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揭秘70年代"大字本"图书:专为毛主席及领导人打造

2013年09月04日 16:00 来源: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上世纪70年代,有一种特殊的图书版本——“大字本”,是专门用来给毛主席及中央领导同志看的书,当时只有13级以上干部才能享有大字本的待遇。如今在拍卖市场上,大字本成为抢手的稀罕物,价格不菲。

  “毛主席晚年因患白内障,视力衰退,从上世纪70年代初一直到他去世前,我们有专门的车间给毛主席印大字本。”原北京印刷集团总公司副总工程师孟昭恒记得,刚开始印大字本,量比较小,后来大字本的印量越来越大,品种也越来越多,发行量也比较大,就建了两个大字本的印刷车间,一个在北京新华印刷厂,一个在北京新华印刷一厂。

  孟昭恒当年曾是北京市毛主席著作出版办公室的成员之一,主要负责技术方面的工作。他说,毛主席很爱看书,尤其爱看线装书,看的书有铅印的,有荣宝斋木版水印的,也有翻印的雕版书,多数书籍都是宣纸印刷。毛主席晚年时,看用新闻纸印的书,时间一长总感到手腕疼,印在上面的铅字又小,老人家得拿着放大镜看。为满足毛主席的阅读要求,大字本应运而生。

  孟昭恒他们曾专门开会讨论过大字本的相关问题。如果采用常用的铅字,有一定的不足,铅字不单纯是小,字体结构、笔画排列都不是那么理想;如果用宋体,有横细竖粗的问题,印出来不太美观;如果用黑体,印出来显得老大黑粗。后来有人提议要设计一个类似黑美的字体——字体类似黑体,但比宋体要圆润,看着要美观,看起来更舒服。

  当时相关部门负责人就从北京新华字模厂、上海字模厂、湖北襄樊文字605厂等地组织几位专门从事写字稿的先生进行设计,其中就有《人民日报》美术编辑牟紫东。在此之前他设计的“牟体”是用来美化报纸版面的标题字,当时中央发布的《毛主席语录》,《人民日报》都是用3号长牟体发表的,但用到大字本上,看着还是不太舒服。

  后来设计大字本字体的任务落到了上海印刷研究所活字室头上,最终设计出来36磅长牟黑,比起原先1号长宋要粗壮醒目得多。“他们拿出的这一套新字体,字体圆润,匀称,看着非常美。大家公认这种字体很好看,算是新‘牟体’。因为以前有‘牟体’之说,毛主席著作出版办公室在召开工作会议上,就让这种字体还叫‘牟体’。”孟昭恒说,毛主席看了也非常高兴,说:“今后印书,都用这种字体。”在当时,牟体是极少数以个人姓氏命名的印刷字体。

  大字本印出来了,本大,纸轻,拿在手里不沉。孟昭恒记得,最初大字本定制印刷了十几套书,第一本书是《改造我们的学习》。“印制的毛主席著作是给别的领导看的,毛主席喜欢看历朝历代的史书,有关部门曾专门为毛主席整理排印过一些大字本古籍。我们就曾印过《三国志》、《笑话三千》、《笑林广记》等多种书籍。越到后来,大字本的印量越大,还印过诸如《鲁迅全集》、《曲选》、《一千零一夜》等。”

  大字本印刷车间选择的工人都要经过政审,要签订保密协议,有严格的纪律要求。“这是政治任务。”孟昭恒说。后来大字本发展成了一种特殊礼物,甚至成为国礼。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毛主席就曾将一本大字本《楚辞集注》相赠。

  1976年9月毛主席逝世后,大字本这种版本也随之停止出版印刷。(李彦)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