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缂丝女大师:20个竹梭在手中舞蹈般上下翻飞
图:马惠娟在织机上
图:《寒月孤雁》缂丝图
全国掌握“织中之圣”缂丝技艺达到大师水准的,不过三人。61岁的马惠娟是其中唯一的女性,也是最年轻的一位,以摹缂书画见长。
在国外演示缂丝技艺时,曾有观众“研读”她的手,以为手中藏有“秘密武器”,结果一无所获。
若一定要说有什么“秘密武器”,那便是藏在这个柔弱女子胸中的,一颗不世俗、耐得寂寞的心。
缂丝技艺传承的烛光,微弱得很
一个苏州西北郊的偏远小村庄,一处清水瓦墙的庭院,一架简陋的织机。
马惠娟已经在织机前坐了大半天了,瘦小的背影几乎一动不动;但从正面看去,就能发现她十根细长的手指却是一秒钟也没停过,20来个小竹梭在她手中上下翻飞,如在舞蹈。
这里是吴中区光福梅园紫藤坞,缂丝的故乡。出嫁后,马惠娟就一直住在这里,如今已退休的她,不太爱出门,只静静地在织机上劳作。高级工艺美术师(研究员级)证书,和几大包获奖证书一起,被扔在后院的角落里。
缂丝是以生蚕丝为经线,以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通经回纬的方法织成的平纹织物,“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缂(刻)丝。”
与一些名绣相比,缂丝是寂寞的,一种因稀有珍贵、技艺难以掌握而带来的高处不胜寒的寂寞。
历代留存的缂丝精品,或是龙袍等御用品,或是为帝王所摹的书画欣赏片,如今大多藏于各家博物馆,继续寂寞着。
回溯缂丝历史,当从西汉回鹘(今新疆地区)说起。初以麻毛为材料,唐代传入中原后以丝代毛,至北宋,即以缂丝闻名于世,且流行将名人书画制成缂丝后装裱,作永久收藏。
宋皇室南迁,为宫廷达贵专享的缂丝随之南移,落户苏淞。苏州吴县盛产丝绸,且有纤维长、强度高、弹性好的特点,于是,缂丝便在吴县生根发芽,直至鼎盛。当时多由宫廷画师提供画稿,艺人摹稿缂织,既有技法创新,又有名家辈出,如朱克柔、沈子蕃、吴熙等。北京定陵出土的皇帝龙袍都是吴县的缂丝织物,除大量采用金线外,还掺以孔雀羽。明末,吴县艺人缂织吴门画派画作,名噪一时。清乾隆帝也是缂丝的“粉丝”,他在乾清宫所藏 《缂丝加绣九阳清寒图》上题诗:“宋时创作真称巧,苏匠仿为了弗殊。”盛赞苏匠技艺精湛。
清末,国力衰败,宫廷遣散缂丝匠人,技艺遂流向民间。此后的悠长岁月,在“传男不传女”的行规下,缂丝技艺传承的烛光,微弱得很。
“做缂丝啊,整个人要静下来”
1972年,为出口创汇,吴县工艺美术研究所成立缂丝厂,招募6位民间缂丝老匠人,缂织出口日本的和服腰带。当时,一条300工时的腰带可以换回几十吨钢材,或一辆丰田汽车。研究所请6位老人挑选6位年轻人,传授技艺。
从小学刺绣、心灵手巧的马惠娟被三位师傅同时看中。很快,她从徒弟成长为小师傅。1984年,马惠娟应邀去日本进行缂丝表演,现场观众惊叹不已,甚至有观众翻看她的手掌,以为里面安装了小型机器。
日本之行,也给马惠娟带来触动。她受邀去当地人家作客,见到对方珍藏的我国古代缂丝欣赏片,精美之外更多了几分风雅。回国后,她开始尝试恢复缂丝缂织名画的传统。
缂丝本已复杂,缂织名画,难上加难。
