人间。

  后来董卓长大当了宰相,就让百姓在八月十五这天,都仿做这种圆饼,摆在月亮下,敬献给自己的母亲。从此以后,八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做月饼吃月饼,沿袭成俗。

  玩儿大发啦

  说实话,董卓跟月饼的这段传说着实雷了我一下,七仙女的故事原本就是一个传说,居然又把东汉时的著名军阀董卓给串了进去,让七仙女情何以堪。这出穿越剧,玩儿得有点大发了。

  董卓,陇西临洮人,他的发迹地点也在甘肃。他的父亲董君雅,曾做过颍川的一个小官。颍川也就是今天的禹州市,是当时京师(洛阳)之外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地方。汉灵帝末年,董卓受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军进京,也就是当时的首都洛阳。结果,从穷乡僻壤之地走出的董卓初进洛阳城,立刻就被洛阳城的华丽以及贵族府第连绵的情景惊呆了,于是,军队在他的授意下,实行所谓“收牢”运动。什么意思呢?就是烧光、杀光、抢光,跟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实施的“三光政策”如出一辙。把整个洛阳城闹得鸡犬不宁,怨声载道。

  后来迁都长安时,为了防止官员和人民逃回故都洛阳,董卓将洛阳城以及附近二百里内的宫殿、宗庙、府库等大批建筑烧毁。昔日兴盛繁华的洛阳城,瞬间变成一片废墟。为了攫取财富,董卓还派吕布洗劫皇家陵墓和公卿坟冢,尽收珍宝,残暴、贪婪到了极点。

  我对董卓的印象一直不好,源于小时候小人书《三国演义》的影响。书中的董卓不仅狡诈凶险、残暴荒淫,长相也颇不佳。但就这样一个大腹便便的半百老儿,还好色,结果中了王允使的美人计。后来寻了史料,愈发觉得董卓相当不是人类。所以,听到这个故事时,我怎么也想不通,他怎么就能跟美丽善良的七仙女扯上母子关系?或许是董卓为自己编造的美丽光环,或许是洛阳城中百姓对董卓厌恶到了极点,故意编排、埋汰董卓的春秋笔法?还有,为什么这个故事不在洛阳流传,而是在禹州流传?

  种种想不通。

  不过,中秋节经过上千年的转化、演变,早已从官家高高在上的神坛祭月彻底演化为一个全民皆欢、全民皆团圆的节日。这样的节日里,确切地说,在月饼刚上岗的那些个中秋节里,又没个电视啥的,大家聚在一起左右都是闲聊,顺带“野史”一下也没啥稀奇的。

  于是,释然啦,不就是个传说嘛,爱谁谁。

  中秋“人口馍”

  河南一些地方过中秋节,特别是农村,至今还保留着家庭制作月饼的习俗。

  自制的月饼多数是由发酵的小麦面蒸制而成的,有的是面团内包上花生、糖、核桃仁等,擀成圆饼,外面撒上芝麻;有的把面擀成圆饼,上插红枣,再用一个圆饼盖在枣上。面团上都雕有月亮、星星、白兔、树木等图案,上笼蒸熟后即可祭祀或食用。豫北地区称这种自家蒸制的月饼为“人口馍”,家中有几口人就蒸几个馍,待晚上愿月之后全家分吃。

  有些地区则蒸制一个大月饼,愿月之后,全家有几口,就把月饼分成几块食之,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富足、安康。

  中秋毛豆

  河南有句民谣:“八月十五杀小鸡儿”。

  这是说,河南传统的中秋饮食习俗除食用月饼外,还要杀猪宰羊,包饺子蒸馍,全家吃团圆饭。此日的宴席餐桌上,必有鸡,因为鸡子与“吉”谐音。

  开封等地,中秋之夜,还有吃毛豆的习俗。这个习俗据说跟杨家将有点关系。

  相传,北宋时期,杨继业府上丢了一把兵器库房钥匙,被一家肉铺的店主捡到后,店主连夜将钥匙送到杨府。这天是八月十五,因番兵作乱,杨家刚刚接到圣旨要出征。店主月夜送钥匙,解了杨家燃眉之急,佘太君为答谢店主,就送他一把毛豆。店主回去以后,将毛豆分给大家,谁知第二天毛豆都变成了金豆。从此以后,每到八月十五晚上,人们为了感谢杨家的恩赐,为了感谢月奶奶的帮助,家家户户都要煮一锅毛豆。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