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风筝》“飘”出课本 引“鲁迅退出教材”争论

2013年09月05日 08:02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下一页

  开学后,拿到新版人教版初一上学期语文教材的老师和学生们发现,课本出现了不小的变化:30篇课文中,9篇被更换,单元顺序也做了较大调整。而其中最大的变化莫过于鲁迅的文章《风筝》被替换。在新浪微博上,“鲁迅退出语文教材”的争议之声再起。

  扬子晚报记者 杨甜子

  初一语文课本“变脸”,鲁迅“出局”?

  开学没几天,领到语文课本的初一老师及新生们发现,语文书经过了“大变脸”。全书30篇课本里有9篇被更换,而文学大家鲁迅的《风筝》也在被更换的9篇课文之列。

  于是,“鲁迅的教材再一次被中学语文课本删除”的说法被网友口口相传,第N次将这位饱经风霜的文坛巨匠推上了舆论话题的风口浪尖。甚至新浪微博都专门开设了“鲁迅退出语文教材”的小标签,引来上万网友热议。

  可能不少教材修订者们都没有想到,《风筝》“飘”出初一上学期语文课本的消息会引发网友如此激烈的讨论。虽然在不少人心里,鲁迅依然是无可取代的“大佬”。一位精明的网友注意到,删除《风筝》的仅仅是初一上学期的语文教材,“‘鲁迅文章彻底退出义务教育教材’之说遍布网上,其实报道说的只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没有鲁迅文章了。七年级没有,不等于八九年级没有;人教版没有,不等于其他版本也没有。虽然减少了,但鲁迅仍是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最多的作家之一!”

  网友的观点是否属实?鲁迅在初中教科书里是否真的“全身而退”?记者昨天采访了南京一中初中部语文名师朱刚。朱老师告诉记者,初一上册的语文课本中的确删除了鲁迅的《风筝》一文,但“鲁迅文章退出教材”的说法却有些过。朱刚特意查阅了新版人教版语文教材初一下册的课文目录,鲁迅的名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赫然在列,而且是初一下册语文课本的开篇课本。此外初一下册还收录了作家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从另一个视角提到了鲁迅。“作为文坛大家,鲁迅并没有在教材里走远,他的经典文章,如《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都还是很适合学生学习的。”朱刚说。

  各方声音说鲁迅

  一线教师谈《风筝》

  鲁迅作品的顺序调整是为了配合写作训练

  初一上学期的课本里不再学习《风筝》一文,作为一线教师的朱刚有着自己的体会,“《风筝》里讲到了兄弟之情,还有鲁迅的自省精神,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确不是那么好理解的。但这并不代表鲁迅就‘不行’。”

  同时朱刚认为,初一课本中关于文章前后顺序的调动,也是和新课本加强写作训练的一种配套。

  正方多是“过来人”:

  鲁迅是学生时代最深的回忆

  记者发现,网友辩论中不赞成鲁迅文章退出教材的多半是已离开中学校园的大学生和社会人士,网友“请叫我修行中的刹那”说,“想一想初中时代的课文,能回忆起来的印象深刻的还真就是鲁迅的文章了。”“多啦没有口袋”反问道,“谁说读不懂?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这些是我最深的记忆。”

  反方很多“学生党”:

  鲁迅太深刻了,真的读不懂

  而支持教材删除鲁迅文章的似乎“学生党”更多。一位今年升入初三的学生告诉记者,初中课本里只要有鲁迅的文章,肯定得背诵,而且会是考试的重点篇目,鲁迅太深刻了,真的读不懂。有网友感叹,“为什么我没有赶上这个‘好时候’?”

  另一位网友“小芳和崔胜铉”的观点就很直接,“我不喜欢鲁迅,也不喜欢他的文章。”

  “鲁迅大撤退”炒作 本报2010年就曾辟谣

  其实,中学语文课本里“鲁迅大撤退”的说法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早在2010年,一则名为“20多篇经典文章被新教材踢出局”的消息就引发过“鲁迅大撤退”的讨论。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近年日趋稳定,即使微调也只是技术层面,与篇目无关。“炒作‘鲁迅作品大撤退’的人根本连教材都没看过,因为他不知道,新课改后教材除了必修本还有选修本!”采访中,一位参与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的老师表示。

  风筝

  (节选)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的模样。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它,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他什么也记不得了。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新教材为何“变脸”变了什么?

  更重写作,文言文比重增加

  扬子晚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初一上学期语文课本“变脸”的内容其实并不止这9篇课文,文章的前后次序也有变化。旧版语文教材的开篇为王家新《在山的那边》,而新版调整为莫怀戚的《散步》,同时还开辟了单独的写作板块,每个单元明晰了写作的主题。文言文的比重相应也有所增加。从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到莫怀戚的《散步》,其实是从人生感悟到家庭温暖的一种调整。“新的人教版语文教材里制定了写作的序列,对于刚刚升入初一的学生而言,写作训练的开始肯定是培养写作兴趣,找到‘写什么’的内容,无疑家庭生活、亲情和温暖是他们的首选。”而教材每隔一个周期都会进行一次大的调整,吸收新的文学作品,紧跟社会变化。

  鲁迅太深刻,不如宫崎骏时尚贴近?

  《社戏》里的童趣,同样贴近孩子

  伴随着“鲁迅退出语文教材”的传闻被辟谣,新浪微博也适时的将标签内容改成了“教材删掉鲁迅文章”。但网友的讨论并没有因此而停止。青年作家赵瑜就发表观点称,“鲁迅的很多文章是40岁后写的,不适合初中生读。让孩子过早接触鲁迅,不如让他们接触宫崎骏、自然科学及课外活动。”

  对此,南京一中初中部语文名师朱刚认为,鲁迅代表的“经典”和宫崎骏代表的“时尚”都不可偏废,“鲁迅的文章不适合初中生读的说法太笼统,比较适合初一的孩子学习的文章还是有的,如《阿长与山海经》、《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些文章里都有鲁迅怀念童年生活的段落,比较贴近孩子。”

  新版人教版课本七年级语文教材中更换和改动的文章目录

  删掉的课文:

  沈复的《童趣》

  流沙河的《理想》

  短文两篇(张晓风的《行道树》、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

  周国平的《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的王子》)

  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

  梁衡的《夏感》

  蒲松龄的《山市》

  鲁迅的《风筝》

  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

  新增的文章:

  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魏巍的《我的老师》

  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

  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

  马及时的《王几何》

  贾平凹的《风雨》

  选自《礼记》的《虽有嘉肴》

  纪昀的《河中石兽》

  吴承恩的《小圣施威降大圣》

  改动的文章:

  “《论语》十则”改成了“《论语》十二章”,节选内容略有变化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