缂丝与其他织绣不同,其他织绣可以一织到头,缂丝则需在一梭纬线通过的位置上,中断变换多种颜色的纬线。织工不仅要具备高度熟练的缂织技巧,更要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力,要对花鸟鱼虫的生长状态、山水风景的态势变化、人物的动势走向、线条的刚柔曲直、色彩的浓淡过渡等了然于胸。
心中有数,手中还要拿得出活,能随物施梭,灵活自有。
其他织绣,若有不妥,可以补针遮盖,也可拆局部重绣;缂丝则不然,只要有一丁点的不合意,必得一点一点、仔仔细细地回梭,拆完整个色块。
缂织名画最难在色彩的过渡。
但凡名画,色彩必然细腻,纵是一片简单墨色,往往也不止“墨分五色”。一般匠人,用五六种颜色的丝线过渡一处色块,已算精细;马惠娟却会在指甲盖般大的地方,用上十多种、数十种颜色。
有人劝马惠娟,少用些颜色,可省出许多时间;马惠娟却不肯。有时,现成的上千种颜色的丝线仍满足不了她,她便将丝线“劈”成数份,再根据需要,将不同颜色、不同份数的丝线合在一起,重新揉成正常粗细的丝线,好比画家调色。
完成一件缂丝作品,少则半年,多则数年。而同为苏州特色工艺的核雕,一两个月便能完成一件精品,卖数万元。缂丝人转行雕核桃,不是难事。和马惠娟同时代的缂丝人很多耐不住寂寞,转行干别的了。
而马惠娟说:“做缂丝啊,整个人要静下来。”
探讨一片花瓣的缂织戗法,一来二去,倏忽半年
马惠娟爱静,却自有人找上门来。
1972年,霍英东带着女儿霍丽娜受邀参观上海博物馆,霍丽娜见到宋代朱克柔的缂丝作品《莲塘乳鸭图》,心生欢喜,产生了想要拥有其复制品的愿望。
但无人能缂。
数年后,听闻吴县缂丝厂的技术攻关获得了一定成果,有关部门便带着9张原作照片而来。全厂20多位缂丝匠人看过后,不做声——平日里所做的是腰带,没人摹缂过这么大尺幅的名画。
这时,师傅陈阿多从背后一推马惠娟。她了解爱徒:聪明、勤奋,有艺术天分,一直在埋头钻研缂织书画;她要不行,没人能行。
20岁出头的马惠娟被赶鸭子上架,一年多后,她拿出的复制品引来啧啧赞叹。
“那段日子真累,但进步也很大,尤其是当中有了一次欣赏原作的机会。”那次看原作,马惠娟发现,朱克柔的技艺虽好,但受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画面上乳鸭的眼睛是画出来的,羽毛是用缂丝围出轮廓后,用刺绣绣的。而现在,无论什么风格、题材的作品,马惠娟都可以做到全缂。
2002年,台湾大藏家曹兴仁找到了马惠娟。曹兴仁专注于砚台与缂丝织品的收藏,每次来大陆,必去苏州逛逛。一次,他特意带上陈之佛《寒月孤雁》的高精图,遍访苏州,寻人缂织。
又一次无人能缂。因为该画用色丰富,无一处留白。
有人带着曹兴仁去找已退休的马惠娟。马惠娟看一眼画稿,淡淡地说:“好做咯。”
两年后,一幅缂丝《寒月孤雁》,活灵活现。
因为年事已高,在收藏了马惠娟五六幅作品后,曹兴仁把自己的忘年交、有藏砚同好的上海藏家蔡雪斌带到马惠娟面前,说:“你还年轻,替我继续收,好好守护这些作品。”
曹兴仁给蔡雪斌立了条规矩:不许催工。10多年过去了,马惠娟创作的作品,几乎均为蔡雪斌所藏,亦不过20幅。有时,两人探讨一片花瓣的缂织戗法,一来二去,倏忽半年就过去了。记者 顾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