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隋炀帝墓确认 洛阳市“杨广墓”主人身份成谜(图)

2013年11月20日 10:35 来源:洛阳日报 参与互动(0)

洛宁东宋“杨广墓”(资料图片)

  11月16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对外公布,今年早些时候发现的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的隋唐墓葬确认为隋炀帝和皇后萧氏的合葬墓。

  您或许不知道,在我市洛宁县东宋乡也有一座“杨广墓”。既然扬州的隋炀帝墓被认定,那么东宋乡的“杨广墓”又是怎么回事?墓主到底是谁?

  1 我市也有一座“杨广墓”

  公元618年,隋炀帝杨广在江都(今扬州),被部下宇文化及缢死。据有关史料记载,隋炀帝死后连个像样的棺木都没有,萧后和宫人便拆下床板做了一个小小的棺材,草草葬于宫室之内,后又改葬到“吴台”。到了唐高宗年间,才又按照帝王礼仪迁葬到“雷塘”。

  今年3月,扬州市在一次房地产项目中发现两座砖室墓,出土了铜制的衔环铺首以及金镶玉腰带,墓志上清楚可见“隋故炀帝墓志”等字样。经联合考古队考古发掘,1号墓除墓志外,还出土了十三环蹀(dié)躞(xiè)金玉带、镏金铜铺首及大量文官俑、武士俑、骑马俑等高规格随葬品以及年龄约50岁的男性牙齿2颗。而在2号墓,则保存有部分人骨遗骸。经有关专家鉴定,该遗骸为一位年龄约56岁、身高约1.5米的女性遗骸。16日,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在扬州召开新闻发布会,最终认定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墓,墓中是隋炀帝杨广及其萧后。

  “隋炀帝墓‘现身’扬州!”对于这个重大消息,洛宁县东宋乡村民不肯相信,因为他们乡也有一座“杨广墓”。

  东宋乡的“杨广墓”,位于该乡郭村东南方的荞麦山(因其山上长满翠柏,又称“柏山”)上,墓冢高30米,周长80米,面积2500平方米,呈不规则三棱椎形,规模宏大,气势恢宏,形似龙首冲天而起,雄视北方,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 “渡洋河”谐音“度杨河”

  据明嘉靖三十四年《河南通志》记载:“(隋)炀帝陵在永宁县(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北,炀帝崩于江都,唐太宗迁葬于此。”

  东宋乡附近村民又将疑似埋葬有杨广的荞麦山称作香炉山,据说该山专为隋炀帝杨广供奉香火而设,说那个圆形山包就是杨广的墓顶。香炉山西有一寺院,叫“圣水寺”,据传寺内僧人的主要任务就是看守“杨广墓”。寺内原有石碑十余通,其中明成化年间的石碑对杨广墓曾有记载。

  另外,“杨广墓”脚下还有“一川一河”,即“渡洋河”和“锦阳川”。郭村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这里的“川”和“河”都离不开一个谐音“杨”字,其中“锦阳川”谐音“敬杨川”,似有敬奉杨广之意;“渡洋河”谐音“度杨河”,即超度被缢杀的杨广到极乐世界。与此同时,也有说“锦阳川”谐音“禁杨川”,“渡洋河”谐音“杜杨河”,意思是禁止、杜绝杨广这样的暴君,使其永世不得再生,确保天下永远太平安宁之意。

  3 墓主到底是谁,专家观点不一

  既然扬州的隋炀帝墓被认定为真,那么东宋乡的“杨广墓”是否就是假的呢?它埋葬的又是谁呢?对此,我市有关专家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观点一 可能是隋炀帝棺椁

  对洛宁地方历史文化颇有研究的曲少波,在得知扬州发现隋炀帝墓志却没有找到隋炀帝棺椁后,他曾写了一篇题为“兴许隋炀帝的棺椁和骨骼在河南省洛宁县”的文章。他认为,由于扬州被确定的隋炀帝的墓葬中,仅发现了2颗牙齿,并没有发现遗骸和棺椁。这并不能完全否定唐太宗将隋炀帝墓迁葬到洛宁之说。

  我市一些文史学者也认为,墓的真假要看怎么去定义。因为过去建墓埋葬的除了尸骨,也可以是其他东西。

  对此,市文史专家蔡运章认为,关于洛宁东宋“杨广墓”,直到明清以后在有关文献中才出现,因此可信度不是很大,很可能只是一种传说。

  ■观点二 可能是隋炀帝衣冠冢

  据有关史料记载,公元617年,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11月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第三个孙子代王杨侑(yòu)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市文史学者郑贞富认为,洛宁东宋的“杨广墓”就是杨侑称帝后,为其爷爷建造的衣冠冢。

  史料记载,永宁(洛宁的古称)在唐以前名“熊耳”,于唐武德元年改为永宁,意在汲取隋炀帝祸国扰民而导致身死国灭的教训,希望建立长治久安的社会政治,实现天下永久安宁。“唐改‘熊耳’为‘洛宁’,无非也是期望这位有功有过、过大于功的帝王魂归永宁,与熊耳山为伴。”郑贞富说。

  ■观点三 可能是南陈后主墓

  古代《谥法》载,“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死后被谥号为“炀”的皇帝,除隋炀帝杨广外,还有一位就是被隋俘获、死后葬于洛阳的南陈后主陈叔宝。

  我市一些专家提出,也有这样一种说法,即洛宁东宋埋葬的可能就是这位南陈后主,后因谥号相同,被后人误解为隋炀帝。

  有不少人认为,既然扬州的隋炀帝墓经专家考证确定为真,东宋乡的“杨广墓”就应该是假墓。对此,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目前没有对洛宁县“杨广墓”进行正式考古勘探,其是否为衣冠冢?或墓主人另有他人,到底是谁?这些问题仍需经过专业的考古发掘才能确认。

  相关链接

  为何是“帝墓”而非“帝陵”?

  一般来说,皇帝死后下葬的陵寝被称作“帝陵”。尽管此次专家一致认定这是隋炀帝和萧后最后下葬的场所,却罕见地使用了“帝墓”这个称号。

  对于这个有些“别扭”的定位,有人质疑是为了避嫌“开挖帝陵”而刻意强调发掘的是帝墓。

  考古专家回应称,之所以定位为“帝墓”而非“帝陵”是经过讨论后的结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说:“最重要的原因是,隋炀帝在下葬的时候身份已不是帝王,政治上失去了皇帝的地位。尽管唐朝在下葬时仍然按照帝王的规制,出土的随葬品跟大明宫也是一样的规格,但严格意义上,仍然只能称作帝墓而不是帝陵。”

  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这位生前据称好大喜功的帝王,死后所安葬的主墓室仅有6米多长,8米多宽,仅从规模上看确实十分寒酸。

  考古专家分析,这种“寒酸感”与其死因和多次迁移有关。毕竟从公元618年被宇文化及缢死后草草下葬,历经多次迁移,直到公元648年才最终与病死的萧后合葬。“但从考古意义上来说,其发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2013年重大考古成果。仅萧后墓中出土的编钟16件、编磬20件,就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出土的隋唐时期的编钟、编磬实物,填补了中国音乐考古史上的空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说。 (据新华社)

  隋炀帝其人

  隋炀帝杨广(公元569年至公元618年),华阴人(今陕西华阴),生于隋京师长安,隋文帝杨坚和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次子,是隋朝第二位皇帝,公元604年由杨素协助登基,在位14年。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城,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公元618年在江都(今扬州)被部下缢杀。唐朝谥炀皇帝。《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