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光十三绝":清同治光绪时13名昆曲京剧名伶(图)
杨鸣玉
记者昨从央视获悉:央视戏曲频道将制作18集人物专题片《同光名伶十三绝》(简称《同光十三绝》),大型摄制组将在本月中旬抵扬,拍摄十三绝其一的扬州邗江籍名丑杨鸣玉一集。
将来扬拍杨鸣玉
央视《同光十三绝》
清光绪年间,画师沈蓉圃以彩色绘制同治、光绪时期的十三名昆曲、京剧著名演员的剧装画像,传世以后,称为“同光十三绝”。这十三绝是徽班进京后由演唱徽调、昆腔衍变为京剧的十三位奠基人,他们都是技艺非凡的表演艺术家。
“同光名伶十三绝”是国粹京剧的奠基者,他们对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所遗憾的是,京剧已形成二百余年,至今尚未有一部系列展示他们在德、艺方面的影视作品。为了详细记述十三位艺术家的艺术成就,给后来者留下宝贵的艺术财富,央视戏曲频道拟定拍摄《同光名伶十三绝》系列专题片,并将于2014年11月播出。
“同光十三绝”中,据考证共有二人为扬州籍,他们是梅巧玲(“四大名旦”梅兰芳的祖父)、杨鸣玉。他们是国粹京剧的开创者,是扬州人的骄傲,其中昆丑杨鸣玉就出生在扬州邗江。摄制组将在本月中旬抵扬拍摄。
每戏均有绝妙
为人耿直不苟世俗
梅巧玲、杨鸣玉等人,祖辈及个人都曾生活在扬州的大地上。当年四大徽班进京也是以扬州为起点,不表现扬州,就无法展现徽班的进京,以及后来衍生为国粹京剧的这段史实。拍摄将涉及扬州著名景点、有地域特色的生活场景。
梅巧玲,得名师传授,成为京昆伶工第一代旦角演员。他是四喜班班主,清廷内廷供奉。由于生得丰腴,又有“天子亲呼胖巧玲”之誉。
据资料记载,杨鸣玉(1815-1894),原名阿金,字俪笙,号鸣玉,乳名娃子,排行为三,人称“杨三”。祖籍扬州邗江。初习昆生,后改丑行。入京后曾搭和春、双奎、老嵩祝成及四喜各班,专演昆丑,功底深厚,文武皆精,每戏均有绝妙。尤与曹春山合演《教歌》、《拐儿》被誉为双绝;与朱莲芬合演《下山》、《活捉》享誉一时。甲午战后,清廷签订卖国条约,曾流传“杨三(鸣玉)已死无苏丑 李二(鸿章)先生是汉奸”之说,足见其影响之深。他为人耿直,不苟世俗,为后人所赞誉。
冯小刚马年春晚
曾演京剧《同光十三绝》
在冯小刚导演的马年央视春晚上,京剧《同光十三绝》博得喝彩。表演者是名家李胜素、王艳、迟小秋、张佳春、李博、王越、袁慧琴、杜喆、于魁智、国家京剧院一团。节目中,当代的曲艺名家再现了画中的角色,演唱了经典唱段,令人叫绝不已。《同光十三绝》面世时,正值京剧盛世的历史时期,这也正应了春晚对京剧的定义:这就是当时最时髦的音乐。
记者 丁鹤林 车林 通讯员 李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